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淑样 《盐业与化工》2007,36(6):10-11,16
运城盐湖卤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一些无机杂离子,文章通过将盐湖卤水絮凝、活性炭吸附精制后,与硫氢化钡反应,再通过调节溶液pH值降低产品中的硼含量、反应完后利用母液保温沉化降氯离子后,可提高氢氧化镁的质量,使其达到高纯氢氧化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茶多酚对菠萝蛋白酶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茶多酚浓度、温度、pH、保温时间及冷存时间对菠萝蛋白酶进行络合、沉淀及回收,并研究其对络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菠萝蛋白酶无抑制作用,两者具有起混活性;最佳络合条件为:茶多酚浓度0.8%,温浴温度30℃,pH5,温浴时间0.5h,冷存时间0.5h,此时获得最大的菠萝蛋白酶活性回收率(约82.1%);菠萝蛋白酶与TP络合后,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无明显改变但范围变窄,均为55℃与pH7左右;Lineweaver-Burk图表明,络合后的菠萝蛋白酶Km值由0.06%变为0.14%。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纳米片状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系统性研究了吸附量、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和共存离子对纳米片状氢氧化镁吸附低浓度EDTA络合的三价铬(Cr(Ⅲ)-EDTA)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片状氢氧化镁对Cr(Ⅲ)-EDTA的最大吸附量为178. 65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拟合,高浓度的阳离子对氢氧化镁去除水中的络合物Cr(Ⅲ)-EDTA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细氢氧化镁的制备与过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超细氢氧化镁.研究了氯化镁溶液和氨水的添加方式、溶液pH值、氨水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氨水滴加速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的收率、过滤性能的影响;用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氨水加入氯化镁溶液中的添加方式,反应温度为40℃,溶液pH值为10.0,反应时间为1 h,氨水浓度为13 mol/L,氨水滴加速度为6.0 mL/min的反应条件,氢氧化镁的收率达到80%~90%;得到产品的平均粒径小于4 μm,形貌为不规则片状,其过滤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李金娟  刘方  冯洁  郭全成 《酿酒科技》2011,(11):106-109
在温度为30℃、35℃、40℃、45℃、50℃,TS分别为6%、8%和10%的条件下,研究了小麦酒糟厌氧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和气产率。结果表明,各实验条件下,发酵液pH值均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基质浓度通过改变反应混合物的pH值来间接影响发酵的反应过程,同一温度下,TS越高越容易出现酸化;不同温度下,TS对产气率的影响较大,温度40℃时的产气率远高于其他温度,且不同TS浓度下的产气率相差较大。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为40℃、TS为6%是小麦酒糟厌氧发酵的最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Fe2+浓度、溶液pH值和静置时间对葡萄糖-甘氨酸模式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黑精与Fe(Ⅱ)络合率的影响,建立正交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工艺参数:Fe2+浓度36μg/mL,溶液pH 2.9,静置时间25h,该工艺条件下类黑精与Fe2+络合率为31.68%,与模型预测值(32.55%)接近。  相似文献   

7.
