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枸杞采后生理,枸杞汁、枸杞果酒、枸杞果醋的研究现状,枸杞多糖、枸杞黄酮、枸杞籽油的提取现状,枸杞干制品和枸杞复合食品的开发现状,枸杞加工业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出了建议措施,并对枸杞加工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然晾晒干果为参照,对柴达木盆地的红果枸杞、黑果枸杞、金果枸杞、黄果枸杞、白果枸杞和紫果枸杞中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和研判了其利用价值,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内在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果枸杞在总糖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总糖含量高于其他5种枸杞。黄果枸杞总糖低于红果枸杞,但总黄酮最高,是红果枸杞的5倍,黑果枸杞的2倍,表现出低总糖、高黄酮的特点,黄果枸杞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白果枸杞蛋白质含量最高,紫果枸杞脂肪含量最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选取了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995%,综合得分值排前三的分别为红果枸杞、紫果枸杞和黑果枸杞,说明这三种枸杞综合品质较高。聚类分析将6种不同果色枸杞归为3类,第1类包括黑果枸杞和紫果枸杞,多糖、脂肪、花青素含量较高,第2类包括白果枸杞,蛋白质含量较高;第3类为金果、黄果和红果枸杞,总糖、总黄酮、甜菜碱含量较高,这些营养成分含量高的枸杞可在在今后的枸杞品种选育中作为特异材料。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枸杞多糖、枸杞籽油、枸杞色素等枸杞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枸杞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枸杞多糖、枸杞籽油、枸杞色素等枸杞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枸杞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红枸杞、黑枸杞和黄枸杞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宁夏中宁同一基地3种枸杞中49种无机元素含量。运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可识别红枸杞、黑枸杞和黄枸杞的特征元素,建立无机元素特征谱。结果表明:除了黑枸杞中Mo未检出外,红枸杞、黑枸杞和黄枸杞中48种元素均有检出;As、Eu、Li、Sb、Sc、Ti、Th、Fe、P、Ca十种元素在红枸杞、黑枸杞和黄枸杞中有显著差异,且红枸杞对Gd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黑枸杞对As、K、Mg、Pb、Sr、Eu和Li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黄枸杞对Ge、Nb、Sn、Sc、Sb、Ti、Fe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可筛选出Eu、Nd、Pr、Gd、Ge、V、Tb、Be、Sm、Lu、Ca、Sn、Nb、Lu、Tm、Yb、Pb、Zn、Mn、Bi和P作为区分红枸杞、黑枸杞和黄枸杞的特征元素。红果枸杞、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对部分元素的吸收能力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后期中药材功能筛选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束辐照,研究辐照对干枸杞品质的影响,确定干枸杞辐照杀虫工艺剂量。采用电子辐照加速器对干枸杞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干枸杞复水比、生虫率、颜色以及还原糖、类胡萝卜素等理化指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干枸杞复水比显著低于未经辐照的干枸杞。电子束辐照处理可显著抑制干枸杞的生虫率,且辐照剂量越高对生虫率的抑制效果越显著;辐照剂量为4~8 kGy时,直至试验结束未曾出现生虫枸杞,辐照剂量为2 kGy试验结束时生虫率为0.57%,皆显著低于未经辐照干枸杞的0.97%。剂量≥8 kGy时,干枸杞L*、a*、b*均显著低于未经辐照的干枸杞。辐照对干枸杞还原糖、枸杞多糖含量显著上升,对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无明显影响,当辐照剂量≥8 kGy时干枸杞类胡萝卜素、黄酮含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干枸杞的电子束辐照剂量应在4~8 kGy范围内。该剂量范围内能有效抑制干枸杞生虫,且最大程度保持干枸杞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枸杞是传统的中药,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的功效。研究发现,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氨基酸、生物酶,可以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我国的枸杞生产产地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枸杞的品质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枸杞的加工和储存中,需要鉴别枸杞的产地,并检测枸杞的品质,以便保证枸杞的最佳使用效率。在本文研究中,通过PCA模型和SIMCA模型鉴别枸杞的产地,之后通过化学检测的方式检测枸杞中水分、多糖和粗脂肪的含量,以便确定枸杞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黑果枸杞、枸杞、黑加仑中原花青素含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黑果枸杞、枸杞、黑加仑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方法用香草醛-盐酸法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果枸杞、枸杞、黑加仑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在所测的样品中,原花青素的平均含量为:黑果枸杞5.04%,枸杞0.48%,黑加仑0.58%。结论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相对最高,是较理想的提取原花青素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宁夏枸杞体外抗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中主要的4种抗氧化物质(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和VC)的抗氧化能力,分析它们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探索宁夏枸杞果实的体外抗氧化机理。方法: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和清除羟自由基法4种体外抗氧化方法来评价枸杞鲜果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4种方法测得枸杞黄酮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均大于96%,VC对枸杞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率均小于4%,高质量浓度的枸杞多糖(642.7170 mg/L)和类胡萝卜素(109.9280 mg/L)检测不到抗氧化能力。结论:枸杞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决定着枸杞果实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是我国枸杞的主要生产地,宁夏是我国传统主产区之一,尤为著名。近几年青海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已发展为第二大枸杞种植区,成为枸杞产业后起之秀,但其产业规模却并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枸杞类产品单一,未进入深加工领域,枸杞类产品生产加工链并不明晰,综合利用率低。本文主要概述青海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同时立足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枸杞的深加工方法,从而提高枸杞资源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提高总酚和黄酮保存率为目的,探究药桑葡萄发酵工艺并研究药桑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与结合胆酸盐能力.以药桑和葡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接种量、温度、时间、原料质量比)结合响应面试验来确定药桑葡萄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并通过三种抗氧化体系(DPPH·、ABTS+·、·OH)来评价药桑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浓度的药桑葡萄酒与...  相似文献   

