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隧洞掘进掏槽孔方案的选择是实现快速光爆的难点之一.分析光面爆破技术在西甘池输水隧洞软弱围岩开挖中的掏槽孔方案比较,采用在掌子面中心布置上下楔形大掏槽的方案.该技术措施既可控制光爆效果、又能增加进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尔盖电站6#洞引水隧洞成功采用楔型掏槽方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爆破孔利用率达90%,半孔率达85%的光爆效果,为类似隧洞开挖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乌干达卡鲁玛尾水隧洞10#施工支洞钻孔利用率低、进度滞后、光爆效果差等问题,组织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通过查找现有爆破方案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爆破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分部楔形掏槽"的概念,并与水平V形掌子面相结合,成功地将硬岩开挖爆破钻孔利用率从79.4%提高到98.5%以上,将平均单循环进尺从2.62 m提高到3.25 m,有效地加快了开挖进度、降低了炸药、雷管单耗;通过调整光爆参数、装药结构,将光面爆破半孔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的前期开挖施工中,以通风兼安全洞为例,针对围岩坚硬、稳定性较好的特点,采用了全断面掘进、大楔形掏槽、光面爆破的技术措施,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月进尺达160m左右,不但加快了钻爆循环,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同类的隧洞开挖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杂条件下隧道开挖的爆破技术与爆破安全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并以在实际工程中验证,对爆破的方案、减震技术以及具体爆破施工设计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某隧道工程为例,制定了该隧道的爆破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爆破材料、炮眼直径、深度及掏槽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循环进尺、炮孔深度、掏槽方式、炸药单耗、填塞长度等爆破参数。通过计算研究,给出了光面爆破炮眼具体装药量,并将三种开挖工况下最大单段爆破震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通过综合应用减震掏槽、毫秒延时爆破、水压光面爆破、设置减震干扰孔等减震技术,有效地减轻爆破震动效应,确保了隧道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所得成果为复杂条件下隧道的爆破设计和施工提供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旭东 《红水河》1997,16(4):48-50
4号引水隧洞下半洞的开挖中使用了三种爆破方法,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周边打光爆孔进行光面爆破的两种方法,在控制孔距及线装药密度的情况下,半孔率可达到100%,可以较好的控制超欠挖,轮廓线也比较规则,但单循环进尺小;全打垂直孔进行梯段爆破,在控制打孔质量、装药量、起爆顺序的情况下,没有超挖,局部有欠挖,需进行二次处理,但单循环进尺大。  相似文献   

7.
在隧洞开挖中采用光面爆破,开挖面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增加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减少支护工作量,是一种较好的隧洞施工方法。绍兴市小舜江输水隧洞全长3908m,开挖洞径45m,围岩为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对钻爆设计、钻爆作业和钻爆效果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桂林市小溶江导流隧洞工程采用光面爆破方案。由进口支洞开挖爆破试验结果,隧洞上台阶开挖采用直掏槽孔方式;周边孔以多打孔为原则,孔距控制在55cm,排距控制在65cm;依据相关技术标准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和装药结构;爆破进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开挖质量达到优良,实现了隧洞贯通的工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7,(5):119-121
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超欠挖是一项重点与难点工作。针对某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部分洞段Ⅲ类围岩爆破开挖平均超挖超过20 cm的情况,通过调整爆破周边孔间距、不耦合系数以及中心孔楔形掏槽级别等方式,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爆破参数调整后,实测平均超挖由23.7 cm降至10.6 cm,得出适合该段工程开挖的最优爆破参数,使得爆破施工更为规范有序,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了后期衬砌混凝土施工成本,同时减小了超挖带来的衬砌混凝土加厚不易振捣等诸多问题的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0.
