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制备富硒发芽糙米,以有机硒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19 h,发芽温度32℃,亚硒酸钠浓度15 mg/L,得到有机硒含量为0.532 mg/kg。以葡萄糖当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酶解反应条件为:酶解温度85℃,酶浓度35μg/m L,酶解时间60 min。以富硒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蔗糖、β-环糊精,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富硒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6(g/m L),蔗糖添加量为8%,β-环糊精添加量为1.5%,加入0.06%黄原胶和0.10%海藻酸丙二醇酯。该饮料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色泽、香味、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芽糙米、黑米复合保健饮料的酶解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确定发芽糙米的酶解条件为75℃、30 min、加酶量0.4%。黑米的酶解条件为80℃、50 min、加酶量0.5%。将酶解后的发芽糙米乳和黑米乳按1∶1进行调配,并加入8%蔗糖,1%食盐,以及0.08%黄原胶、0.06%CMC-Na、0.04%海藻酸钠构成的复合稳定剂,在60℃、25 MPa下采用二次均质,制成了口感细腻,风味纯正,兼有黑米和发芽糙米特有的营养价值,不含任何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3.
以发芽糙米和汉麻仁脱脂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发芽糙米和熟化汉麻仁脱脂粉,调配少量增稠剂后,获得易消化、甜度适中、具有果仁芳香的发芽糙米汉麻仁速溶饮品。酶解发芽糙米的最佳条件为:β-淀粉酶添加量0.5g/100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 h;发芽糙米汉麻仁复合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汉麻仁脱脂粉熟化温度120℃、酶解发芽糙米粉与熟化汉麻仁脱脂粉比例1︰1、β-环糊精添加量20%。  相似文献   

4.
以发芽糙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乳酸发酵后、调配成乳酸菌饮料。通过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酶解最佳条件:即酶的添加量为7μg/g,酶解时间为50min,酶解温度为90℃。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发芽糙米浆∶牛奶为1∶2,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5h。选用复合稳定剂进行试验:即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3%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发芽糙米乳酸菌饮料的最佳条件为:发芽糙米混合发酵乳用量为50%,白砂糖为11%,柠檬酸为0.4%,感官评分为89分,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7mg/(100ml)。  相似文献   

5.
以发芽糙米粉为原料,将水溶性指数(WSI)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膨化发芽糙米粉WSI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双酶预处理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粉的最佳双酶预处理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9.00 U/g,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17.00 U/g,酶解温度为51.00℃,酶解时间为40.00 min,所得膨化发芽糙米粉的WSI最高,为81.54%。表明纤维素酶和中温α-淀粉酶预处理协同挤压膨化可显著提高发芽糙米粉的冲调性。  相似文献   

6.
杨洋  高航 《食品工程》2014,(3):20-22
以大豆、酶解糙米粉为原料,探讨了糙米豆奶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糙米豆奶产品配方及乳化稳定剂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糙米豆奶最适配料为大豆9.0%、酶解糙米粉3.0%、白砂糖6.0%、棕榈油1.5%糙米豆奶最佳稳定剂为微晶纤维素0.3%、卡拉胶0.013%、聚甘油脂肪酸酯0.10%、磷脂0.10%。  相似文献   

7.
以发芽糙米和黑豆为主要原料,研究发芽糙米、黑豆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糙米浸泡条件为35℃、14h,发芽条件为30℃、24h。发芽糙米烘烤条件为200℃、10min,糊化加6 倍水量,发芽糙米的酶解条件为80℃、40min、加酶量0.4g/mL。将发芽糙米酶解液和黑豆原浆进行复配,制成的复合型保健饮料口味独特、口感细腻,兼具有发芽糙米和黑豆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8):61-64
以酶解紫薯汁和发芽糙米汁为原料,添加其它配料,制备紫薯-发芽糙米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最佳酶解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2.5%、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60 min;调配的最佳配方为紫薯汁和发芽糙米汁的质量比7∶3、糖用量6%、柠檬酸用量0.01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20%,此时得到的复合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小米、藜麦为原料,探讨了二者复配后最佳的液化、糖化条件及乳化剂、增稠剂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小米-藜麦复配谷物粉的最佳液化及糖化条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体系稳定剂添加配方。结果表明,最佳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6 U/g,作用时间40 min,液化温度70℃,p H7;最佳糖化条件为:β-淀粉酶添加量120 U/g,糖化温度65℃,作用时间60 min,p H6.5。优化的稳定剂配方: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0.05%,蔗糖脂肪酸酯0.05%,黄原胶0.064%,CMC 0.008%,海藻酸钠0.036%。此工艺条件下的小米-藜麦饮品中还原糖含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红豆、糙米为原料,研制一种营养保健复合谷物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糙米的糊化温度为90℃,糊化时间为25 min,复合乳化稳定剂组合为CMC 0.2%,海藻酸钠0.6%,PGA 0.2%,单甘脂0.4%。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谷物饮料配方为红豆添加量8%,糙米添加量12%,木糖醇添加量0.015%,白砂糖添加量6%。产品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发芽糙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乳酸发酵后、调配成乳酸菌饮料.通过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酶解最佳条件:即酶的添加量为7 μg/g,酶解时间为50 min,酶解温度为90℃.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发芽糙米浆∶牛奶为1∶2,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5h.选用复合稳定剂进行试验:即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3%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发芽糙米乳酸菌饮料的最佳条件为:发芽糙米混合发酵乳用量为50%,白砂糖为11%,柠檬酸为0.4%,感官评分为89分,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7 mg/(100 ml).  相似文献   

