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豆坯片和膨化大豆料的混合物为原料,正戊烷作为浸出溶剂浸提大豆油,通过响应面优化并确定了最佳的浸出条件:大豆坯片和膨化大豆料的比例3:1、料液比1:6、浸出温度30℃和浸出时间2.4h。在最佳浸出条件下,出油率为98.83%。,大豆粕的NsI值为82.51,质量较好一通过试验表明:用正戊烷浸出所得毛油和大豆粕的质量好,使用正戊烷浸提大豆油可以缓解正己烷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更符合绿色环保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95%乙醇浸出棉仁低温压榨饼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对棉仁低温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浸出饼中油脂和脱除所含游离棉酚.探讨了原料粒度、原料水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粕中残油率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7.5 mm,原料水分小于9%,浸出温度78 ℃,浸出次数12次(每次15 min),固液比1∶ 3.在此条件下,浸出棉粕中残油率为0.91%,游离棉酚含量为0.012 9%,粗蛋白含量为51.81%(N×6.25,干基).  相似文献   

3.
乙醇溶剂浸出菜籽饼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籽饼为原料,用95%的乙醇作溶剂,通过改变浸出次数、原料坯厚、原料水分含量、固液比4个因素,在浸出温度78℃,每次浸出15min条件下对菜籽饼进行浸出,对浸出粕中的残油率进行检测分析,得出乙醇浸出菜籽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次数9次,原料水分含量2.4%,原料坯厚0.50cm,固液比14.0.得到的菜籽浸出粕中残油率为1.53%,蛋白质含量为45.84%(N×6.25,干基),单宁含量为1.4%,植酸含量为5.12%,硫甙含量为2.77mg/g.  相似文献   

4.
以棉仁低温压榨饼为原料,采用己烷浸出脱脂,然后用甲醇浸出脱除棉酚,制备棉籽蛋白粉.以粕中残油率、游离棉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己烷脱脂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55 ℃,原料粒度0.75 cm,水分9%以下,料液比1∶1.2,浸出次数8次(每次15 min);甲醇脱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60 ℃,粒度0.75 cm,料液比1∶1.3,浸出次数6次(每次15 min).在最佳脱脂脱酚工艺条件下,制得棉籽蛋白粉,其残油率为0.52%,游离棉酚含量为250 mg/kg,粗蛋白含量达到52.10%(N×6.25,干基).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坯片为原料,采用罐组式浸出法,正戊烷作溶剂进行浸出研究。通过改变影响因素,选择最优工艺条件,结合实际要求得到正戊烷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26℃,浸出次数3次,豆坯水分含量6.63%,豆坯坯厚0.231mm,在此条件下,粕中残油率为1.03%;浸出所得大豆毛油色泽Y70、R2.0,酸价1.81mgKOH/g,不皂化物含量1.73%,磷脂1.31%,并与正己烷浸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浸出大豆粕蛋白含量为57.7%,NSI值82.7%。  相似文献   

6.
正戊烷浸出大豆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豆坯片为原料、正戊烷作溶剂,采用罐组式浸出器进行浸出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26℃,浸出次数3次,坯片含水量6.63%,坯片厚度0.231 mm.在此条件下,粕中残油率为1.03%;所得大豆毛油的色泽Y70、R2.0,酸值(KOH)1.81 mg/g,不皂化物含量1.73%,磷脂含量1.31%;所得浸出豆粕的蛋白含量为57.7%,NSI为82.7%.正戊烷作溶剂浸出植物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米渣为原料,研究利用石油醚提取米渣残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米渣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油脂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料液比为1:7,浸出时间2h,在此条件下,米渣残油的提取率为8.85%;米渣残油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25.5%,不饱和脂肪酸为73%,米渣残油中油酸与亚油酸的比例为1:1.04,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油酸和亚油酸比例为1:1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8.
刘文生 《粮油加工》2006,(9):50-51,55
通过对异丙醇浸出大豆的研究,考察了异丙醇浓度、浸出温度、漫出时间、料溶比对大豆粕质量指标残油率、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分散指数(PDI)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78℃、异丙醇浓度95%(wc%)、浸出时间45min、料溶比1:1。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次浸出法制备无腺体棉籽蛋白粉的试验结果 ,优化后得到的工艺条件为 :温度 5 0℃ ,料液比 1∶6 ,水分 7% ,时间 12 0min。试验结果为 :残油率 0 93% ,残留溶剂 17 6× 10 -6,粗蛋白含量 6 2 2 5 % (比大豆蛋白粉高 10 % )。产品的氨基酸齐全平衡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完全可作为食用蛋白粉  相似文献   

