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该文首先提出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路的概念,然后,探讨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路在总体景观设计和细部景观设计方面(桥梁、隧道、植被和丛林道、服务设施和设施小品)的理念和特点。通过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路的景观设计,在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保护与道路合理利用的关系;挖掘地域乡土植被进行绿化以体现自然保护的意义;提升游览、休憩、食宿、交通需求的合理设施功能以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承照 《中国园林》2003,19(12):41-46
《国家公园游憩设计》从人地关系设计的角度,系统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百年来发展的成就、特色和风格,从公园设施类型与体系、设计原则、乡土设施风格的创造、指示系统的创意、历史保护与重建、截流造湖的争议、营地发展与规划、特许设施等8个方面,探讨了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监测对于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期,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以近20年来发展迅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从监测内容框架与指标、数据管理与转化、组织和保障3个方面梳理在各自资源与管理背景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的基本特点,并提取出面向规划管理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的16个基本要点,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位置和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从生态安全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村民,试点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环境资源保护。因此,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任务是处理好当地农牧民全面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本质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利用系统思维将乡村景观分为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及乡土社会,并反思试点区乡村景观建设内容;提出乡村景观营造手段,整合乡村发展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各项目标,构建草原综合体概念,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支持,为试点区乡村复兴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已进入新时期,国家公园体制作为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形式,其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日渐凸显。由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起步较晚,在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方法方面有待整合与深化,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文章通过对美国红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规划过程与规划内容进行实证研究,从科学研究依据、法律法规基础、规划管理政策和规划制定过程4个方面论述其规划体系的特点,并提出了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方法,可为中国国家公园的规划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包含丰富的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和地区健康的影响深远,并赋予人类美丽景观,但目前人们对这些资源的重视远远不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唐纳德.墨菲应邀在杭州西湖公园发表演说,介绍了美国现今在国家公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上所作的努力,建议世界各国重视国家公园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11)
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美国在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已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被世界各国广泛学习和借鉴。文章在梳理美国国家公园总体管理规划的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采用的理论模型,阐述了规划的核心内容及关键技术,并基于我国国情,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发展趋势、价值取向、规划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推行国家公园运动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决定,将国家公园的建设提升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3类现行的国家级风景资源的管理体系,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并针对我国国情,分析现行国家级风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原因。然后对比美国、德国、日本的国家公园体系,借鉴其在管理体制、法律体系以及经营模式方面的经验。最后提出对中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构架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 从1832年Geoge Catlin首先提出"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的概念、1872年世界成早的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至今,国家公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多的积累,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区域生态系统与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国家公园的概念在经历了最初朴素的精英思想的阶段、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包含了自然保护区、历史地段、风景路、休闲游憩地等综合内容的"国家公园体系"(尤以美国为代表).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国家或某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更是一个成长中的概念1".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科学问题,从生物共生、社会共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文明时期和谐共生的内涵不同。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三层含义:生命共生、文化共生、区域共生,即人与野生动植物和睦共处,民居建筑及各类游憩、管理、保护设施建筑从选址到形态风格均应尊重地方历史、传承风景文化、保护乡土生态。国家公园生态服务流与生态产品价值流必须惠及地方居民、驱动区域发展,区域城镇与社区需要积极支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形成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可持续机制。按照帕森斯AGIL模型理论,能力提升、社会协同、保护文化等是国家公园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由此提出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个机制:持续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一体化机制、国家公园社区的多重发展机制、动态即时的监测反馈机制;及4个途径:高效的管理体制、精明的保护政策、科学的管理规划、严格的保护监管处罚。  相似文献   

11.