12.
以熟制的发芽糙米粉为原料,白砂糖、柠檬酸、CMC-Na等为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得出,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糙米粉∶水比例为3∶10、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5%、CMC-Na添加量为0.25%。该饮料呈淡米黄色,质地均匀,酸甜适口,具有醇厚糙米香气。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谷胱甘肽含量为55.83mg/L,γ-氨基丁酸含量为0.09g/L。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与油脂》2016,(11):10-12
探讨在主食馒头中适当添加发芽糙米粉,研制适合南方人口味的粗粮型营养主食食品。将100目的发芽糙米粉添加到小麦面粉中混合均匀制作馒头,试验得到发芽糙米粉馒头的最佳配方:每1 000 g小麦面粉中,发芽糙米粉添加量为200 g,加水量为500 g,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8 g,白砂糖添加量为80 g。  相似文献   

14.
以黄小米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利用α-淀粉酶对红豆小米复合米粉进行水解,以还原糖含量(DE值)和感官品质为指标,以α-淀粉酶的添加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单因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α-淀粉酶添加量1.2%,底物浓度4%,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5 min时,红豆小米复合米粉的米浆DE值达到最高,为60.43%,感官评分为89.51分。  相似文献   

15.
糙米经发芽、烘烤、粉碎、浸提、离心得到发芽糙米茶汤;绿茶经过浸提过滤得到茶汤,将发芽糙米茶汤和绿茶茶汤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其他配料而制成一种既营养又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复合米茶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绿茶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发芽糙米绿茶茶汤混合比例为1∶1,白砂糖为6%,柠檬酸为0.03%,复合稳定剂CMC-Na和海藻酸钠按2∶1,添加量为0.15%。经过验证性试验,得到的发芽糙米绿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9.3分,茶多酚含量309.3mg/kg,γ-氨基丁酸427μg/100ml。  相似文献   

16.
为研制适宜糖尿病人群食用的饼干,以面粉和富铬发芽糙米粉为基本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及焙烤条件。最佳的配方:糙米粉粒度100 目,糙米粉添加量30%,木糖醇添加量5%,植物油添加量8%。最佳的焙烤工艺参数:面片厚度2 mm,压延次数14 次,焙烤温度200 ℃,焙烤时间9 min。饼干酥脆可口,色泽金黄,甜度适中,且营养丰富,有机铬含量为126 μg/kg,适宜糖尿病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发芽藜麦为原料,以芽长为指标测定其萌芽过程中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变化,筛选出芽长2.5 cm的藜麦,其营养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作为最佳萌发长度进行发芽藜麦饮料的开发。利用淀粉酶对发芽藜麦进行酶解,复配甜味剂、稳定剂后得到发芽藜麦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透光率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发芽藜麦饮料酶解工艺和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加酶量为0.8%、酶解温度为70℃、酶解时间为90 min时所得发芽藜麦酶解液为最佳;该饮料的最优配方为:发芽藜麦汁60%,D-木糖10%,果胶0.3%。  相似文献   

18.
番茄红豆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以番茄、红豆和鲜乳为主要原料制成番茄红豆乳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其中番茄35%,红豆30%,鲜乳35%,白糖8%,柠檬酸0.080%.复配稳定剂为CMC-Na 0.08%,琼脂0.04%,黄原胶0.04%.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燕麦牛奶复合蛋白饮料的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酶解燕麦浆添加量40%、全脂奶粉添加量2%、白砂糖添加量5%、复配增稠稳定剂添加量0.25%,此配方所制得产品的模糊感官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20.
将红豆和薏米酶解,与酸乳搭配作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型红豆薏米酸乳饮料的加工工艺,探讨了红豆、薏米的酶解条件及饮料的调配配方。结果表明,红豆的酶解条件为蛋白酶添加量4 000 U/g,酶解pH值为7.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 h;薏米的酶解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200 U/g,酶解pH值为6.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豆酶解液18.75%,薏米酶解液18.75%,酸奶37.5%,白砂糖12%,果胶0.15%,琼脂0.2%,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1%(均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