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改善粉煤灰的表面性能,扩大应用领域,用Ca(OH)2-H2O-CO2系统,利用化学沉积方法实现了粉煤灰颗粒的表面包覆;以改性粉煤灰为填料改性PP,测定其屈服强度与断裂强度的变化。以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改性工艺与材料性能的参数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对粉煤灰改性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且得知,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碱性化学镀方法制备镍包覆钛复合细粉,利用XRD,SEM,EDS和吸气性能测试台对样品的相结构、表面形貌、表面成分和吸气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镍层以结晶态包覆于Ti表面,镀层均匀,镀层中的Ni对H2具有催化解离作用,促进了Ti的吸氢速率,在较低温度450℃激活时,镍包覆钛复合细粉的吸氢性能较纯Ti粉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在TiO2表面包覆水合SiO2膜。利用SEM、FT-IR、EDS及TEM等测试方法对TiO2包硅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包覆过程的温度、pH值、硅包覆量等对包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SiO2包覆膜与TiO2表面具有Ti-O-Si键,形成化学键合。控制硅包膜条件为pH=10、硅添加量3%、陈化时间为3h及温度为80℃时,TiO2表面水合SiO2包覆膜致密、均匀、表面光洁,随着包膜温度的升高膜的致密性和光滑度提高,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包覆膜的厚度约为3nm,与理论计算膜厚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沉淀法在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了一层Co(OH)2,对包覆后球形氢氧化镍进行SEM、松装密度、比容量、EDS分析,发现表面包覆量及反应体系pH值对包覆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反应中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可获得表面Co(OH)2包覆均匀、比容量高的覆钴球形氢氧化镍。  相似文献   

5.
从包覆成膜时热力学所决定的包膜量以及工艺本身引入的盐分对包膜量的影响出发,分别探讨了TiO2表面包覆致密SiO2膜的最小包膜量与最大包膜量;同时进行TiO2表面包覆不同量SiO2时实验样品的酸溶性、吸油量、消色力、白度等性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TiO2表面包覆致密SiO2适宜的包膜量.  相似文献   

6.
超细粉体材料表面包覆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细粉体具有常规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异性能,在生物制药、光学检测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稳定性低、易发生团聚和难于分散,需要对超细粉体进行适当的表面包覆处理以改善颗粒的表面特性和提高其分散性能,才能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该文首先综述了库仑静电引力相互吸引等无机超细粉体的表面包覆机理及包覆原则,接着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超细粉体材料常用的表面包覆技术,包括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及其他新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指出喷雾热分解法结合了气相法和液相法的优点,在超细粉体材料表面包覆方面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化法工艺生产的钛白粉浆料作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水合氧化铝,对包覆陈化的pH、温度、转速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包覆水合氧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陈化pH为9,陈化时间为90 min,陈化温度为70℃,搅拌转速为150 r/min。并对未包覆与优化工艺条件的样品进行TEM、颜料性能、和包覆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包覆的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薄膜能够改善钛白粉的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辅助溶液法在尖晶石LiMn2O4表面包覆TiO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技术分析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O2包覆LiMn2O4与LiMn2O4具有相似的X射线衍射结果,衍射峰尖锐,样品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团聚.室温下0.2C充放电时,表面包覆1%TiO2的LiMn2O4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3.51 mAh·g-1,略低于未包覆LiMn2O4的124.02 mAh·g-1,但在2C和4C高倍率时,表面包覆1%TiO2的LiMn2O4比容量分别为105.54和80.73 mAh·g-1,远高于未包覆的79.76和66.37 mAh·g -1.室温及55℃下以0.2C倍率循环50后,表面包覆1% TiO2的LiMn2O4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69%和87.36%,远高于未包覆LiMn2O4的86.58%和78.02%.室温下以1C倍率循环100次后,表面包覆1% TiO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LiMn2O4高出3.75%.表面包覆TiO2后LiMn2O4的循环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二氧化钛颗粒无机表面处理的作用、过程、方法、理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阐述了硅、铝、锆包覆二氧化钛的原理,包覆工艺条件及其理论分析,展望了今后二氧化钛无机表面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苯并三氮唑(BTA)、六次四甲基铵(HMT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镍粉进行表面包覆,以降低其氧含量和改善粉末的分散性。研究用BTA作为包覆剂时,其质量分数、pH值、温度等对镍粉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包覆剂溶液中BTA的质量分数为0.5%、温度为30℃、pH=3的条件下包覆后,镍粉氧含量(质量分数)由0.62%降至0.25%,达到同类先进标准(0.3%);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对镍粉进行表征发现:镍粉与BTA唑环上不饱和氮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配合物附着在镍颗粒表面,阻止镍粉氧化,从而降低氧含量。同时,分别用HMTA以及BTA+PVP作为包覆剂对镍粉进行包覆,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紫外吸光度测定等对包覆后的镍粉分散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TA与PVP20000配合使用时,镍粉的分散性明显提高,粉末平均粒度由包覆前的2.28μm减小到1.03μm,透过率由0.492降至0.243。  相似文献   

