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将黄原酸盐黄原酸酯交换法设计大分子/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MADIX/RAFT)与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相结合,合成了具有支化结构的聚乙酸乙烯酯(PVAc);通过单官能度链转移剂(O-乙基黄原酸基)-乙酸甲酯(l-CTA)与双官能度链转移剂(2-乙基黄原酸基)丙酰氧基丙烯酸乙酯(m-CTA)互配的方案,解决了乙酸乙烯酯(VAc)聚合过程中聚合度和支化度的同步调控问题。采用称量法、核磁共振氢谱和双检测器体积排除色谱测定了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特性黏度和支化度。结果表明,保持[单体]/[总链转移剂]恒定的条件下,改变[l-CTA]/[m-CTA]比例并不影响PVAc的聚合度,但PVAc的支化度却会随着m-CTA用量增加而增加;同时,保持[l-CTA]/[m-CTA]比例恒定的条件下,PVAc聚合度会随着[单体]/[总链转移剂]比例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液共聚合制备了乙酸乙烯酯(VAc)与衣康酸(IA)的共聚物P(VAc-co-IA),进一步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和不同单体投料比对聚合转化率及共聚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VAc和IA同时一次性加入,聚合转化率较低(5 h后,转化率仅33.7%);VAc一次性加入,但IA逐步加入,聚合转化率较高(5 h后,转化率不低于69.6%);(2)随着IA含量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系数增大;(3)与均聚物PVAc相比,共聚物P(VAc-co-IA)等规度降低,但间规异构体含量增大近2倍。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不同醇解活性的氯乙酸乙烯酯(VClAc)和乙酸乙烯酯(VAc)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具有选择性醇解特性的共聚物P(VClAc-co-VAc)。进一步通过优化醇解条件,选择性醇解共聚物中VClAc单元,获得具有预定组成和结构的部分醇解聚乙烯醇,即P(VA-co-VAc)。通过聚合转化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研究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P(VClAc-co-VAc)选择性醇解反应特性和选择性醇解反应产物P(VA-co-VAc)共聚物组成及VAc单元分布。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可获得预定组成和结构的醇解前驱体P(VClAc-co-VAc),经选择性醇解后可得到P(VA-co-VAc);通过在共聚阶段调控P(VClAc-co-VAc)的组成与结构,能实现对P(VA-co-VAc)共聚物组成及VAc单元分布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桐油/豆油与苯乙烯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本体法将桐油或豆油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出支化和交联聚合材料。探讨了苯乙烯、桐油(或豆油)和引发剂的相对含量对凝胶前聚合物分子量以及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出了支化材料中桐油基与苯乙烯基的比例。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交联聚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卤胺抗菌剂3-(3′-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海因(APDMH),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和乙酸乙烯酯(VAc)共聚合成了3-(3′-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海因-乙酸乙烯酯聚合物[P(APDMH-co-VAc)]并通过浸渍工艺整理到丙纶无纺布上,研究了合成单体比例及浸渍溶液浓度对丙纶织物含氯量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测试对整理后丙纶无纺布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抗菌测试表明,改性后的丙纶在与细菌接触到30min内,即可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刘炼  魏志勇  张步峰  杨璠  张春庆  齐民 《功能材料》2006,37(7):1087-1090
合成一种环烷氧锡化合物,用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并以其作为β-丁内酯开环聚合的引发剂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考察了单体引发剂配比、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由丁内酯与丙交酯、己内酯共聚制备聚(丁内酯-丙交酯)和聚(丁内酯-己内酯)共聚物,并用FT-IR、1H-NMR、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PDMDAAC-AGE-MAA),进而与纳米ZnO复合,制备了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与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复合材料应用于织物整理中,考察了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和紫外吸收等性能。核磁共振氢谱表明PDMDAAC-AGE-MAA共聚物成功制备;核磁共振氢谱表明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经复合材料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吸收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用聚乳酸(PLA)类可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制备载药微球或微囊的研究背景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包括丙交酯的开环聚合、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丙交酯与乙醇酸开环共聚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丙交酯或乳酸开环共聚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等3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释放机理.阐述了目前应用的主要问题,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溶液共聚法,制备出高醋酸乙烯酯含量和高分子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M),研究了溶剂效应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行为和支化结构演化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链转移效应调控共聚物支化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醋酸乙烯酯(VAc)高转化率条件下,以链转移常数最低的叔丁醇为溶剂有利于提高EVM相对分子质量.进...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乙酯(E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制备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两单体配比对淀粉与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荆浓度9.7×10-3mol/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VAc和EA体积比为6:4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邻甲苯胺/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体系的开路电位和溶液温度的变化,并提出了邻甲苯胺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反应机理。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2.
