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氰化尾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氰化尾渣的处理方法,提出采用“混合浮选-分离浮选”工艺,从氰化尾渣中回收铜、金、银等有价元素,获得了铜、金、银品位分别为17.21%、9.38g/t、2212.86g/t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42.12%的硫精矿,为氰化尾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石英脉金钼多金属矿石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小秦岭一带产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多金属石英脉矿石的性质特征, 通过多种方案比较, 制定出浮选-氰化浸出-浮选的选冶联合工艺, 使矿石中的金、钼、铅、硫等多种成分得到综合回收。以此工艺建设投产的选厂获得品位大于45%、回收率86%的钼精矿, 品位26%的铅精矿和品位25%的硫精矿, 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达到56%, 很好地实现了该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 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青海某金矿为中硫、含砷和碳的微细粒难选冶金矿。在查明矿石物质组成的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选矿方法、工艺条件及流程方案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浮选—重选—精矿焙烧—氰化浸出提金工艺,获得了满意的技术经济指标。该成果已被建厂设计采用,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山东某浮选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铜、铅、锌、砷等金属元素含量都比较低,对该精矿采用氰化浸出金、银比较有利,浮选精矿含金品位平均为21.86 g/t,含银10.5 g/t、硫47.16%.矿物组成比较简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搅拌浸出可以获得金浸出率为95.06%,银浸出率71.43%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难浸金矿堆浸尾矿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北某难浸金矿堆浸尾矿利用的试验结果,先采用浮选工艺,获得产率4.09% 、金品位64.72g/t、回收率70.77% 的浮选精矿;浮选精矿经焙烧后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95.73% ;浮选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可再增加14.10% ,从而获得金总收率81.85% 的优异指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利用该类尾矿资源,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国外某高砷铜金矿石金、铜、砷品位分别为3.46 g/t、1.028%、1.16%,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以及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混合浮选—铜砷(硫)分离—硫砷精矿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尾矿直接氰化的选冶联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时,经1粗2扫混合浮选,混浮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85%,经1粗2精1扫铜砷(硫)分离获得铜、金、砷品位分别为22.49%、27.43g/t、0.42%,铜、金、砷回收率分别为87.99%、35.12%、1.88%的铜精矿以及铜、金、砷品位分别为0.47%、9.03 g/t、5.90%,铜、金、砷回收率分别为6.03%、37.93%、86.57%的硫砷精矿;采用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工艺处理硫砷精矿,金对原矿的回收率达到36.19%;采用直接氰化浸金工艺处理混合浮选尾矿,金对原矿的回收率为10.77%;铜和金的选冶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87.99%、82.08%,实现了矿石中铜和金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在对豫西某金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开发利用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粗1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浮选尾矿直接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金品位为31.20 g/t,回收率为68.50%的金精矿;浸金贵液金回收率为22.05%,金总回收率达90.55%。  相似文献   

8.
东非乌干达Busia金矿为中等硫化物石英脉型含金矿石,通过“重选-重选尾矿浮选”、“重选-重选尾矿全泥氰化”和“重选-重尾浮选+浮选精矿氰化”三种工艺流程的对比,最终确定用“重选-重尾全泥氰化”或者“重选-重尾浮选+浮选精矿氰化”工艺来回收金。其中“重选-重尾全泥氰化”工艺得到:在磨矿细度-320目占80%,氰化时间24小时,金回收率92.23%;“重选-重尾浮选+浮选精矿氰化”工艺得到:再磨细度-400目占85%,氰化时间48小时,精矿浸出率90.07%,金回收率85.02%。  相似文献   

9.
煤基直接还原法从铁帽型含金矿石中提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氰化提金工艺处理某铁帽型含金矿石,解决了矿石中铁、金分离问题。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获得优质海绵铁;含金磁选尾矿经浮选碳后金氰化浸出率达98.61%。  相似文献   

10.
缅甸某地原生金矿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矿金品位14.9g/t的某地高硫原生金矿,开展了原矿直接氰化浸出、重选—金精矿氰化浸出、重选—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和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等四种提金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直接氰化浸出是合理的提金工艺流程,其金浸出率可达86.85%。  相似文献   

