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使用水煤浆作为再燃燃料在大型电站锅炉上的再燃脱硝效果和影响因素,在1台新建的670t/h的水煤浆锅炉上进行了再燃燃料量比在12.5%~25%、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a1在0.92~1.34、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a2在0.91~1.04之间变化的低NOx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了再燃燃料量比、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再燃区温度、烟气在再燃区停留时间和混合状况对脱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均等配风时锅炉的NOx排放量788mg/m3,水煤浆再燃能够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脱硝效果最高可以达到42.5%,说明大型电站锅炉上采用水煤浆再燃是一种有前景的脱硝方法,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再燃过量空气系数为0.95时的最佳再燃燃料比为16%,再燃燃料比为25%时,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最佳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91。  相似文献   

2.
再燃区水煤浆脱硝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了解水煤浆的再燃脱硝特性,于固定床反应器上,模拟再燃区反应环境,利用组成为O2=4%,CO2=16%,NOx= 400 mL/m3,平衡气Ar的模拟烟气,在反应温度900~1200℃,过量空气系数在0.7~1.1的范围内,研究了水煤浆的再燃脱硝表现和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水煤浆的再燃脱硝能力是煤粉和水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脱硝效果与成浆煤种相关,随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减弱,与再燃区温度成正比,与成浆煤粉粒径和煤浆浓度成反比。试验获得的最高水煤浆脱硝率为64%。优良的脱硝特性揭示水煤浆是一种优质的再燃燃料,具有广阔的再燃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携带流反应器研究再燃燃料种类(稻秆、麦秆、棉花秆、稻壳、麦秆焦)、再燃燃料比Rff、再燃区反应温度t2、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α2、再燃燃料粒径dp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分析了麦秆焦异相还原NO对总脱硝效率的贡献。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中棉花秆脱硝效果最好,麦秆次之,稻壳和稻秆较差;在相同α2下,t2=900~1100℃内,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随着t2的提高而增加;对于粒径小于425μm生物质再燃燃料,其再燃脱硝效率随粒径减小略有增加;随着α2的降低和Rff的提高,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α2=0.7~0.8,Rff=20%~25%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各种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均在50%以上;在Rff=10%~26%,麦秆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在59%~68%,且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沉降炉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再燃可以获得70%左右的脱硝效率。在137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棉秆、麦秆、梧桐木和松木的再燃脱硝效率均有提高。为保证较高的脱硝效率,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再燃比以及停留时间应分别为0.6~0.8、20%和0.7 s左右。同时,燃料粒径对脱硝效率影响不明显。而随着NO初始浓度的增加,脱硝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煤浆再燃降低锅炉NOx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锅炉采用水煤浆再燃技术时的整体NOx控制效果和影响因素,利用神华煤,在0.25 MW沉降炉上,分别以煤粉和水煤浆为再燃燃料,进行了再燃NOx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水煤浆再燃时的脱硝效果优于煤粉;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再燃比有利于锅炉整体再燃脱硝;锅炉主燃区宜采用氧化性氛围,此时该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与脱硝效果呈现二次曲线关系;水煤浆再燃脱硝率与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成反比。实验证实,水煤浆是一种较优的再燃燃料,可被广泛应用,以实现对工业炉NOx排放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煤气再燃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低污染燃烧方式得到广泛的使用。该文利用化学动力学模型对2种典型含氨煤气的脱硝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发现,再燃停留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再燃脱硝的效果,再燃停留时间应该大于1s才能取得较好的脱硝效果。同时,再燃温度越高,反应越迅速,脱硝效果越好。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降低对脱硝也有好处。煤气中的氨成分对煤气脱硝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和再燃比例的增加,促进效果增强。含烃煤气与非烃煤气的再燃特性有很显著的差异,进行低NOx燃烧方式设计的时候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7.
煤粉再燃过程再燃煤比脱硝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煤粉再燃过程,定义单位质量再燃煤粉还原NO量为比脱硝量。在煤粉携带炉上进行再燃实验。对不同工况下NO还原效率与比脱硝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O2浓度、再燃燃料比与煤粉细度对比脱硝量的影响规律。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NO还原效率高并不意味比脱硝量高;NO还原效率随O2浓度降低和再燃燃料比增加而单调增加,但比脱硝量变化规律相对复杂。不同细度煤粉达到最高比脱硝量的工况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为0.3~0.65的范围为高比脱硝量区。煤粉粒径减小、反应时间增加导致NO还原效率与比脱硝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超细煤粉再燃的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4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脱氮效率高而运行费用低,是最行之有效的低NOx燃烧技术之一。通过模拟计算与试验方法,对一维热态煤粉炉内煤粉再燃,再燃区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再燃燃料喷射速度和再燃燃料粒度对NOx还原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再燃区温度为1200℃:最佳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9左右;再燃燃料喷射速度越高,NOx还原率越高;再燃燃料越细,对NOx的还原作用越强,最佳再燃燃料粒度为20μm。与常规煤粉再燃相比,以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不仅对燃烧效率影响较小,而且对NOx的还原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再燃是控制燃煤电站氮氧化物排放的先进技术。对天然气再燃还原NO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发现脱硝效率随着天然气/NO摩尔比以及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再燃区存在最佳过量空气系数,α在0.8左右时脱硝效率最高;延长再燃区停留时间有利于降低NO的排放,但超过1.53s后,继续增加停留时间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煤粉再燃过程中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台410t/h煤粉锅炉设计了再燃实施方案,提出煤粉颗粒群变氧浓度燃尽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再燃燃料比例、配风情况、再燃煤粉细度对煤粉炉内燃烧过程和飞灰含碳量的作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燃实施方案设计合理,与现运行相比飞灰含碳量增加1.04%。为保证煤粉的燃尽度,燃尽区高度应大于7m,为煤粉提供大于1s的燃烧时间。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和再燃燃料比例在小范围内变化虽然影响到颗粒的燃烧放热过程,但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不大。飞灰含碳量随燃尽区过量空气减少呈非线性显著增加,随再燃煤粉细度增加呈指数函数关系减少。再燃粉越细,飞灰含碳量随细度增加而降低越慢。  相似文献   