12.
药桑红色素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桑红色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AB-8、D-101、氧化铝、聚酰胺(14-30目)、聚酰胺(100-200目)五种吸附剂对药桑红色素的静态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吸附量大,且易被解吸。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的最佳工艺研究,比较了原料液浓度,NaCl浓度,原料液pH值,洗脱剂浓度,洗脱剂pH值等对树脂静态吸附-解吸的影响,并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的研究,以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流速,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分离纯化最优吸附条件为:原料色素液pH值为2.04,吸光度为0.567,吸附流速1mL/min;最优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浓度95%,pH值为1,洗脱流速0.8mL/min。此工艺条件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  相似文献   

13.
桑葚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桑树种类品种以及桑葚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源相当丰富.桑葚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其各种营养成分高于常见水果,还具有医疗保健的作用.我国历代的中医本草,公认桑葚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黑发明目、祛斑延年的功效;已经被人们认为是一类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药桑为原料开发绿色食品和中药草原剂,不仅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满足市场对桑葚保健食品的需求,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开发利用桑葚资源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桑葚的化学成分,桑葚中白黎芦醇功能及花色糖苔的介绍,同时介绍了我国药桑开发及在医药行业应用的现状,并且论述了桑葚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应用市场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桑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蚕桑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蚕桑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中药材,文章对蚕幼虫、蚕蛹、蚕蛾、蚕沙、桑叶、桑枝和桑椹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红枣桑果汁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桑椹和红枣均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资源,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滋阴补血、延年益寿、调节免疫等保健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桑果和红枣加工成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桑椹果醋是以桑椹或桑椹产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采用全液态生物发酵技术,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而成的酸性饮品或调味品,它兼具桑椹和一般果醋的营养生理功能,又有果汁饮料酸甜爽口的特点,极好地改善了醋的口感,是一种时兴新型保健饮品。本文分析桑椹果醋中含有的各种功能营养成分,就桑椹果醋安神促睡眠、减肥抗疲劳、解酒毒、抗氧化等功效进行解读,从现代科学解释及验证并结合中医中药理论来进行阐述,全面深入地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桑叶啤酒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叶是食药两用物品,富含18种氨基酸、矿物质及黄酮类物质。以桑叶、麦芽、大米为原料,以安琪活性啤酒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桑叶啤酒。并对桑叶汁的提取、桑叶汁的添加、发酵及啤酒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桑树多元化开发对食用专用桑品种的需求,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45个不同桑树种质和品种资源叶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筛选桑叶食用专用品种。结果表明,45个不同桑树种质和品种资源叶的13个营养成分差异明显,部分营养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为桑叶食用专用种质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影响桑叶营养品质的主要指标为有害微量元素因子、有益微量元素因子、重量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和营养品质辅助因子,这些公因子对桑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45个桑种质和品种资源叶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排名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嘉陵20号、红果1号和白玉王,其中嘉陵20号为高产叶用桑,该品种是这些资源中最佳桑叶食用专用品种的候选。  相似文献   

19.
桑叶的主要成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桑叶提供参考,介绍了桑叶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及黄酮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主要成分,同时综述了桑叶的降血糖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对凝血机制的影响、防癌和提高免疫力作用、抗炎消肿作用、对神经系统机能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它作用等主要功能,并进一步介绍了桑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桑树叶片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作降糖和降血压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活性成分含量有关。评价桑叶提取物不同生物活性,包括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抗α-淀粉酶活性。方法:采用SPE(固相萃取技术)将多酚粗提液分离纯化为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三个组分,采用HPLC-PDA和HPLC-ESI/MS2对桑叶中的多酚物质进行系统地定性和定量。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三种方法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福林酚法、pH差异法和比色法测定桑叶提取物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含量。结果:桑叶中共鉴定出6种花色苷、42种非花色苷多酚,其中,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和原花青素衍生物含量很高;桑叶中总酚、总花色苷和总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4.09 mg GAE/g DW、0.17 mg C3G/g DW和17.24 μg PA2/g DW;多酚粗提液、花色苷、非花色苷多酚和水层对α-淀粉酶活性的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8.31、13.70、0.25和12.00 mg/mL,由此看出非花色苷多酚的抗α-淀粉酶活性最高。结论:桑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色苷显示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这些数据可以为蒙古桑叶用作功能食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