大豆7S与11S球蛋白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提取分离低温脱脂大豆粕中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来评定不同pH值对分离大豆7S球蛋白和大豆11S球蛋白的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提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02 mol/L、料液比1∶16、浸泡温度45 ℃、pH值为8.5,可得到最高浸提率为89.55%.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最适pH值为6.2,纯度达75.76%;分离大豆7S球蛋白的最适pH值为4.7,纯度达72.99%.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脂亚罗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与棒曲霉素(patulin, pat)共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棒曲霉素含量,研究该酵母对棒曲霉素的去除效果,用响应面法筛选最佳脱毒条件,并初步探讨脱毒机制。结果表明,Y.lipolytica能有效脱除棒曲霉素,脱毒效果受温度、pH值、棒曲霉素及酵母初始浓度和酵母活性的影响。在pH值4.6、温度27.5℃和酵母初始浓度1×10~(10) CFU/mL条件下,该酵母对棒曲霉素降解效果最佳,脱毒率可达100%。棒曲霉素对Y.lipolytica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但整体抑制程度不大。棒曲霉素初始浓度越高,酵母的脱毒率就越低。酵母初始浓度越高,酵母的脱毒效果越好。活酵母对棒曲霉素的脱毒效果显著高于热致死酵母。此外,酵母胞内物质对棒曲霉素有显著的脱毒作用,而培养上清液对棒曲霉素没有作用。综上所述,Y.lipolytica可有效去除棒曲霉素,生物降解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菜籽粕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了一种从菜籽预榨-浸出粕中两步提取植酸的工艺.考察了酸洗pH、酸洗时间、碱提pH和碱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浓度等对植酸提取的影响.将经过复合纤维素酶水解的菜籽粕在pH 5.0和50℃下酸洗3h获得酸洗液,然后用EDTA浓度0.1mol/L的碱性溶液在pH 12.0和50℃下碱提酸沉获得乳清液,经以上两步可将菜籽粕中的植酸基本提取完全.将提取液中的粗植酸经氢氧化钙沉淀并酸化,再经离子交换可获得纯度为69.96%、提取率为58.0%的植酸产品.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对羊毛媒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茶多酚(TP)在羊毛织物上的媒染性能,用后媒法使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与茶多酚络合,分别探讨了pH值、温度和时间对茶多酚吸尽率及染色深度的影响;用预媒、同浴和后媒3种方式探讨了茶多酚及金属离子浓度对茶多酚吸尽率及染色深度的影响,并对染后织物进行了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媒染分别呈紫灰色和黄棕色,在茶多酚TP-98用量5%(owf)、pH值4.1、90℃时浸渍60 min后进行媒染处理,可达到中色,并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耐洗、耐摩擦和耐光牢度均在3级以上,沾色牢度可达到5级;铜离子络合的耐洗变色和耐光牢度均好于亚铁离子。  相似文献   

11.
轻烧氧化镁及其前驱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氯镁石(MgCl2·6H2O)为镁源,Na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法得到碳酸镁水合物,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高纯氧化镁。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初始反应溶液的pH值对轻烧氧化镁及其前驱体的组成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323 K时,得到了棒状的三水碳酸镁;在333 K~363 K之间,得到了碱式碳酸镁。333 K温度下,pH值在9.5~12.5范围内,得到形状不同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在1 073 K下煅烧上述前驱体得到高纯度(99%以上)的MgO,为后续高纯镁砂的制备提供了优质原料,同时为盐湖镁资源制备高纯镁砂工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芽孢杆菌B15胞外蛋白酶和淀粉酶在饲用酶制剂方面的应用,试验对其产酶情况及胞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高酶活性分别为(181.9±3.5)U/mL和(50.2±1.6)U/mL。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分别为40℃~50℃和40℃~70℃,最适作用pH值为7和5~7。蛋白酶和淀粉酶经40℃~50℃热处理,以及在pH值为5~9的缓冲液中较稳定。蛋白酶被EDTA所抑制,属金属蛋白酶,金属离子(10mmol/L)Mg2+和K+对其有激活作用,Fe2+有抑制作用,而Fe2+对淀粉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非酿酒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共得到11株产淀粉酶菌株,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11株酵母菌在pH值为7~9时表现了较高的酶活力,在pH值为5~6时保持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时保持较高酶活力;金属离子依赖性发现,Fe2+、Mg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a2+、Ba2+、Cu2+对酶有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酶均有抑制作用,EDTA抑制酶活约为50%,淀粉酶对二价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草鱼肝胰腺中提取胰蛋白酶,经匀浆、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得到胰蛋白酶粗酶液,通过BTI-Sepharose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得到电泳纯的草鱼胰蛋白酶,并进一步研究该胰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草鱼胰蛋白酶的分子质量约为27 