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凯  李建东  周亚建 《计算机学报》2002,25(10):1046-1051
该文为多跳移动的分布式无线网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即公共-发送信道式自适应获取冲突避免(AACA-CT)协议,在该协议中,每个节点预先监测记录周邻节点的信道使用情况,从而自适应地为自己选择发送信道,并且利用在公共信道上发送的RTS分组唤起收方使用各自的发送信道而实现无冲突的通信,它的主要思想在于资源预约可以简便地利用半双工无线电台以异步方式灵活,有效地在多个频段,多个跳频(FH)码或多个直接序列扩频(DSSS)码上实现,而且不依赖于功能强大的基站或中心控制器以及有线骨干网的帮助,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克服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并且可以完全解决侵入终端问题。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将智能天线应用于Internet无线接入网络的中心接入点(CAP)。提出了基于轮询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多址接入协议(PB-ABFMA).该协议中,CAP接收或发送数据分组前,由CAP引导用户节点发送训练序列,CAP的智能天线据此计算出与用户节点对应的权矢量.CAP以轮询及动态TDMA方式为各节点安排发送时隙。采用微时隙为处于空闲状态的节点保持连接以降低时延.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竞争接入算法,保证新用户能快速接入信道.针对Internet中主要的“请求一回应”(request-reply)式业务,分析了协议的信道利用率与平均“请求一回应”时延.结果表明,PB-ABFMA协议能有效支持智能天线应用并具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与良好的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多跳分布式无线网络提出了一套灵活而有效的自适应获取冲突避免(AACA)的多址接入协议.它综合了多信道和随机附带预约的思想,有效地解决了多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以及由于节点的移动而造成的侵入终端问题.在该协议中,各节点自适应预约所要使用的空闲业务信道,预约之后的通信过程不会受到其它节点的干扰.AACA协议有三种形式,即AACA-SDT/MDT/RDT协议,它们使用任意确定数目的信道,在总带宽相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比单信道RTS/CTS协议更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了Ad hoc网络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Ad hoc网络的多址接入技术,并针对基于时分多址接入的网络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自组网信道接入协议--信道预约多址接入协议.该协议通过对物理信道的动态划分,将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相分离,实现了网络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无冲突发送,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无状态地理转发协议中,发送节点的下一跳转发节点由当前时刻所有适合的候选节点竞争产生。候选节点在发回CTS报文竞争转发权时存在较高的冲突概率,严重影响协议性能。针对CTS冲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状态地理转发协议,允许发送节点在RTS报文中将近期使用过的若干转发节点显式指定为首选转发节点。当RTS发出后,若存在命中的首选转发节点,则可完全避免CTS冲突,而当所有首选转发节点皆未命中时,仍可由竞争方式产生转发节点。协议中同时给出了一种高效的CTS冲突解决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协议相对于已有同类协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媒质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单信道媒介接入控制协议,存在信道利用率低、信号冲突等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多信道媒质接入控制协议(MCMAC);该协议引入协调节点和时隙分配的方法,并充分利用硬件通信频率可调的特点,实现了无竞争的多信道媒质接人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协议可以在有效提高信道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信号冲突和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如何在不增加数据包冲突数量的情况下实现随机接入网络中的协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1随机接入协议的新型协作协议。该协作协议通过部署中继节点来辅助其他网络节点,且设置中继在其队列中存储数据包,从而实现在任一网络节点进行一次传输尝试后,无需在冲突概率增加的时刻强加任何惩罚就可以智能接入无线信道介质。采用这种方案,可以确保中继无争议地接入信道。为了捕获并分析不同网络节点和中继之间的交互影响,使用马尔可夫链并结合队列分析对网络进行建模;对该协作协议的吞吐量和延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无协作的CSMA/CA进行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协作协议相比传统无协作的CSMA/CA,在服务率、达到率和队列延迟等网络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体域网MAC协议自适应性不高且能效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5.6的无线体域网自适应MAC协议(A-MAC)。对IEEE 802.15.6的超帧结构进行改进,竞争接入阶段和非竞争接入阶段的长度根据产生各优先级数据的节点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竞争接入阶段又被划分为三个子阶段,子阶段的长度根据数据优先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所有节点在竞争接入阶段按照信道接入策略竞争接入信道。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吞吐量、能耗和网络时延方面,使用A-MAC协议的网络性能明显优于使用IEEE 802.15.6 MAC和CA-MAC协议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
802.11MAC协议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大量节点对信道的竞争导致的冲突使得系统吞吐量迅速下降,于是双阶段竞争方式MAC协议被学者提出。它将竞争阶段一分为二,只有完成竞争阶段1的节点才进入竞争阶段2进行信道的实际竞争,从而减少了冲突。但是,该协议不能提供基本的QoS保证。本文对DSCR协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MAC协议兼具提供高吞吐量和QoS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显示通知的信道接入协议.通过采用发送CCS帧的方法通知竞争失败的节点进行适时通信,能有效降低退避节点盲目等待时间,同时也减少了隐/显接收终端造成报文冲突丢弃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地提高自组织网络的吞吐量、公平性和业务流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1.
