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高维数据离群点降维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挖掘算法的准确度以及挖掘的速度。针对传统的离群点挖掘算法对于高维数据的不适用性,提出了基于属性的局部离群点挖掘算法,该算法以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算法为基础,利用研究对象的特征属性和环境属性来实现降维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通过约简对象属性的方式达到降维的目的,相比于传统算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有高维海量数据离群点挖掘在时间与空间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约简和网格的离群点检测算法RRGOD。算法在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LOF的基础上,结合粗糙集理论特点,引入属性权值概念,淘汰属性权值低于重要度阈值的属性降低维度,从而减少了进行聚类的计算量。在网格聚类阶段,对传统的网格划分方法进行改进,引入属性维半径向量概念,提出了一种可变网格划分方法,根据数据集特点自适应地划分网格空间。在真实数据集和仿真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进行离群点检测时能在保持足够精确度的同时,检测效率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离群点检测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高维数据空间中离群数据的挖掘速度和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元格的离群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在高维数据空间中对数据进行降维,并且将数据依据属性权重划分成若干空间单元,从而减少查询次数,提高离群数据的挖掘速度.另外,通过对属性的加权处理能够更有效地突出属性的特殊性,从而提高挖掘的准确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唐成龙  邢长征 《计算机应用》2012,32(8):2193-2197
针对已有的基于网格的离群点挖掘算法挖掘效率低和对于大数据集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数据分区和网格的离群点挖掘算法。算法首先将数据进行分区,以单元为单位筛选非离群点,并把中间结果暂存起来;然后采用改进的维单元树结构维护数据点的空间信息,以微单元为单位进行非离群点筛选,并通过两个优化策略进行高效操作;最后以数据点为单位挖掘离群点,从而得到离群数据集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大数据集和高维数据具有更好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5.
处理海量和高维数据已经成为设计离群点算法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针对海量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增量式离群点挖掘算法IGDLOF,算法的基本思想为:采用网格的七元组信息减少数据维数和数量,利用增量更新减少内存需求.通过代表点过滤相应的主体数据,先判断再进行近似密度计算的方法减少计算量,降低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在真实和仿真数据集的测试表明,IGDLOF增量算法可与LOF算法保持相同的精确度,而执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随机投影算法的离群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维点集离群数据挖掘技术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基于距离或最近邻概念进行离群数据挖掘时,在高维数据情况下的挖掘效果不佳,鉴于此,将基于角度的离群因子应用到高维离群数据挖掘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随机投影算法的离群数据挖掘方案,它只需要用接近线性时间的方法就能预测所有数据点的基于角度的离群因子。该方法可以用于并行环境进行并行加速。对近似质量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保证算法的可靠性。合成和真实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对超高维数据集,该方法效率高、可伸缩性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高维数据集合离群数据挖掘效率,该文分析传统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提出一种离群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高维特征空间中的线性问题,利用核函数-主成分进行维数约减,逐个扫描数据对象的投影分量,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点,适用于线性可分数据集的离群点、线性不可分数据集的离群点的检测。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数据集规模、维数,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对其离群点的挖掘难度越来越大,提出了基于邻域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挖掘算法.首先依据节点计算性能对高维数据进行区域分割,通过各个维度的数据分布来评价区域分割的效果.然后采取核密度来描述局部密度,根据高斯分布得到数据出现次数,进一步计算出数据邻域密度.再由邻域及密度关系计算得到各数据离群度,从而判断异构数据中的离群点.最后针对可能存在的离群误判情况,采取离群分数计算,为增强此过程的检测性能,利用权重进行剪枝处理.人工与UCI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量和数据维数改变时,算法对离群点挖掘的准确度几乎不受影响,挖掘时间和覆盖率指标也显著优于其它方法;同时对于不同类型和复杂度的异构数据,算法仍然保持良好的挖掘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Reduce与相关子空间的局部离群数据挖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福  李永红  秦啸  荀亚玲 《软件学报》2015,26(5):1079-1095
针对高维海量数据,在MapReduce编程模型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子空间的局部离群数据挖掘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属性维上的局部稀疏程度,重新定义了相关子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刻画各种局部数据集上的分布特征;其次,利用局部数据集的概率密度,给出了相关子空间中的局部离群因子计算公式,有效地体现了相关子空间中数据对象不服从局部数据集分布特征的程度,并选取离群程度最大的N个数据对象定义为局部离群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LSH分布式策略,提出了一种MapReduce编程模型下的局部离群数据挖掘算法;最后,采用人工数据集和恒星光谱数据集,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维数据集合离群数据挖掘效率,在分析了传统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群点检测算法,首先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高维特征空间中的线性问题,然后利用非线性数据变换进行维数约减,对从高维采样数据中恢复得到低维数据集,通过本文提出的离群数据假设,并结合本文给出的离群聚类方法对所得数据对象投影分量是否是离群数据进行判别。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高维数据集中的离群点。与此同时,该算法具有参数估计简单、参数影响不大等优点,为离群点检测问题的机器学习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熵是粒计算理论中度量不确定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已有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主要针对确定性的异常
