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超大跨度结构中主要有斜拉结构和悬索结构,伴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一种新型的结构一索托结构的出现终结了这种状况。索托结构综合了斜拉结构和悬索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不足,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较为优越的超大跨度结构。  相似文献   

2.
索—拱杂交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宏  郭彦林  崔晓强 《工程力学》2003,20(1):144-148
以中山大学风雨球场工程为实例,分析研究了索--拱杂交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以及结构的抗风、抗震性能。分析发现结构的自振频率呈密集型分布,结构的风荷载脉动响应十分显著,论述了索--拱杂交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得到了结构的风振响应系数,为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最后进行了结构时域内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具体分析了几种桁架结构的易损性,详细表述了结构集簇解簇过程,得到各种失效模式,验证了基于结构构形的易损性理论,为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范例。发现结构应力较大的杆件与易损性分析的失效杆件有对应关系,为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极限荷载与易损性分析特征参数,发现如果结构形式相同、集簇过程类似,那么随着连接能力的增大结构临界荷载增大。  相似文献   

4.
以结构模态参数主要是结构共振频率和结构某点的反共振频率为基础,结合拓扑优化中的渐进结构优化法,讨论了其在微小损伤结构的损伤定位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中给出了结构共振频率和反共振频率的灵敏度,建立了损伤定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针对微小损伤结构的损伤区域逼近方法,并结合进化法提出了合适的进行损伤定位的策略。最后针对本文所提的微小损伤结构,给出了算例进行验证。算例表明,渐进结构优化法在结构整个区域寻找损伤点,即使对于微小的损伤结构也可以有很好的搜寻效果  相似文献   

5.
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了产品模块结构的信息编码需求,提出了产品模块结构编码的分层次体系结构,建立了产品模块结构的代码结构,并结合某汽车发动机零件模块结构的编码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三种带错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并从包含型错层结构、交叉型错层结构和包含错层结构和交叉错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错层结构对建筑总体性能的不利影响,并总结了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同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属三维点阵结构是一种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多功能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领域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广泛关注。概述了不同拓扑构型的金属三维点阵结构,包括体心立方结构(BCC)、面心立方结构(FCC)和其衍生而来的拓扑结构、金字塔拓扑结构、变密度结构、钢丝绕织结构及几种针对加工限制而提出的拓扑结构,介绍了金属三维点阵结构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拓扑构型研究及应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属三维点阵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为金属三维点阵结构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熊仲明  陈轩  王赟  熊威扬  张朝 《工程力学》2019,36(10):86-95
研究跨地裂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灾害控制措施,以一个跨越西安f4地裂缝的5层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一致性地震激励下跨地裂缝无支撑结构和不同布置形式的带支撑结构进行数值分析对比,找出了跨地裂缝结构的薄弱位置,确定了合理的支撑布置方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完成了一个缩尺比为1:15的跨地裂缝带支撑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跨地裂缝带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该结构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裂缝的存在增大了跨地裂缝结构的动力响应,且上盘对结构的影响大于下盘;该支撑布置提高了跨地裂缝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了结构在地裂缝和地震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同时,支撑在结构破坏前发生屈服,其屈服变形不仅耗散了地震能量,降低了结构损伤,而且实现了多道抗震设防,使跨地裂缝结构得到了有效保护。该研究成果为跨越地裂缝结构灾害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含预埋梁蜂窝夹层结构是在纯蜂窝结构基础上改进得到的全新结构形式,综合了蜂窝结构和桁条铆接结构的优点,但该类结构的载荷分布形式以及失效模式缺乏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在研尺寸最大的含预埋梁铝蜂窝夹层结构,采用层合板加筋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设计全尺寸物理试验对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对比,验证了层合板加筋方法模拟含预埋梁蜂窝结构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了该类结构的载荷分布和失效模式,并为同类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结构任意高度单位风能量计算公式、各楼层总输入风能量计算公式、结构总输入风能量计算公式。在主体结构弹性状态下,给出了粘滞和粘弹性阻尼器的能量耗散公式及结构总能量输出公式,提出了基于能量的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流程。以某高层建筑结构为例,验证了所提基于能量的结构风振控制方法可有效实现结构风振控制设计,达到有效抑制结构风振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结构振动疲劳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工程结构振动疲劳问题.首先从工程中存在的结构振动疲劳现象出发,论述了开展结构振动疲劳研究的重大意义,并对结构振动疲劳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后从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和结构疲劳损伤的振动诊断两方面回顾了结构振动疲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同时介绍了有关结构振动疲劳耦合分析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放大单元的新型荫罩式PDP放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放大单元的实验方法,设计、制作了新型横直结构及电极结构改进的横直结构放大单元,建立了放大单元光辐射测试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结构放电单元的红外强度、放电效率,并采用高速ICCD拍摄了相应结构的放电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单元结构及电极结构优化的放电单元,其红外强度和放电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有望成为一种较优的荫罩式PDP结构.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的性能取决于其结构,尤其是微观结构。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皮芯结构、微孔结构以及微晶结构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碳纤维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碳纤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震后地下拱结构的抗冲击波动载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正确评估震后地下防护结构的抗动载能力,对汶川地震地下防护结构的破坏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结构震后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损伤力学模型,提出了震前固端拱在震后劣化为三铰拱的结构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结构型式,给出了动荷载动力系数的确定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在相同均布荷载作用下地下拱形结构的弯矩和拱脚推力的计算公式。针对具体实例,计算了不同损伤型式的拱结构承受冲击波荷载时的结构内力,从而给出了震后结构的抗动载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地下防护结构震后抗冲击能力下降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贝叶斯统计理论和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结构在小样本情况下考虑可靠度可信区间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将结构可靠度作为随机变量,根据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采用贝叶斯推断技术获得结构可靠度的概率分布,给出了可靠度的点估计及区间估计.建立了考虑可靠度可信区间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考虑可靠度可信区间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所提出的方法为解决小样本情况下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主动控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弹性半空间假定,推导了结构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体系的主动控制方程.分析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主动控制的影响.并分析研究了土及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主动控制效果有一定影响;地基土的性质、结构刚度、基础埋深等在一定范围内对结构的主动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芯结构是一种缺陷结构,存在于从PAN初生纤维到碳纤维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综述了PAN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评述了工艺条件对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以期为减弱甚至消除皮芯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溴化丁基橡胶中不同的溴化结构形式,包括没有参与溴化反应的结构Ⅰ,以及溴化结构Ⅱ(Exomethyl Structure)和结构Ⅲ(Rearrange Structure)。其中,结构Ⅲ是结构Ⅱ的重排结构。这两种溴化结构在发生脱卤反应时会得到两种共轭双键结构,分别为结构Ⅳ(Exo-conjugated Diene)和结构Ⅴ(Endo-conjugated Diene)。着重对溴化丁基橡胶中的溴化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提高溴化丁基橡胶的性能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巨型结构体系是适应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该文选取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为研究对象,该结构采用巨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筒结构和伸臂钢桁架组成的三重结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进行了整体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探明了该巨型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在结构选型和方案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激励下结构损伤识别的综合指标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和结构状态评估的主要前提之一。尽早了解结构的损伤状况和损伤位置有助于提高结构的预期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结构的维修费用。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在环境激励下识别结构的损伤状况。基于曲率模态对结构局部损伤比较敏感和频率指标测试简单方便、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结构的曲率模态为基础,综合考虑频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