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四化  何鸿君 《计算机工程》2006,32(23):171-173
在基于BLP模型的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其主体的安全标记与访问权限分别继承自登录用户的安全标记与访问权限,使得主体的资源访问能力过大,破坏了最小权限原则,使恶意进程能够进行大范围的信息窃取与破坏。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意愿的改进BLP模型IB_BLP模型,要求主体对于具有访问授权要求的客体的访问,必须遵循用户的操作意愿,使主体的权限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BLP模型主体敏感标记动态调整方案及其正确性证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个增强的强制存取控制模型,并进行了安全性证明,该模型对传统BLP模型的主体敏感标记标志进行了扩充,将读写敏感标记分开为分离的权限区间.实际运行时.主体根据客体的敏感标记和主体的历史访问过程.根据一定的策略在读写区间内分别动态调整改变主体的当前读、写敏感标记.该改进方案可以提高BLP模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BLP模型存在完整性保护缺失、可信主体定义不明确和未考虑平台环境因素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信等级的BLP改进模型TL-BLP。该模型引入主客体和平台的可信等级,并对BLP模型安全特性、主客体的敏感标记和状态转移规则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信度的动态度量,保证访问操作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对BLP模型“下读上写”的限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TL-BLP在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基础上,能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实现基于可信度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4.
鉴于经典工作流安全模型中存在的认证简单,权限授予不灵活,无审计安全等缺陷,在对PKI/PMI理论和工作流安全需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经典工作流安全模型进行安全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PKI/PMI的工作流安全模型。该模型使用基于PKI的强因子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使用基于PMI的T&RBAC(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进行权限管理;使用数字签名和时间戳保证不可否认性和存在性,满足审计安全的需求。实践结果表明,该工作流安全模型有效的提高了经典工作流安全模型的安全性和灵活性,解决了工作流中传输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安全问题,并减少了非授权操作和越权操作等权限管理漏洞。  相似文献   

5.
卢小亮  郁滨 《计算机工程》2010,36(4):134-137
针对BLP模型存在“向上写”规则破坏数据完整性、主体分配权限过大及客体安全等级不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用户许可的多级安全策略模型。该模型利用可信度标识对主体写操作进行完整性保护,通过用户许可标识解决BLP模型和可信度标识存在的主体分配权限过大问题,结合系统管理员仲裁机制对修改的客体安全等级进行动态调整。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BLP模型和RBAC模型及其相关衍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改进模型主要有4个重要特点:(1)实施完整性控制,保证信息流上写安全性;(2)限定可信主体,赋予其余主体有限特权;(3)实施RBAC模型,分配角色和权限;(4)引入审计机制,提供策略监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完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端到端认证协议只认证平台身份,缺乏对平台可信性的验证,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ETAAP(End-to-end Trust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协议的首轮交互中实现了可信平台真实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IMC/IMV交互完成对平台完整性验证和平台安全属性的可信性评估,并采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协议是安全的。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可实现基于完整性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  相似文献   

8.
李大明  曹万华  张焕 《计算机科学》2012,39(12):290-294
仅提供了自主访问控制级安全防护能力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受到用户广泛关注,而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强制访问控制能够有效实现操作系统安全加固。访问控制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是成功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关键。针对安全项目的需要,分析了结合经典访问控制模型BLP与Biba的优势,提出了依据进程可信度动态调整的可变标签访问控制策略,解决了因I3工尹与Biba模型的简单叠加而导致的系统可用性问题,最终实现了对进程访问行为进行控制的简单原型系统。实验表明,可变标签访问控制策略的引入在对操作系统安全加固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实用动态完整性保护模型的形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完整性保护模型提出到现在,其成熟度远不如机密性模型.究其原因,完整级划分以及模型实用性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完整性模型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几种现有完整性保护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型的动态完整性保护模型(dynamic integrity protection model,DMIP).它面向Linux系统,解决了完整性级别划分困难以及现有完整性模型可用性不强的问题.针对来自网络的攻击以及本地恶意代码破坏系统完整性等问题给出了保护策略.从与Linux系统及系统中已有的应用程序的兼容性角度出发,DMIP做到了无代价兼容.给出了DMIP模型的不变式和约束,针对模型进行了安全定理的形式化证明,保证了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多级安全模型在访问过程中缺乏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不足,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对使用控制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保密性和完整性两者兼顾的多级安全模型。改进模型将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并运用完整性验证策略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方便安全管理员根据管理需要,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关于桥梁结构损坏状态评估专家系统,在讨论状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损坏状态评估因素关系树的建立及各因素状态的模糊表达式等,最后以桥面诊断过程为例介绍系统的构成及诊断流程图,知识表达方式,系统推理过程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张锐 《自动化应用》2014,(12):113-114
对国网宁夏电力检修公司宁安运维站近2年来一次设备喷涂PRTV用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各类一次设备按照标准要求喷涂PRTV时的用量估算值,并针对现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The structure of a complex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work of production of technological type is considered. Features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indexes of work of production entering a complex and an error of their estimate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浮球式煤浆液位传感装置。该装置利用浮球随着煤浆液位的变化而带动连杆作上下运动,通过机械装置将液位的变化转变成角位移传感器的轴的角度变化,分析角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可得到煤泥液位信息。经测试该传感装置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新型煤泥浮选机液位传感装置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可以在选煤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