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中含有大量难以浮升和聚并的微米和亚微米尺度油滴,造成该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沉降和过滤除油效果差,过滤后回注采出水含油量严重超标。为解决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油困难的问题,研制了可促进小油滴与大油滴之间聚并的非离子型油水分离剂SP1013。通过在北二西试验区地面回掺热水中投加SP1013,在集油管道中利用SP1013的聚并作用和流场中的油滴碰撞机会实现大油滴对小油滴的捕获和兼并,在保障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效果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采出水的油水分离特性。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相表活剂含量为56~60mg/L、聚合物含量为1168~1264mg/L、pH值为8.2~8.6,按试验区产液量计的油水分离剂SP1013加药量为70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回注采出水含油量可降低到20mg/L的含聚合物采出水回注高渗透率油藏的含油量控制指标以下。  相似文献   

2.
以大庆油田北一区二排区块现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究了采出液含水率和离心泵中的高剪切流场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驱油剂产出高峰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最主要特征为含水率和驱油剂含量高,油水界面张力低,油水乳化程度高,在离心泵等高剪切湍流场内易发生二次乳化而油水分离难度显著增大.水包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难度随其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含水率大于等于93.7%的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单位体积内的油滴数量少,油滴间发生相互碰撞和接触的机会少,加上油滴在Marangoni效应作用下聚并缓慢,其在上浮进入三相分离器和游离水脱除器油水界面下方的油珠聚集体之前难以充分聚并,粒径过小,使得油珠聚并后被圈闭在油连续相中的水滴粒径过小,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原油乳状液中含有大量直径小于4μm的细小水滴,这些细小的水滴受Brown运动影响严重,沉降和聚并困难,造成驱油剂产出高峰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脱水达标困难.离心泵对含水率小于60%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总体上有显著的二次乳化作用,使其油水分离特性变差,而对含水率为77.3%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则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离心泵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机理为离心泵内存在高强度的湍流场,其中尺寸与分散相液滴相近的漩涡与液滴发生碰撞而使后者发生破裂,粒径变小,其影响程度随油水界面张力和分散相体积分数下降而增大.转油放水站外输液为含水率为60%~80%的O/W型乳状液时其后续脱水难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稳定性及其反相破乳剂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水研究了残留驱油剂含量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模拟采出水为介质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反相破乳剂FM - 3 ,FM - 3对北 1- 6 -P36井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4h除油率 93 5 %。  相似文献   

4.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水相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和油珠聚并困难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促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兼有油珠聚结和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剂Drows-1,根据Drows-1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破乳效果的特点,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剂的加药点设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之前,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解决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大庆油田试验区中心井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适用于高含量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DE1022。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加药量为200mg/L时,可使水相表面活性剂含量不大于500mg/L、聚合物含量不大于2100mg/L的采出液在40℃下经过40min静置沉降后的水相含油量不高于2334mg/L,油相含水率不高于2.8%。  相似文献   

6.
北三西污水试验站采用聚结器及组合装置除油,两级压力过滤,滤后水外输至北九注水。该工艺在处理三元驱污水过程中,对三元污水适应性较差,出水油和悬浮固体难以达标。为了提高三元驱污水处理效果,对该站除油器以及滤罐进行了改造,解决了除油器内置填料无法清洗以及滤罐滤料板结严重,滤料无法彻底清洗问题,同时采用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经二级过滤后出水油痕量,悬浮物在20mg/L以下,达到油田污水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前油田上三次采油方法主要有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但聚驱注入液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很高,对原油基本上没有增溶和乳化能力,因而该技术受到限制。三元复合驱由于注入大量碱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中去掉了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物的黏弹性,减弱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腐蚀结垢现象,保持超低界面张力的同时,驱油效果也能接近三元复合驱。但不同组分化学剂的混合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扩散和运移等性能特征差异较大,导致在油藏孔隙中驱油时的"色谱效应"和不理想的"协同效应",因此对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黏度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小、乳化程度高、难以分离的问题,研制了具有除油功能的除油剂D01001.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除油剂投加量、药剂强化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药剂反应后捕获时间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油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型处理试验装置的现场试验研究,小型处理试验装置出水含油平均为29.27 mg/L,可以满足大庆油田过滤设备要求的进水含油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试验,这是三次采油中提高采油率的又一新途径。三元复合驱替液是由碱、磺酸盐和聚丙烯酞胺复合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油机理在于提高油层的波及效率以及最终采出程度,因为三元复合体系在油层的渗流过程中,随着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油膜、油块、油滴被逐渐活化,开始聚合并流动,象“滚雪球”一样,逐渐形成油墙。同时随着宏观和微观波及体积的增加,.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表面活性剂所以能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由于它能降低原油与亲水泥浆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油层原油发生自乳化,:改变油一水溶液间的界面流变性,还可以调节岩石孔的润湿性,便于石油排出。有关文献报道,在苛性钠水溶液中加人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及聚合物可使原油采收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液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To elucidate the water transport mechanism through homogeneous membranes, water and water vapor permeation through crosslinked cellulose membranes, cellulose diacetate, and cellulose triacetate membranes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water flux increases with the degree of hydration; and as for cellulose membranes, the degree of hydration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degree of crosslinking. Activation energy of hydraulic permeability (Kw) is not equal to that of purely viscous flow, an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for all membranes. The free-volume concept relating the molar frictional coefficient to temperature and to degree of hydration explains reasonabl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hydraulic permeability and of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gives adequate values for the fractional free volume of the system. The critical volume V*, appearing in the Cohen-Turnbull expression betwee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free volume fraction,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size of the cluster of water molecules. The value of V* in the case of hydraulic permeability is larger than that for water vapor diffusion by several times. Furthermore, the value V*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degree of hydration for water permeation and water vapor diffusion.  相似文献   

14.
自来水及其水源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残留在自来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水源污染,配水管网及这些化合物质在氯消毒过程中的副产物,水源中检出频率较高的是壬基苯酚,双酚A、4-t-辛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乙基已基酯及来自人畜的雌酮,配水管网中的物质主要是作为塑料添加剂的壬基苯酚,双酚A等,在氯消毒过程中,双酚A及NP可以分解产生多种副产物,用酵母Two-hybrid法对这些副产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双酚A的副产物具有雌激素协同作用,而NP的副产物则具有雌激素拮抗作用,检测出我国某河流及自来水的内分泌干扰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受配水管网系统运行工况的复杂程度、建模方法的经验性及模型初始参数的不准确性等因素的影响,水质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过采取控制模型初始参数、延时模拟校核或多工况校验、进行模型脆弱性评价等措施可以建立水质预测风险"防火墙",为帮助供水企业更广泛地应用模型预测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质特性与水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情况下,水系统中的腐蚀和结垢现象与根据水的水质特性指数判断得到的结果相矛盾.在总结和研究水质多因素基础上提出的腐蚀因子和结垢因子,用于判断实际水的水质特性较传统的水质特性指数更准确,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用预聚体法制备出遇水膨胀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聚乙二醇用量和种类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及其在不同矿化度水中的吸水膨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聚乙二醇用量有利于提高聚氨酯的吸水膨胀倍率,但易降低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矿化度对聚乙二醇型聚氨酯的吸水膨胀倍率影响较吸水树脂复合型遇水膨胀橡胶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9.
反渗透工艺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产水率70%左右,会有大约占总进水量30%左右的浓水排放掉,这一点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严重污染了环境。现简要介绍对反渗透浓水采用反渗透技术和设备来进一步处理,可以使反渗透浓水的回收率达到80%~85%,回收水可以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焦化污水通过采用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用作循环水补充水,能节约新水,实现污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