李汉涛  刘凯  张军 《计算机仿真》2006,23(1):137-143
基于有效竞争预约接人、无冲突轮询传输的思想,该文改进了支持节点移动性和多跳网络结构的依据用户妥善安排的多址接人(UPMA)协议,然后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构建了UPMA协议的仿真框架,并仿真了由自组织分群算法所获得群的群内无线传输情况。该仿真框架为UPMA协议详细配置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模型,可以设置不同的信道特性以及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该文分析了UPMA协议的信道吞吐量、平均消息时延和平均消息丢弃率,并将其与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人协议(CSMA/CA)、轮询协议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UPMA协议可以提供较高的吞吐量、较低的平均消息时延和较小的平均消息丢弃率。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预约机制的MAC协议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信道预约的MAC协议CR-MAC(channel-reservation MAC),该协议是在S-MAC(sensor-MAC)协议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以基于竞争的方式发送和接收信道预约信息,实现信道的按需分配;信道预约完成后各节点按照预约好的时间片进行激活,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数据。CR-MAC协议能够有效地减少节点的空闲侦听和串音干扰,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和传输延时。  相似文献   

13.
杨军  李建东  周亚建 《计算机学报》2003,26(12):1739-1745
对智能天线在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自适应波束形成CSMA/CA(ABF—CSMA/CA)协议.该协议利用RTS/CTS对话实现信道预约;在RTs与CTS分组中设置了训练序列,收发节点的智能天线基于训练序列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以传输数据分组与ACK.提出改进的“虚拟载波监测”机制进行冲突避免(CA).每个节点中设置两类网络分配矢量(NAV),用一个oNAV记录邻节点以全向模式占用信道的时间,用多个bNAV分别记录各邻节点以波束形成模式传输分组的时间.推导了信道利用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仿真,考察了节点传输距离、训练序列长度及天线模式切换时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F-CSMA/CA协议与智能天线的结合能有效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SDMA),显著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网络节点受到攻击产生数据泄漏,需要进行防攻击协议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地址解析的网络节点数据防攻击协议。设计网络节点分布模型及信道解析模型,采用网络节点链路均衡配置方法设计数据转发控制协议,分布网络节点并部署最优节点。进行节点输出信道的波特间隔均衡控制,构建网络链路转发的信道调制模型,实现地址解析优化下的攻击特征提取,根据地址解析结果,实现对动态无线传感网络的攻击节点的快速定位和攻击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网络节点数据防攻击协议设计,提高了节点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和吞吐量,网络节点数据安全传输性能较好,抗攻击能力较强,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天线并具有QoS保障的Ad hoc网络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天线并具有QoS保障的MAC协议。该协议首先把信道划分为数据信道与控制信道,节点通过业务的优先级与时延来发送预报突发竞争信以保证QoS质量,随后按照RTS/CTS握手机制预约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又采用发送Busy Tones来防止聋节点和隐藏终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网络容量与性能。通过分析与仿真,并且与IEEE 802.11协议以及DMAC协议比较,证明QTDMAC协议在吞吐量以及实时业务时延上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和退避时采用固定竞争窗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剩余能量和信道冲突次数的MAC协议(EC—SMAC).该协议改进了SMAC的竞争退避机制,根据节点剩余能量和信道冲突次数来动态的调整竞争窗口,减少传输节点之间的冲突,从而使全网负载均衡,同时延长网络生命周期.仿真实验表明:在保证网络吞吐量和时延稳定的前提下,平均延长了7%的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声传感网络存在的高时延、低信道利用率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多链路传输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节点通过RTS/CTS握手协议交互时延信息和传输计划,实现多条链路传输数据。在汇聚节点接收多个节点的数据时,汇聚节点根据节点的时延和接收的数据帧大小规划节点之间的发送顺序,避免传输冲突造成的能量损失和低信道利用率,同时为得到最大网络吞吐量,给出最优退避窗口值的理论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与RC-FAMA、S-FAMA等协议相比,该协议能有效提高水声传感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传输冲突,从而延长水下节点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拓扑无关的按需分配多信道自组网MAC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节点具有多个可用信通的自组网,提出了一种与拓扑无关的多信道MAC接入协议,协议采用按需预约的方式进行动态的信道分配,通过携带在信道预约消息中的节点邻居状态信息实现节点信道状态的更新。该协议所需信道数与网络的拓扑和度无关,克服了拓朴相关的多信道MAC协议不适用于节点密集的应用场合的问题。在协议开销增加很小的情况下,每个节点只需要一部半双工收发信机就能够实现在多个信道上高效的数据收发,不需要节点间的时钟同步,极大地降低了对网络节点设备的硬件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网络总吞吐量、端到端时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