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为了探讨纱线的抗弯刚度对织物的手感和外观的影响,采用混和作用原理建立了混纺纱抗弯刚度的力学模型,并引入纤维在纱线中的转移指数,采用改进的电子式强力仪利用三点弯曲法对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纱的抗弯刚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模型适合于混纺纱抗弯刚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姜岩  姜丽  王善元 《纺织学报》2012,33(3):18-21
 长纤复丝经变形加工,其结构系统熵值增大,这一现象往往与长复丝系统抗弯刚度的变化伴随发生。采用悬臂梁方法测试变形纱抗弯刚度,采用EIB测量变形纱直径而后测算变形纱相对熵值,可对变形加工过程中线性体发生的熵变现象和抗弯刚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经测试,空气变形加工可使成纱相对熵值由0.3增加到1.45,紊乱度由1.28增加到4.25;再经异收缩多重变形相对熵值可增加到1.65,而紊乱度可增加到5.00左右。长丝片段紊乱度增加直接导致空气变形类纱线紊乱结构和缠结结构的形成与扩大,在宏观上呈现纱线抗弯刚度的迅速增大,从而进一步导致纱线手感变坏;多重变形有可能使已形成的纱线缠结结构得到调整,从而使纱线抗弯刚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纤维力学性能对自捻纱线自捻程度的影响,根据自捻形成过程的总应变能守恒推导出自捻捻回角和纤维抗弯刚度、扭转刚度的关系。结果分析表明:纤维抗弯刚度越大,自捻纱线的自捻捻回角越小;纤维扭转刚度越大,则自捻纱线的自捻捻回角越大;自捻捻回角的大小和纤维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之比成正比,即随着纤维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之比的增大,自捻捻回角增大,所加自捻捻回数增多。通过对苎麻、涤纶、腈纶、羊毛 4 种纤维所纺的自捻纱线的半周期捻回数进行测试,验证了上述关系并得出结论:羊毛和腈纶纺纱时所得自捻捻回数较多,较适合采用自捻纺纱方式进行纺纱;而涤纶和苎麻所加自捻捻回数较少,不太适合采用自捻纺纱方式开发纺织品。  相似文献   

4.
以往有关纱线或织物抗弯刚度的测量大都依据线型材料简单弯曲时的力值和挠度值来表征,但由于边界条件、测量方式或基本假设的影响,使这些方法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从纱线悬挂造型的形态出发,构建纱线弯曲造型的力学模型,并根据工程力学中抗弯刚度的定义来求取纱线抗弯刚度。模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易于测量,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纱线耐磨仪是测定各种纱线耐磨特性的专用仪器。它为控制和改进纱线上浆工艺,降低经纱断头率提供依据。并且为纱线机械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该仪器具有二十个测试工位,测试效率较高,并且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检测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过去按性质具有显著差别的纺织纤维相对来讲是不多的,对刚度注意也不够,在必要的情况下测定时经常采用主观的手感方法。而各种各样的人造与合成纤维常常是性质相接近,为了确定刚度就需要更精确、更客观的方法去评价它。因为对纺织材料来讲,抗弯刚度具有更大的意义,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仪器,是根据测量试样的挠度原则建立的。如确定人造丝的刚度,将纱线搁在两根杆子上,靠搁在纱线上的指针的下跌来弯曲纱线。刚度用指针与水平形成的倾斜角来表示(度数)。这种方法的缺点为纱线挠度不单取决于一个纱线刚度,而且还取决于纱线同杆子的摩擦。因此读数所表示的是这些因素作用的总和而不是单一的刚度。以后去  相似文献   

7.
理论探讨织物的弯曲特性,特别是抗弯刚度的测定值,是纱线和织物两者的函数。当织成很紧密的结构时,挠性纱线也会产生很硬挺的织物。本文讨论将集中在稀松织物。传统织物显示出各向异性的弯曲特性,其主轴线与纱线方向一致。Peirce论述抗弯刚度是由主  相似文献   

8.
空气变形纱的抗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气变形纱线抗弯刚度过高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其在日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限制问题,利用悬臂梁法测量经典纱线、空气变形纱及异收缩丝空气变形纱的抗弯刚度值.结果显示,空气变形纱比同规格棉、毛纤维环锭纱的抗弯刚度高出2倍以上.空气变形纱加工成形过程中通过纤维空间排列秩序性变化形成的缠结结构是其抗弯性能的结构根据...  相似文献   

9.
纱线弯曲刚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测试纱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着重提出采用改进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法 ,测量毛涤混纺纱的最大弯曲强力等参数 ,来求得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纱线弯曲刚度与纱线混纺比、捻幅与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测试纱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提出采用改进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法,测量毛涤混纺纱的最大弯曲强力等参数,来求得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纱线弯刚度与纱线混纺比、捻幅与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纱线的弯曲性能是织物刚度手感的主要决定因素.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测试纱线弯曲刚度的方法,采用KES-FB-AUTO-A测试系统对超细羊毛纯毛纱线的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距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建立了其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挂质量块来给被测构件施加弯矩测量相应变形是目前结构件抗弯刚度测试的主要方法,针对其测量精度不高、无法实现自动测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抗弯刚度测试方法。基于抗弯刚度计算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计算转角变形的方法,解决作用力臂精确计算问题。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测试方案,不仅能提高被测件的抗弯刚度测试精度,而且实验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实现了自动化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进行了测试,得出了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与总紧度线性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对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进行了测试,得出了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与总紧度线性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对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度刚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紧度与抗弯刚度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得出了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与总紧度线性发方程式。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国外各种新型纤维、纱线和织物的测试技术与仪器设备,并指出纺织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纺织测试仪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纺织科技水平的进步,测试仪器出现的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标")顺利通过了由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组织的校准实验室扩项评审工作,并取得了校准实验室资质。校准能力范围涵盖纤维、纱线和纺织服装领域相关设备,包括:纤维类测试仪器、纱线类测试仪器、纺织服用类测试仪器、染整类测试仪器、纺织通用类测试仪器和产业用纺织品类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18.
余芳  刘成霞 《纺织学报》2019,40(8):35-39
针对现有织物弯曲性测试需要用多块试样才能得到多个测试结果的现状,提出一种既简便又节约面料的预测毛织物弯曲性的方法蝴蝶结法。详细阐述了用蝴蝶结法测试织物弯曲性的实施步骤及采用的表征参数:蝴蝶结面积、宽度、高度和角度。以18块毛织物为研究对象,用新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中的4个参数与毛织物的抗弯刚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越硬挺的毛织物形成的蝴蝶结角度、宽度和面积越大,高度越小,其中蝴蝶结面积与抗弯刚度的相关性最高;用蝴蝶结法建立的蝴蝶结面积与织物抗弯刚度的关系式可预测毛织物的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磅真丝绸的抗弯刚度进行了测试,得出了重磅真丝听抗弯刚度与总紧度线性回归方程式为更好地生产重磅织物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纬编针织物脱散的原因,并利用力学原理定性分析了纱线的摩擦系数、抗弯刚度及包括线圈形状、织物组织在内的织物结构对纬编织物脱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