陈战是  孙铁  陈妍 《风景园林》2019,26(11):71-74
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的当下,探讨国家公园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敏感而有必要。在梳理美国国家公园道路系统发展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其在前期论证、建设理念以及多部门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就如何统筹交通游赏需求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做了有益的探讨,对中国未来国家公园的发展建设乃至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具有完备成熟的规划设计方案和理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建设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从环境教育的规划与管理2个层面剖析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教育主题分类、多样的环境教育及解说的方案、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公众参与度和完成度较高的志愿者计划和合作组织、发展完备的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红杉树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最为欠缺和需要提高的协调性、联系度、全民公益性、互动性、增益性和契合度等多角度深入挖掘,总结出中国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中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启示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中国荒野存量丰富,为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他国土空间创建一个关于荒野的视角与适应性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加强科学研究和土地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自然美景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方法/过程】重点回顾了加拿大和美国国家公园中荒野适应性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初,自加拿大和美国开始,作为自然保护地概念的荒野在国家公园概念之后得以发展。北美有100年历史的荒野保护也随着理念、环境、冲突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规划与管理调整。【结果/结论】在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公园中,荒野地通常占公园总面积的95%以上。国家公园与荒野的关系取决于特定保护地中不同的保护目的和重点。无论荒野地是否被定义为国家公园的核心部分或独立的保护区,荒野的保护价值和质量被作为关键因素予以关注,或者以相应方式和原则得到管理。对拥有类似丰富荒野资源的中国提出4点建议:1)将荒野价值主流化并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目标等方面;2)加强全国荒野普查与清单建设,确立中国荒野分类和认定标准;3)通过确定特定荒野属性与价值,对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进行科学与动态调整;4)借鉴国际荒野管理指南与实践,制定中国荒野地适应性管理技术指导指南,提出对热门国家公园在最初就做好旅游发展与荒野游憩之间的平衡规划,将原住民纳入共治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不仅在于其具有系统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还有其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能灵活应对社会环境持续变化所带来的不可预测危机的预防性和适应性,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管理体制最大的优点。100年来,NPS不断从管理实践中吸取经验,结合权威的科学研究成果,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资源管理体制模式。从NPS管理体制的百年发展史中着重梳理和总结NPS资源管理决策制定和体制构建的科学方法,旨在为中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姚雪艳 《园林》2003,(8):6-7
与规模较小的人造城市公园相比,美国的国家公园展现了各种各样以大地景观为尺度特征的、环境质朴天成的自然奇景,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对于原生自然景观的崇敬和赞美。美国最早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Park)确定于1872年3月1日,而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也自此开始,其管理机构——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为美国内政部所属。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不仅涵盖国内景色至为壮观、奇特的地区,还包括大量具有历史、科学或游憩观赏价值的景点。由于有关黄石、Yosemite、大峡谷等国家公园的介绍已屡见不鲜,这里,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另一些别具风格的美国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系统保护和游憩发展的矛盾始终存在于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游憩管理将游憩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公众游憩需求之间的平衡。国外户外游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在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本文从游憩资源管理、游客管理、游憩服务管理三大方面对游憩管理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并吸取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探讨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并提出管理策略,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分区规划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智聪  彭琳 《风景园林》2020,27(6):73-80
分区规划是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处理国家公园资源保护、社区管理和访客管理等各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保护管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要梳理分区规划发展脉络,总结分区的多学科缘起,以及在世界国家公园与保护地领域和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应用与发展;在分析美国、德国、新西兰和日本现行国家公园分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国际上国家公园分区规划呈现出分区目标综合、分区政策细致、分区技术科学、分区决策机制灵活等特征与发展趋势,对中国国家公园分区规划提出确定目标体系、进行价值研判、确定保护和利用强度,从而形成分区的技术路径,并强调行政管理的简化诉求与技术方法的精细趋势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2017年随着《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出台,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逐渐步入正轨。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且生态环境脆弱,正在建立的国家公园极易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且我国关于国家公园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较少。美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较为完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有较为深入的探索。通过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法,以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和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国家公园为例,分析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与经验,并从气候监测、国家公园管理、适应性规划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公园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建议,使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钟旭东 《城市建筑》2013,(14):206-207
本文结合海西城镇开发、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在海西城镇建设中传承闽台乡土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将乡土景观设计理念引入到闽侯青口镇景观规划的设计中,为建设特色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备受关注的景观项目大都集中在城市景观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的开发建设较少,乡村景观的理论也有待完善。当前,为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积极发展乡土景观,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乡土景观"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景观内涵的能力、对景观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乡土景观设计是以乡村为基础展开思考和创新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方向,结合当前乡村发展趋势,亲力亲为,才能获得对乡土景观及时、全面、可靠的理解。文章以新农村景观设计为基点,分析"乡土景观"概念在将来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方面为实际乡土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广大乡土景观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