对于隧洞开挖光面爆破,如果采用孔内间隔装药,按以往隧洞开挖传统方法采用导爆索引爆,用雷管引爆,爆破效果不够理想.该文结合观音山引水工程隧洞开挖的成功实践,简要介绍一种用雷管引爆光爆孔内间隔装药的光面爆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隧洞掘进排炮进尺的高低与掏槽方式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渐进式螺旋掏槽法的基本原理,按螺旋掏槽孔位布孔,各孔的深度顺螺旋方向从浅到深。该法具有钻孔少、装药少、爆破效果好的优点,可供隧洞开挖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小小浪底西沟电站引水发电隧洞开挖爆破对围岩的破坏作用,运用了光面爆破技术,计算了炮孔数目、炮孔间距、装药量等参数,实施爆破后隧道开挖轮廓整齐,对围岩扰动较小,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减少了超挖量及衬砌工程量,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13.
楔形掏槽和直眼掏槽是隧洞开挖爆破常用的两种掏槽形式.文中以两种掏槽技术在朗外河电站引水隧洞开挖爆破中的应用情况为依据,对其产生的不同爆破开挖效果及各自的优劣势,作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引水隧洞工程中,小断面隧洞由于其断面较小,单循环进尺有限,火工材料单耗较大且单价优势相对不明显,被称之为"鸡肋",单独发包较少,一般随其他大型洞室开挖结合一起发包。小断面隧洞由于洞型限制,出渣较为困难,随着科技发展,小型扒渣机应运而生,配合以小型自卸车解决了狭小空间出渣问题,但对洞室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扒渣机为挡格式传送带运输,要求隧洞爆破的渣料粒径不能过大,越碎越好,一般控制在300mm以内,以便于渣料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出渣车厢内。小断面硬岩隧洞主要采用全断面钻爆法开挖,由于楔形掏槽深度受断面宽度限制,导致循环进尺较小,影响施工进度。文章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管道排水洞的开挖实践,介绍了小断面硬岩隧洞的施工方法、掏槽形式、爆破参数及开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伙房输水工程引水隧洞采用TBM(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掘进为主,钻爆法为辅的联合施工方案。文中结合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引水隧洞钻爆法开挖施工,简要介绍三空孔矩形直眼掏槽爆破设计相关试验研究,概述其优缺点,旨在提高单循环开挖进尺,保证开挖进度,同时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刘其森 《人民长江》2004,35(7):25-25
构皮滩水电站场内1号公路交通洞长385.0 m,主要洞段为马蹄形断面,最大开挖断面高8.57 m,宽11.16 m,设计坡降为0.5%.隧洞围岩主要为Ⅲ~Ⅳ类,部分洞段断层错动发育,并伴有溶洞.进口工作面采用多臂凿岩台车按全断面钻爆法施工,遇不良地质岩层和断层发育地带采用先导洞开挖,后实施全断面开挖的方法施工,开挖面支护及时跟进.全断面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顶拱周边采用光面爆破,边墙、底板周边采用预裂爆破,中间采用楔形孔掏槽. 对整个施工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以西北地区某输水隧洞工程为例,在概述工程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提出隧洞爆破开挖方案,并对Ⅲ类围岩和Ⅵ类围岩进行了爆破方案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此工程输水隧洞所采用的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技术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使现场装药的可操作性大大提升,炮孔装药量计量更加准确,爆破对隧洞支护衬砌结构的不利扰动得到控制,爆破开挖质量和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泥岩隧道的特殊性,通过优化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讨论泥岩隧道掘进的经济性、安全性。采用预埋振速传感器监测的方式,分析光面爆破对隧道周围岩体的扰动。现场光爆技术应用效果显著,隧道开挖轮廓线内基本未出现超欠挖现象,半孔率达86%以上,爆破进尺提升约15%,孔痕长度基本均匀分布一般都在孔长的66%以上;萨道夫斯基公式的系数K衰减明显、α基本稳定,光爆的振动速度和围岩扰动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洪家渡电站以大断面隧洞作为溢洪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按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上层光爆、中下层垂直孔梯段爆破,设计周边采用预留保护层、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施工顺序是合理而可行的,采用先开挖中导洞施工方法,值得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20.
浅述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奎  孙巍 《四川水利》2008,29(2):45
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型并防止围岩破坏,须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常用的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包括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所谓预裂爆破,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个平整的开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