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成了一系列Si/Fe比不同的FeS-2分子筛,用于进行H_2O_2和苯酚羟化反应合成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考察了分子筛的Si/Fe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苯酚/H_2O_2摩尔比对FeS-2分子筛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Si/Fe=80的FeS-2为催化剂,苯酚的转化率为17.73%,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为64.19%,对苯二酚的选择性为29.5%,苯醌的选择性为6.31%。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Si/Fe比不同的FeS-2分子筛,用于进行H2O2和苯酚羟化反应合成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考察了分子筛的Si/Fe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苯酚/H2O2摩尔比对FeS-2分子筛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Si/Fe=80的FeS-2为催化剂,苯酚的转化率为17.73%,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为64.19%,对苯二酚的选择性为29.5%,苯醌的选择性为6.31  相似文献   

3.
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和IR技术,研究了负载于SiO2担体上的Ni,Cu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引起的CO加氢反应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Ni和Cu之间可以很好地形成合金,Cu的4s电子迁入Ni的3d轨道的电子效应,使双金属催化剂对H2和CO的吸附能力有别于单金属Ni,Cu催化剂;CO加氢在Ni中心上按“表面碳”机理生成烃类,在Cu中心上通过HCO(a)活性中间物生  相似文献   

4.
已经开发出国产十二醇直接胺化法生产N,N-二甲基烷基(十二烷基)叔胺高活性(醇转化率99%),高选择性(叔胺收率94-95%)工业催化剂。发现SiO_2-Al_2O_3载体的SiO_2/Al_2O_3对催化活性,叔胺收率有明显影响,负载金属量在25~30%为催化剂较理想的负载量,并初步讨论了这些发现,提出了催化剂表面一定Cu/Ni的双金属合金颗粒可能是反应催化活性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Pd/γ-Al2O3及Pd/Al-CLM两种催化剂的苯和均三甲苯加氢饱和性能。结果两种催化剂的苯加氢饱和性能相当,苯转化率均在99%以上,饱和产物选择性分别为81.37%和77.73%;两种催化剂的均三甲苯加氢饱和性能差别较大,Pd/Al-CLM催化剂的均三甲苯转化率为100%,Pd/γ-Al2O3催化剂的均三甲苯转化率仅为6.10%,饱和产物的选择性均在77%以上。考察稀释后两种催化剂的均三甲苯加氢饱和性能,结果它们的饱和产物选择性均在78%左右,用Al-CLM稀释Pd/γ-Al2O3后催化剂的均三甲苯转化率为34.76%,用γ-Al2O3稀释Pd/γ-Al2O3后催化剂的均三甲苯转化率仅为2.10%。结果表明,Pd/Al-CLM催化剂中存在氢溢流现象,而且该溢流氢参与均三甲苯加氢饱和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通式为β2-K6-nHn「SiW11M(H2O)O39」.xH2O(M=Mn^2+,Fe^3+,Co^2+,Ni^2+,Ch^2+,Zn^2+)杂多钨硅酸盐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E1/2顺序为Cu^2+〉Mn^2+〉Fe^2+〉Zn^2+〉Co^2+MNi^2+,发现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E1/2与其组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Φ38×3;5×2000的不锈钢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对CuCrK/γ-Al_2O_3(组成为CuO20wt%,Cr_2O_35wt%,K_2CO_316wt%.其余为γ-Al_2O_3)进行了活性测试.测试条件为:催化剂尺寸φ2.5×2.5~3.5,负荷0.08g糠醛/g·催化剂·h.反应温度130~210℃,压力为常压.在这些条件下,催化反应共984h,糠醛转化率高于98.5%,糠醛选择性高于98.5%.对失活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氧化再生.200℃以下氧化再生主要是聚合物和氧作用,生成糠醛、糠醇,并脱除掉;200~3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再生是聚合物和氧作用生成CO_2和水.氧化再生过程中Cu ̄0基本上未被氧化,大部分铜仍以Cu ̄0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运用色谱微反关用技术研究了二氯甲烷在MxOy/ZSM-5沸石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实验发现MxOy/ZSM-5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表现较高的反应活性,如CrO3/ZSM-5-(1)在300℃即达100%。本文试验结果表明,MxOy/ZSM-5的催化活性次序为:CrO3/ZSM-5〉ZrO2/ZSM-5〉V2O5/ZSM-5实验还揭示:ZSM-5沸石中B酸中心浓度的不同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TiO2负载Ni,Cu和Ni-Cu合金催化剂中SMSI效应,及其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于TiO2上的金属组分与载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H2和CO吸附的变化及还原温度的提高;载体TiO2的作用是使CO的吸附出现了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外的卧式吸附态,引起CO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C=O键的断裂而形成表面碳物钟;双金属Ni,Cu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均匀的合金相  相似文献   