10.
研究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液料比、时间、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粗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70(mL:g),提取时间4h,温度100 ℃,提取2次,pH为7.0.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得率为32.24%,多糖含量为64.23%.  相似文献   

11.
将高水分大豆膨化可降低浸出毛油的含磷量。研究发现,大豆水分影响浸出毛油的含磷量,蒸汽含水量影响浸出毛油含磷量、豆粕残油、DT蒸汽用量,坯片浸出毛油的含磷量明显低于膨化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将高水分大豆深度膨化,可使豆粕残油增加0. 08%~0. 12%,DT中增加3~4kg/t蒸汽汽提,浸出毛油含磷量降低300~315 mg/kg,毛油得率增加0. 79%~0. 82%,总体毛油得率增加0. 70%~0. 71%。  相似文献   

12.
以奇亚籽饼为研究对象、正己烷为溶剂,对奇亚籽饼进行脱脂。以残油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奇亚籽饼脱脂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回归方程模型得出奇亚籽饼最佳脱脂工艺条件为:浸出次数3次,料液比1∶6,浸出温度45℃,浸出时间7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5组平行验证性试验,平均残油率为0.56%,与理论预测值0.55%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8%。  相似文献   

13.
以95%乙醇为溶剂对麻疯树籽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脱除饼中所含佛波醇酯。研究了原料粒度、料液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次数等因素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10 mm,料液比1∶3(m/V),浸出温度60℃,浸出次数5次(每次30 min)。在此条件下,麻疯树籽粕残油率为0.2%,佛波醇酯含量为0.011 mg/g,粗蛋白含量为57.0%(N×6.25,干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压榨-浸出法考察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并对其毛油进行品质分析。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压榨各因素对饼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工艺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各因素对饼粕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浸出工艺参数;最后参照国标对亚麻荠籽压榨与浸出毛油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55MPa、含水量6.3%~7.3%、压榨时间40~50min;以正己烷为溶剂的亚麻荠籽饼粕残油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2(m:V)、浸出时间2.5h、浸出温度40-50℃。此工艺生产的亚麻荠籽毛油品质良好,仅需要简单的精制工艺即可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普通谷物膨化机进行大豆挤压膨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水分12.8%原料粒度3.2孔/cm筛上物;螺杆转速384r/min。在此条件下所获得的膨化料浸出后粕中残油率低于0.5%,膨化料在浸出速率、溶剂渗滤速度、湿粕含溶量等诸性能上均明显优于轧制坯。  相似文献   

16.
乙醇冷冻法纯化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结合乙醇萃取和乙醇冷冻纯化两个步骤提取纯化磷脂酰胆碱;重点探讨乙醇冷冻纯化步骤工艺条件,考察冷冻时间、冷冻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因素对乙醇冷冻纯化效果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冷冻纯化工艺为:冷冻时间6h,冷冻温度-12℃,料液比1:8,乙醇浓度97.5%,在此条件下纯化分离,磷酯酰胆碱含量由45.8%提高至70.5%、得率为81.2%。  相似文献   

17.
以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在浸出温度55℃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肉骨粒度、浸出时间、料溶比对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肉骨粒度2.0~3.5 mm,浸出时间120 min,料溶比1∶2。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肉骨渣中残油(干基)为1.53%。  相似文献   

18.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荸荠多糖得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荸荠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关系依次是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荸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30 g/m L,浸提时间3 h,提取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荸荠多糖的得率为1.78%。  相似文献   

19.
异丙醇浸出棉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丙醇为浸出溶剂,模拟实际生产的罐组式浸出工艺,通过测定粕残油研究棉仁直接浸出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棉籽油的基本指标与正己烷制得的棉籽油的基本指标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2h,浸出次数4次,料溶比1:2.5,异丙醇体积分数95%,料坯水分8.0%。在此条件下粕残油0.39%,所制备的棉籽油热氧化稳定性远高于正己烷制备的棉籽油。  相似文献   

20.
正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丙醇浸提提取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考察原料颗粒的目数、浸提液正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液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以茶皂素得率为优化对象时,最佳工艺为脱脂茶粕60目、80%正丙醇、料液比1:12(g/mL)、温度80℃、时间3h,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20.13%、纯度62.78%;以茶皂素纯度为优化对象时,最佳工艺为90%正丙醇、温度80C、脱脂茶粕40目、时间3h、料液比1:11,此条件下,茶皂素纯度72.06%、得率15.31%。上述工艺所得茶皂素产品的得率及纯度均优于常规乙醇浸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