11.
某银矿中银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银矿石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含锰高,增加了矿石中银的回收难度。采用直接浮选或氰化流程,银的回收效果不好。试验采用除锰后浮选、粗选和扫选精矿及氰化流程,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浮选、氰化银总回收率81.77%的技术指标;采用除锰后直接氰化流程,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氰化浸出率91.38%的较好指标。同时,矿石中的金也可得到综合回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某金矿金浸出率不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金矿采用堆浸工艺,金的浸出率一直较低,改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金的浸出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为此,对该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影响金浸出的主要因素为雄黄、雌黄等。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原矿先经浮选除去雄黄、雌黄等硫化物,浮选精矿预处理后氰化浸出,浮选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方案进行试验,金的总浸出率达到88.52%,较原矿直接全泥氰化浸出提高25.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尚衍波 《现代矿业》2010,26(11):23-25
对硫、银、锡含量较高的玻利维亚某重选选锡尾矿进行了有价元素回收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以浮选为主、焙烧-氰化为辅的锡、硫、银回收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硫品位46.70%、硫回收率97.88%、银品位339 g/t、银回收率73.73%的硫精矿,以及锡品位45.37%、锡回收率52.73%的锡精矿,银的焙烧-氰化作业浸出率为75.1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浮选-浮选精矿销售-浮选尾矿直接炭浆法氰化浸出”工艺方案综合回收中亚某矿山过渡带难选含铜金矿中的金和铜。该矿原矿石含金3.52g/t、银11.20g/t、铜0.54%、砷0.40%、硫1.54%,其中氧化物铜含量为0.22%,占总铜含量的40.74%,金、铜嵌布粒度微细,嵌布关系复杂,属于复杂难选含氧化铜金矿。针对该矿特点,通过引进氧化铜类捕收药剂体系,增加精选级数,按照便于现场技改的硫化物铜、氧化物铜混合浮选工艺进行金铜浮选回收,对浮选尾矿进行直接炭浆法氰化浸出回收金。最终可获得浮选精矿产率3.92%,含金48.50g/t,含铜8.45%的可销售精矿,浮选尾矿含铜0.21%,可氰化铜含量0.12%,浮选尾矿直接炭浸所需氰化钠用量为3.1kg/t,金浸出率74.71%,浮选+浸出金综合回收率88.26%,铜回收率62.16%。与现场原工艺“浮选-浮选精矿销售-浮选尾矿氨氰法抑铜浸金-氨氰尾浆炭浸”相比,浮选精矿产率接近,精矿金铜品位更优,金综合回收率提高了6.02%,铜回收率提高了9.24%。试验成果已作为现场技改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丽娟  姜亚雄  汪勇  朱坤  惠士成 《矿冶》2017,26(5):17-21
以云南某铜金多金属硫化矿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先浮选获得铜精矿、硫精矿;浮选尾矿经过磁选选铁,获得合格的磁铁精矿;磁铁精矿再磨后氰化浸出回收金,浸金渣作为磁铁精矿产品进行销售。铜、金、铁和硫均得到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6.
安徽某高硫金矿中银金矿与黄铁矿密切共生,被硫化物所包裹的金占64.51%。针对该矿石的特点,试验分别进行了抑硫选金再选硫及金硫混合浮选—浮选精矿氰化提金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硫混合浮选—浮选精矿氰化提金并回收硫的工艺为最佳方案,获得金总回收率84.90%、银总回收率36.29%、硫总回收率97.26%的金(银)精矿和硫精矿。  相似文献   

17.
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浅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贺政  赵明林  王洪杰 《矿冶》2003,12(3):25-28
桐柏银洞坡金矿氰化尾渣浮选一直存在着铅精矿铅品位及回收率低、锌无方法回收、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工艺难以实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氰化尾渣铅锌回收并进一步优化浮选工艺,本次工作进行了矿物加工学及电化学方面的研究,查清了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的诸多影响因素,通过采用预处理和新型闪锌矿活化剂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解决了工艺中的难题,并完成了工业实验,实现了超细粒浮选的工业生产。工业试验指标为:铅锌品位分别为48 25%和47 32%,铅锌回收率分别为77 55%和80 64%。  相似文献   

18.
镇源金矿东瓜林矿段混合矿石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镇源金矿东瓜林矿段混合矿石的提金工艺。该矿石由于金嵌布粒度极细,氧化程度高,矿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包裹金及对氰化浸出影响极大的碳质物,采用单一浮选或氰化浸出工艺均难以获得好的选冶指标。试验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树脂浸出法)的原则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85.46%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加压氧化—氰化浸出法从氰化尾渣中回收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某金矿为高硫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的伴生元素为Ag、Fe、Cu、Pb、Zn、S等元素,该矿采用浮选法将矿石中的金富集,生产的金精矿再磨后直接氰化浸出。生产实践表明,在氰化尾渣中金的品位高达3~4g/t,这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还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运用加压氧化-氰化浸金的原理,采用一种加压氧化-氰化浸金设备,对氰化尾渣进行了加压氧化-氰化浸金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某难选银矿中银矿物种类多且嵌布特征复杂,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选矿方案对比,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联合工艺流程。浮选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和FZ-9538用量等条件对银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闭路试验可获得银品位3145g/t、回收率82.52%的银精矿;浮选尾矿含银42g/t,经氰化浸出24小时后,银浸出率为65.48%,对原矿回收率11.45%,浮选加氰化总回收率9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