11.
斯特莱特系合金的复合喷镀法日本工业技术院机械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有效利用减压等离子体喷镀法与激光喷镀法的优点的激光等离子体混合喷镀法,山阳特殊钢等公司使用此法,使在斯特莱特系合金表面形成的包覆膜的耐磨性提高20倍。作为对材料表面进行包覆所使用的等离了...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包覆是改善其性能的有效方法。锂钴氧和锂锰氧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后的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下的循环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LiFePO4来讲,表面包覆主要是解决这类正极材料导电性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材料表面包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作者对将来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氯化法钛白粉的包覆种类,利用偏铝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对氯化法钛白粉进行包覆处理,考察p H对包覆产品吸油量的影响,并对包覆膜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对铝包覆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 H越大,氢离子浓度越低,包覆物能在二氧化钛表面优先异相成核,包覆均匀,吸油量小;氢氧化铝在不同的p H范围内结晶物相不同,酸性条件下吸油量较高;p H=8~10时,包覆层主要为勃姆石或假勃姆石,分散性好,吸油量较低;p H10,包覆层主要为拜耳石,比表面积大,导致最终产品吸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钛白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白色颜料,但由于自身晶格缺陷,长期暴露在紫外光下会催化其周围有机基质的自由基氧化分解,导致有机基质产生黄变、失光、粉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有机基质的使用性能,缩短了其使用寿命。钛白粉表面包覆能掩盖晶格缺陷,减少钛白粉的催化作用,并改善钛白粉在有机基质中的分散性,因此表面包覆改性对拓宽钛白粉的应用市场,开发性能优异的钛白粉产品至关重要。本文从表面处理的作用、机理、种类和方法等方面综述了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覆和有机包覆的相关研究,介绍了钛白粉在涂料、塑料、造纸和油墨行业的重要应用,并展望了钛白粉表面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采用“梯度共晶”-络合共沉积方法,在球形Ni(OH)2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Co(OH)2。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镶嵌Co(OH)2包覆层的球形Ni(OH)2具有良好的放电容量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倍率放电性能与包覆Co(OH)2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在0.8C充电/0.4C放电条件下,包覆层最佳含Co(OH)2量为0.8%;而在1C充放电、2C充电/1C放电和3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层含Co(OH)2量最佳范围为2%-3.6%。表面包覆价态稳定Co(OH)2是改善氢氧化镍电极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近日推出高密度球形氢氧化镍表面覆钴技术。据介绍 ,该技术系采用“控制结晶”工艺 ,在高密度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一层钴化合物 ,改善了球形氢氧化镍的导电性 ,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的能力。现已完成日产 10 0kg覆钴球形氢氧化镍的中试 ,正在进行年产80 0t的工业生产线的工程设计。在包覆工艺中采用了动态进料复合络合剂、直接氧化等新技术 ,使包覆层均匀、牢固。在包覆过程中还对包覆层的晶型、结晶度等进行了有效控制 ,使包覆层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17.
非均相沉淀法制备铜包覆纳米SiO2复合粉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非均相沉积法,利用Cu^+的歧化反应,在纳米SiO2表面沉积包覆一层Cu,制备铜包覆纳米SiO2复合粉体,并研究pH值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复合粉体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Cu包覆纳米SiO2复合颗粒分散均匀,粒径约200nm,粒内均匀分布着纳米SiO2颗粒,且被铜包覆隔离;在反应温度为50℃,pH=2~3条件下利于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粉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压氢还原法制备了Ni包SiC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氢分压、表面活性剂及包覆次数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且对该包覆粉末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50~160℃、氢分压为1.5~2.5MPa、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05g/L、搅拌速度为800r/min的条件下,包覆二次可以获得连续均匀的包覆层。包覆粉末在1 150℃左右会发生反应,生成Ni2Si和C。  相似文献   

19.
提高颜料铝粉表面SiO2包覆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首磊  胡亮  蔡晓兰 《云南冶金》2010,39(5):54-57,65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聚反应在颜料铝粉表面包覆一层SiO2薄膜。分析了这种包覆方法的成膜机理,膜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对现存包覆工艺进行一些改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析氢分析、XPS分析,以达到提高颜料铝粉的包覆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氧水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用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考察了氧化处理和包覆处理对天然微晶石墨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表面氧化增加了微晶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提高了微晶石墨材料的储锂容量,首次脱锂容量由321.4m Ah/g提高到350.6 m Ah/g;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至83.9%,3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