数据挖掘, 采用信息熵度量不确定性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挖掘的研究报道较少. 鉴于此, 在引入信息熵概念的基础上,
定义基于信息熵的异常度来度量数据之间的异常程度, 并提出基于信息熵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该算法可有效进行
异常数据的挖掘.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离群数据挖掘是为了找出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相对稀疏而孤立的异常数据模式,但传统的离群数据挖掘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引入基于信息熵的离群度量因子,给出一种离群数据挖掘新算法.该算法先利用信息熵计算每个数据对象的离群度量因子,然后通过离群度量因子来衡量每个对象的离群程度,进而检测离群数据,有效地消除了人为主观因素对离群检测的影响,并能很好地解释离群点的含义.最后,采用UCI和恒星光谱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的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距离和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受到维度和数据量伸缩性的挑战, 而空间数据的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决定了以属性相互独立和分类属性的基于信息理论的离群点检测算法也难以适应空间离群点检测, 因此提出了基于全息熵的混合属性空间离群点检测算法。算法利用区域标志属性进行区域划分, 在区域内利用空间关系确定空间邻域, 并用R*-树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息熵的空间离群度的度量方法和空间离群点挖掘算法, 有效解决了混合属性的离群度的度量和离群点的挖掘问题。由于实现区域划分有利于并行计算, 从而可适应大数据量的计算。理论和实验证明, 所提算法在计算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可解释性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姚晟  徐风  吴照玉  陈菊  汪杰  王维 《控制与决策》2019,34(2):353-361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一项重要的应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邻域粗糙集是粗糙集理论中处理连续型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目前邻域粗糙集模型中属性约简存在的缺陷,构造一种基于邻域粗糙集的邻域粗糙熵模型,并基于此给出邻域粗糙联合熵、邻域粗糙条件熵和邻域粗糙互信息熵等概念.邻域粗糙互信息熵是评估属性集相关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具有非单调性变化的特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粗糙互信息熵的非单调性属性约简算法.实验分析表明,所提出算法不仅比目前已有的单调性属性约简算法具有更优越的属性约简结果,而且具有更高的约简效率.  相似文献   

15.
粒计算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不确定、不完全与不一致知识的有效方法。知识粒度是粒计算理论中度量不确定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已有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主要针对确定性的异常数据挖掘,采用知识粒度度量不确定性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挖掘的研究尚未报道。为此,在引入知识粒度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对知识粒度及异常度来度量数据之间的异常程度,并提出基于知识粒度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该算法可有效进行异常数据的挖掘。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离群点检测是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的是找出数据集中与其他数据对象显著不同的一小部分数据。离群点检测在网络入侵检测、信用卡欺诈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近年来,粗糙集理论被广泛用于离群点检测,然而,经典的粗糙集模型不能有效处理数值型数据。对此,本文利用邻域粗糙集模型来检测离群点,在邻域粗糙集中引入一种新的信息熵模型——邻域粒度熵。基于邻域粒度熵,提出一种新的离群点检测算法OD_NGE。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的离群点检测算法,OD_NGE具有更好的离群点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离群点检测是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少量与多数数据有明显区别的数据对象。在诸如网络入侵、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事件等检测应用中,离群点检测是一项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技术。为了提高离群点检测准确度,文中在局部离群测度(SLOM)算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ESLOM。引入信息熵确定数据对象的离群属性,并对对象距离采用加权距离,以提高离群点检测准确度。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理论的离群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离群点数据挖掘算法在高维空间效率比较低,针对上述不足,从离群点对数据集有序性的影响角度出发,在界定分形离群点含义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将离群数据挖掘作为一个优化分割问题进行处理。采用推广的G-P算法计算数据集的多重分形广义维数,利用贪婪算法的思想设计FDOM算法用于求解离群数据挖掘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解决离群点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认知物理学从自然语言切入,研究定量到定性、从数据到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所运用的信息的形式化组织.借鉴认知物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数据挖掘:首先,借鉴场来研究数据挖掘中复杂知识的表示,提出了语言场这一新的复杂类型知识表示方式;其次,借鉴信息扩散原理来研究参数演化规律中参数波动的情况,从而为数据挖掘的后处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再次,研究了决策树构造的信息熵方法,提出了认识熵的概念,基于这些概念和方法给出了SID3算法,并利用实例说明了SID3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格聚类技术的离群点挖掘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洪其  余岚  孙志挥 《计算机工程》2006,32(11):119-121,124
针对离群点的挖掘,在现有的LOF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聚类技术的离群点挖掘算法AOMGC。该算法将离群点挖掘分成两步挖掘过程。此外,该算法对其网格的划分加以改进,并能根据数据信息自动生成划分间隔,从而提高了数据挖掘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AOMGC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