kDa,米氏常数Km为3.4×10-5 mol/L;最适反应温度为60 ℃,在低于60 ℃条件下稳定;最适pH值为9.5,酸碱耐受范围为pH 6.0~12.0;Ba2+、Mg2+、Fe2+在0~10 mmol/L范围内对该酶具有一定激活作用,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K+在0~10 mmol/L范围内对该酶有一定抑制作用,EDTA较K+对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沼气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以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菌株,命名为ASAG16。通过生理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研究了培养基、时间、pH、金属离子不同因素对ASAG16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结果表明:ASAG16为香茅醇假单胞菌;ASAG16在LB培养基中降解ZEN的效果最好,培养6 d后降解率达到91.59%;在pH 4的LB培养基中,ZEN的降解率为20.83%,在pH 5~9时,ZEN的降解率都在75%以上,降解率随pH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为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对ASAG16降解效能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 mmol/L的Mg~(2+)、Ca~(2+)、Mn~(2+)、Cu~(2+)、Zn~(2+)、Co~(2+)、Ba~(2+)和EDTA,ZEN的降解率分别为84.48%、86.92%、78.94%、16.22%、18.93%、18.23%、45.61%、0.72%,其中Mg~(2+)、Ca~(2+)、Mn~(2+)对ASAG16降解ZEN效果影响不明显,而Cu~(2+)、Zn~(2+)、Co~(2+)、Ba~(2+)和EDTA严重抑制ASAG16对ZEN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用正交试验优化NaOH碱水解牛毛的条件,得出最佳条件为NaOH碱用量6%、水解时间8h、水解温度100℃。再分别用Ca(OH)2和Mg(OH)2两种碱以相同的碱用量在此条件下水解牛毛,比较三种水解液的氨基酸浓度、含氮量、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研究它们水解牛毛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试验优化NaOH碱水解牛毛的条件,得出最佳条件为NaOH碱用量6%、水解时间8h、水解温度100℃。再分别用Ca(0H)2和Mg(OH)2两种碱以相同的碱用量在此条件下水解牛毛,比较三种水解液的氨基酸浓度、含氮量、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研究它们水解牛毛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李玲  毕春元  李敬龙 《中国酿造》2012,31(1):140-143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HPLC脱盐、离子交换、Superdex G-200凝胶层析等步骤从华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发酵液中分离纯化L-谷氨酸氧化酶(GLOD),经过SDS-PAGE电泳检测,样品达到电泳级纯,分子量为140ku。对纯化的GLOD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温度稳定范围为0℃~50℃,pH稳定范围在6.0~9.0,GLOD催化L-谷氨酸的米氏常数Km为2.1×10-4mol/L,Na+、K+、Mg2+对酶活几乎没有影响,而Hg2+、Cu2+、Ag+均不同程度的抑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该工艺过程使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硫氧、聚磷硅酸锌对甘蔗混合汁进行澄清脱色。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甘蔗混合汁重力纯度差、脱色率和除浊率的影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获得新工艺优化条件为:预灰pH 6.3±0.1;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7 mL/L(配制浓度2%);重硫氧用量1.1 g/L;聚磷硅酸锌用量3.0 mL/L(配制浓度10%);聚丙烯酰胺用量2.5 mg/L;中和pH 8.3;一次加热温度65±5℃;二次加热温度100±2℃。结果表明,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优于传统制糖工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木薯块根中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以缓冲液从木薯块根中获得粗提酶液,粗酶酶活力为9.37 U/g木薯干重;再分别通过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纯化,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为1.14 U/g木薯干重,经纯化β-葡萄糖苷酶纯度提高了14.62倍,总活力回收率为12.14%,电泳测得其分子量约70 kDa。该酶米氏常数Km为3.60 mmol/L,Vmax为12.36μmol/(min·mg protein);其最适pH为7.0,pH在6.0~8.0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在40℃以内有良好稳定性,在4℃存放30 d酶活力剩余81.78%。Mn2+和K+对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l3+、Cu2+、Mg2+、Zn2+、Ca2+、Ba2+、Na+、尿素和SDS对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Fe3+、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