醋酸乙烯是一种高活性单体,文中实验研究了PVAc用RAFT方法进行的溶液聚合,将PVAc的分子量分布控制在1.8以下.实验采用MESA作为RAFT试剂,讨论了不同MESA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氟丙烯本体均聚及与乙烯类单体的溶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偶氮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研究3,3,3-三氟丙烯(TFP)的本体均聚及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与烯类单体如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甲酯(MA)、苯乙烯(St)、异丁基乙烯基醚(IBVE)、丙烯酸(AA)5种单体的溶液共聚合反应,测定总单体转化率和TFP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及最终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对TFP与VAc在sc-CO2中的溶液共聚合除测定上述聚合参数外,采用红外光谱和19F-核磁共振谱表征共聚物的结构,应用核磁共振和电位分析法对比表征共聚物中TFP的结合量、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及其分布指数随TFP与VAc的物质的量比、TFP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本体聚合还是在sc-CO2中的溶液聚合,TFP都很难发生自由基均聚,但在sc-CO2中TFP却可与上述5种单体发生自由基共聚合,相同条件下50 h TFP的转化率顺序是:Y(TFP-VAc)Y(TFP-IBVE)Y(TFP-MA)≈Y(TFP-St)Y(TFP-AA)。对于TFP-VAc在sc-CO2中的共聚,发现有明显的交替共聚倾向,当n(TFP)∶n(VAc)0.5时,可获得n(TFP):n(VAc)接近1:1的交替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支化单体,在90℃的条件下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支化聚苯乙烯。用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1H-NMR)和三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聚合体系中少量带有贫电子双键的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存在下,能提高引发剂效率,可以在高单体转化率下(>95%)保证聚合反应体系不交联,合成得到高分子量的支化聚苯乙烯,而且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15.
以S,S-二(α,α′-二甲基-α″-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BDATC)为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酰胺(MAM)为第一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法合成出链转移剂(PMAM-CTA),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第二单体合成PAM-b-PNVP,再水解得到含有氨基和羧基的CO2分离固定载体膜材料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丙烯酸钠共聚物(VSA-SA)。通过FT-IR、1H-NMR、XRD和DSC对PMAM-CTA、PMAM-b-PNVP和VSA-SA进行表征,采用GPC测定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研究发现,该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1.3)窄的聚合物。与自由基聚合产物相比,水解产物VSA-SA的结晶度减小,载体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1,3,5,7,9,11,13-苯基-15-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乙烯基POSS)与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OSS/PVAc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等表征POSS/PVA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  相似文献   

17.
以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和4-乙烯基吡啶-醋酸锌配合物(4VP-Zn(Ac)2)为单体,用可逆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方法合成了两亲性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b-聚(4-乙烯基吡啶)-ZnS(PNPMI-b-P4VP-ZnS)高分子纳米复合物(PNCs),用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  相似文献   

18.
醋酸乙烯酯在聚合中容易发生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所以实现醋酸乙烯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从不同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角度对醋酸乙烯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中以黄原酸酯、二硫代胺基甲酸酯为链转移剂的RAFT聚合和以乙酰丙酮钴络合物为调控剂的钴调控自由基聚合真正实现了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制备了链转移剂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CPDN)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然后在离子液体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RFT),并用FT-IR、1H-NMR和GPC等技术分别对其结构和聚合体系的"活性"特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改变加料速率作了4组VAc-BA半连续乳液共聚的实验,测定了动力学并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反应过程中共聚物链段组成的分布,模拟了同种单体的最长链段长度,它可惟作为微观相分离程度,微区尺寸大小的判据,模拟结果和文献报道进行了对照,对玻璃化温度这一聚合物溶混性的判断标准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