11.
再燃过程再燃煤粉燃料C释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再燃煤粉中C是重要的NO还原剂,也是煤中主要可燃质,其释放特性是影响NO还原效率及再燃煤粉燃尽的关键因素。在携带炉煤粉再燃试验过程中采集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煤焦样,对采集样品的元素构成进行了测定。对不同煤粉细度、再燃燃料比和再燃区氧量下再燃煤粉燃料C的释放规律进行了分析;以燃料H作为挥发分的示踪物,对挥发分C与煤焦C的释放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燃料C释放与NO还原效率间的关系。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2s以前,挥发分的释放与煤焦的氧化和气化是同步进行的,因而挥发分C的释放与煤焦C的释放也是同步进行的;0.4s时,挥发分释放完全,以后,燃料C主要以煤焦C的形式释放;再燃燃料比与氧量的改变主要影响0.2s后煤焦C的释放;煤粉细度对挥发分C与煤焦C的释放均有影响,对于一定量的煤粉,其煤焦的氧化与气化速率与煤粉粒径的平方成反比关系,细化再燃煤粉,不仅有利于煤粉的燃尽,还有利于提高NO的还原效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细煤粉再燃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采用超细煤粉再燃,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是将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解决常规粒度煤粉再燃未完全燃烧损失较大、氮氧化物还原率低的问题。该技术符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介绍再燃低氧化物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该技术工程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煤粉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煤粉再燃降低NOx的排放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影响还原NO效果的各种因素,得出不同煤种还原NO的能力是不同的,挥发分高的烟煤、褐煤还原NO效果比贫煤、无烟煤好。对于同种煤种来说,要取得好的再燃效果,必须保持较低的过量空气系数、较高的再燃区温度、较小的煤粉粒径和合适的再燃燃料量。  相似文献   

14.
再燃过程再燃煤粉燃料N释放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再燃煤粉燃料N的释放特性是影响再燃过程中NO还原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携带炉煤粉再燃试验过程中采集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经历不同反应时间的煤焦样,对其元素构成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煤粉细度、再燃燃料比和再燃区氧量下再燃煤粉燃料N的释放规律,研究了燃料N释放与NO还原效率间的关系,并对N、H、O等元素的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再燃煤粉燃料N的释放对NO还原效率的影响规律也不相同,减小再燃煤粉粒径可促进燃料N迅速释放,有利于提高NO还原效率;降低再燃燃料比或提高再燃区氧量也可促进燃料N迅速释放,但会导致NO还原效率下降;再燃区初始氧量小于4%时,氧量改变对燃料N的释放速率影响显著。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燃料N的释放速率比燃料H和燃料O的释放速率小。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再燃烧降低NO_x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用管式炉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NOx生成模型,对管式锅炉内的流场情况、管式锅炉内的NOx的浓度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计算表明,提高再然区温度有利于NOx的还原,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越有利于NOx的还原,再燃天然气数量的增加可降低NOx浓度的排放,同时再燃天然气的比例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再增加天然气数量后对还原NOx的影响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