12.
以CH4、CO2转化反应所筛选出的Ni-5和Ni-5PM为催化剂,在固定床石英反应器上 考察了天然气及天然气主要成分与CO2转化反应的活性,并将考察筛选出的消炭剂加入到原料 气中,考察了Ni-5PM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CH4、CH4(含4.8%C2H6)、C2H4与 CO2反应体系,低空速时Ni-5和Ni-5PM活性相似、合成气接近平衡,高空速时Ni-5PM的活 性大于Ni-5;对于天然气、CO2转化反应体系Ni-5PM仍具有高活性和高抗积碳性能,加入适 当消碳剂后,产物合成气(H2+CO)摩尔百分含量保持在96%左右,接近理论值,表明 Ni-5PM对天然气、CO2反应体系具有高的活性、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研究了二氯甲烷在MxOy/ZSM-5沸石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实验发现,MxOy/ZSM-5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如CrO3/ZSM-5-(1)在300℃即达100%。本文试验结果表明,MxOy/ZSM-5的催化活性次序为;CrO3/ZSM-5>ZrO2/ZSM-5>V2O5/ZSM-5。实验还揭示,ZSM-5沸石中B酸中心浓度的不同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CH3,m-CH3O,p-CH3O,p-Cl,m-Cl,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氧气气氛下,活化前后分别用H2处理0.5h对Mo/HZSM-5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后用H2和处理后催化活性显著降低,甲烷添加O2、CO2后,于700℃时进行氧化反应,无苯生成;750℃时甲烷与O2反应在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有偶联反应发生,反应温度的提高使甲烷转化率与苯的选择性均有提高,但催化剂稳定性下降,可能归结为积炭增加和钼组分的挥发流失。  相似文献   

16.
用水热法合成了低温烧结用PXT「Pb(Zr0.53TiO0.47)O3」粉体。探讨了水热条件下对合成粉体性能的影响。合成时添加了有助于烧结的Fe^2+,Bi^3+,Cu^2+等离子化合物,经X-ray,SEM,TG-DTA及比表面积的测定。表明:当反应介质为4mol/L NaOH,时间2h,反应温度200℃时合成后的粉体有良好的烧结性,。粉体中外加了微量BCW「Ba(CXu0.5W0.5)O3」,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直接以醇类和氨水为起始原料,无有机配体参与的铜催化氨氧化法合成芳香氰基 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以Cu(OH)2/TEMPO/O2 为催化体系模型,在室温下通过对苄 醇类化合物在一个大气压的氧气氛围中催化合成芳香腈.反应的催化体系得到了改进,综合考察了 反应进行的最佳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溶剂的选择.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 果良好,可达到90%以上,收率可观,对苄醇类底物的适用性广泛.  相似文献   

18.
NiO—Al2O3催化剂重整反应中的阈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XRD,TPR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考察了CH4与CO2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Ni论剂的阈值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NiO载量为14.0%NiO/γ-Al2O3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NiO在γ-Al2O3表面上分散阈值为0.238gNiO/gγ-Al2O3,能明显体现负载型Ni催化剂在重整反应中的阈值效应。  相似文献   

19.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压小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评价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镍担载量的NiO/γ-Al_2O_3,CH_4,CO_2转化制合成气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