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造成的电力系统灵活经济调峰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核电风险量化的多源互补调峰调度方法。首先,分析核电低负荷的调峰机理,并考虑其调峰风险量化指标,从而实现核电的经济安全运行;然后,以总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在目标中权衡弃风光损失和不同电源参与调峰增加的发电成本,建立含风、光、火、核、抽蓄的多源互补调峰调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实际算例证明了所提优化调度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与火电调峰、无储能参与的核电调峰相比,所提模型可减少弃风弃光量94.17%,碳排放下降1.24%,进而验证了多源互补模式不仅可提升高比例风光电网调峰能力,而且可实现多源互补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随着规划核电和风电机组的陆续投产,辽宁电网调峰电源比重进一步下降,不参与调峰或具有反调峰特性电源比重进一步增大,电网调峰问题变得日趋严峻。如果特高压电力不参与电网的调峰,到2020年辽宁电网调峰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在研究分析辽宁省内负荷特性、电源特性的基础上,以调峰补充裕度为评价指标,从电网规划角度分析了特高压参与调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特高压电力调峰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最新核电发展情况,分析了各类型机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了MP310、CPR1000、EPR、AP1000等类型核电机组的进化过程及调峰特性,并以法国2座核电站的2台核电机组运行情况为例,结合现役机组实际日运行及月运行数据分析了国外核电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情况,最后根据辽宁地区电网电源现状及核电规划,按照负荷预测,通过设计合理的调峰深度,提出应对调峰矛盾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联合调峰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各类核电机组的调峰特性与调峰能力。对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运行方式,核电与其它调峰电源的联合调峰运行策略,风光储核联合发电系统的协同调度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对核电参与电网调峰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风电等清洁能源全额消纳,必须依靠市场手段提升多类型电源深度调峰积极性,深挖电网调峰潜力.基于调峰成本最小目标,提出了多类型电源参与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模型.该模型根据机组调峰报价高低依次调用,首先以调峰成本最小保证电网运行经济性,然后考虑核电机组调峰深度和调峰速率运行约束条件建立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模型,对煤电和核电机组进行发电功率分配.多类型电源参与调峰不仅增加电网调峰能力,而且缓解煤电机组单一调峰压力和降低电网调峰成本.  相似文献   

6.
吴智华 《广西电力》2013,36(1):56-58,72
针对广西防城港核电一期机组2015年投运后是否参与广西电网调峰的问题,介绍了防城港核电机组及其特性,分析了广西电网的调峰需求,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防城港核电机组调峰的利弊,提出了防城港核电一期机组宜带基本负荷运行,不宜进行日负荷跟踪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贾德香  韩净 《电力技术》2013,(12):151-153,159
中国东部地区本地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核电一般不参与电力系统调峰,需要深入研究核电发展及_其对电网调峰影响。提出了中国东部地区核电规划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以系统电力供应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以电力电量平衡、能源供需平衡、系统建设和运行等各种要求为约束条件,研究总体电源规模和结构,包括核电建设规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核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核电功率调节能力,提出地区电网核电推荐装机容量.并测算其环境效益.为中国东部地区完善核电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黎敏 《广西电力》2013,(5):60-64
将风电出力参与系统电力平衡,根据平衡调峰计算结果,判断广西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并分析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提出广西风电季典型日出力曲线、年平均出力曲线及年出力曲线,根据风电出力曲线参与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使用互联电力系统模拟软件,计算风电参与平衡后对系统调峰能力的影响.2013年电网接纳装机为1258.5 MW的风电出力后,缓解了系统电力、电量不足问题,未出现调峰不足问题.2015年电网接纳装机为4086MW的风电出力后,增大了系统盈余,系统调峰缺额增大,火电运行经济性差.2013年电网可以接纳规划风电场出力,2015年电网接纳风电后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主要受风电特性、电源结构、负荷水平和负荷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核电机组投产对辽宁电网造成的影响,对辽宁电网的负荷以及区域间联络线送电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网内现有及规划电源的调峰能力,针对不同核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对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20年辽宁电网进行了调峰平衡以及风电消纳能力计算,验证了核电机组参与调峰的优势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核电自2015年重启后发展迅速,一方面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清洁电力,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电力需求放缓形势下部分核电装机大省带来了较大的调峰压力。基于不同国家核电机组调峰能力及实际运行经验的收集整理,分析了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国内外核电机组类型、运行原理、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中国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参与电网调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确定电网允许接入的风电场最大装机容量是在风电规划阶段电网公司最关心的问题.文中基于辽宁电网的电源负荷特性及峰谷差情况分析,预测了风电机组运行后电网调峰可能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充分考虑尖峰电源备用、低谷火电机组出力减到非常规调峰定额等情况后,提出了基于电力平衡确定最大接纳风电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计算用公式,给出了辽宁电网2010年、2012年、2015年、2020年4个水平年的接纳风电能力情况,指出可接纳容量小于规划容量,最后提出了提高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并提高电网供电能力,提出基于谐波无功补偿的电网供电能力仿真方法。通过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计算电网设备中谐波数据,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负荷、输电线路、并联电容器组等各部分谐波;根据获取的谐波数据,将APF为核心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VC)相结合,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以及H桥型连接的APF与电网互联,设置电感参数,实现电流的跟踪;根据开环控制,使TSC和APF在稳定情况下并行工作,TSC自主式分级对不断变化的无功实行补偿,利用APF再次补偿各级之间无法完成的部分,完成电网谐波无功补偿综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谐波,且各谐波电流含量均在国标值范围内,有效增强了电网供电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潮流分析的有功无功联合功率追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有功、无功解耦风损分摊,功率追踪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功、无功联合风损分摊和支路潮流分解的理论基础。并推导出了非合同交易电力市场环境下潮流分析的理论基础,各种联合贡献因子及其理论的应用前景,联合贡献因子理论能够回答电力市场参与者所关心的各种总理2,并且可增加电力市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7,自引:24,他引:87  
研究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进行动态建模以及对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电压及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影响、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贡献及其对电网短路容量的影响和风电接入后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风电接入可能会使电网出现线路传输功率越限、短路容量增加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发生变化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山  文黎星  赵伟  邓名高  陈岗 《广东电力》2012,25(10):61-64,69
针对微电网规模较小以及多种形式电源的介入,受外界条件影响大的问题,分析了微电网环境下所面临的主要电能质量问题,提出采用功率电流双环控制技术、静止无功补偿器调压技术、发电并网逆变器滤波技术、微电网与配电网无功发生器联合运行的无功电压调节技术进行微电网环境下的电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风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国内外风电发展现状,综述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了无功补偿的原理,接着详细分析了无功补偿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可知,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就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蔡宁 《电工技术》2006,(10):43-44
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无功优化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无功优化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考虑更多实际需求的详细建模和快速准确求解无功优化问题的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风电场不稳定输出功率接入电网引起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标杆电价和功率系数的风电上网电价规定与制度方法。首先将电价、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作为可变参数,以内部收益率作为目标函数,联合敏感性分析,修正现行标杆电价;其次,在限定1 min和10 min内风电并网功率波动最大变化率下,设计可反映并网功率平滑度和实时功率预测准确性的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功率系数的定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