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ultisim在"电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若琼 《电子科技》2011,24(2):124-126
针对非电专业<电工技术>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Multisim仿真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并避免大班授课全翻转课堂教学占用学时过多的难题,本课程重塑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增加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授课过程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实现“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的贯穿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将Multisim软件和“雷实验”工具引入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并结合课程要求对理实一体化教室、课程内容、配套教材、多媒体课件、师资队伍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最后给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综合改革方案,即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环节之后增设综合实验环节,并引入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电路模拟仿真。改革后的“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有效地融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两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并实现了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环节的良好过渡。  相似文献   

5.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力、热、光、机、电、计算机等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和渗透,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不解决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基础理论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满足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1987年国家教委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过去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学”课程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分为“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电工技术(电工学Ⅱ)”及“电路和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并颁发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属于电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较大。为降低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难度,在教学及实验过程中引入了Multisim10软件。通过使用Multisim10可以使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不再抽象,实验过程中,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很好地推动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更加容易,也能使学生学习轻松。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为例,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在仿真的同时,不仅继续学习理解了模拟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也熟练掌握了Multisim10的使用方法,更展现了软件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并避免大班授课全翻转课堂教学占用学时过多的难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塑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增加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授课过程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实现"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的贯穿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将Multisim软件和"雷实验"工具引入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电工学是技工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公式定理学习困难较大的情况,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理论教学中,利用EDA软件Multisim9配合实现了课堂上的仿真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李若琼 《电子与封装》2010,10(12):41-43
文章针对《电路分析》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比较抽象的特点,以及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Multisim仿真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Multisim仿真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仿真演示,使课堂教学和仿真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帮助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华  郭霞  田超 《电子测试》2013,(20):170-171
电类专业课程的仿真实验种类繁多,通常各门课程仿真实验选择的软件都不相同。因此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花时间学习不同的软件,实验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改革软件仿真实验,在多门电类专业课程实验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三门电类课程实验的仿真实例,说明Multisim软件在电类课程中易于操作,适用广泛。实际教学中,用该软件替代多门其他软件,可达到提高实验效率,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以往课程相关的实验多基于试验箱进行设计,不利于学生理解电路,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本实验以波形发生和转换电路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Multisim和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与洞洞板模拟布线设计,最后利用洞洞板焊接制作电路。教学实践表明,本实验方案可行,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电子世界》2018,(5):17-18
设计了一个面向电类专业学生的“智能充电器设计”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带有自动过流、过压保护等功能。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宗旨,通过“讨论交流式”过程考核和“学生+教师”结果考核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厌理论,喜实践”的特点,结合我院多年来从事“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改革探索,综合了“多维学习法”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改变传统教学的缺陷,结合项目,既锻炼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又学习了理论知识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高等教育院校改革发展,推动育人模式创新,对“电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开展层次化教学实践设计、制定全程化教学考核方案,构建了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并开展课堂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员对知识的探索研究兴趣,提升了教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教学反馈结果表明该改革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电工技术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构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场所和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了考核模式,并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Multisim2001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线路的仿真实验平台和电子系统的仿真设计工具。Multisim2001为电类专业的学习、教学、研究及开发提对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利用Multisim2001的仿真仪器或Multisim2001仿真分析方法对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仿真测试。Multisim2001提供了18种基本仿真分析方法,分别 [幅度刻度形式(Y轴刻度)]为Logarithmic(对数刻度)。参数设是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 置如图2所示。分析、失真分析、直流扫…  相似文献   

17.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文章本着与当前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际状况,阐述了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模式的研究。在课程教学中,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线上学习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完善课程学习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使课程考核更透明、更科学。  相似文献   

19.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本科生以实践为主的设计性课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驱动下,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研究。通过“反激变换器设计”课程实例,介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优化、实践平台设计与持续改进措施等,展示教学成果, 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增强了工程创新、团队合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高效达成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20.
“电工基础”是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讲解,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予以培养,多管齐下对学生综合培育,让学生可以在“电工基础”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此,可以在教学中对Multisim软件进行运用,在课堂上辅助教学。文章便首先对Multisim软件的教学运用价值和要点展开阐述,然后分析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能够给“电工基础”课程教师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