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玲俐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1,49(9):1912-1914,1929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传统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阐述深度学习理论及研究现状,提出深度学习是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了人脸识别领域中应用最多的两种模型深度信念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对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二维人脸识别受光照、遮挡和姿态的影响较大. 为了克服二维人脸识别的缺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三维人脸识别算法. 该方法首先使用卷积自编码器将彩色图像和深度图进行融合, 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网络的输入进行预训练, 并且设计了一种新的损失函数cluster loss, 结合Softmax损失, 预训练了一个精度非常高的模型. 之后使用迁移学习将预训练的模型进行微调, 得到了一个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 将原始数据集进行一系列处理, 使用处理之后的数据集作为测试集, 测试的识别准确率为96.37%. 实验证明, 该方法弥补了二维人脸识别的一些缺点, 受光照和遮挡的影响非常小, 并且相对于使用高精度三维人脸图像的三维人脸识别, 本文提出的算法速度快, 并且鲁棒性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数据采样的人脸识别研究方法.针对无人机采集的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应用,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此进行研究,通过线下采集获取目标人脸,对采集到的目标人脸进行数据增强扩充数据集,进而增加入物识别准确率,使用训练好的Facenet网络对目标人脸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目标人物人脸特征并建立人脸特征库.在人脸检测...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要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人脸识别研究近年来大量涌现,相关产品也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将围绕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提升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的算法开展研究,在计算框架加速化和网络结构小型化支持下,实时化人脸识别得以实现,由此设计的人脸识别系统可用于物联网设备.  相似文献   

5.
三维人脸相较于二维人脸包含了更多特征信息, 可应用于如人脸识别、影视娱乐、医疗美容等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因此三维人脸重建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于真实三维人脸数据较难获取, 很多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建算法首先利用传统重建方法为大量二维人脸图像构建三维标签, 作为训练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并不精准, 从而导致算法的重建精度受到影响. 为此,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ulti-level损失函数的弱监督学习模型, 结合传统三维人脸形变模型3DMM与深度学习方法, 直接从大量无三维标签的二维人脸图像中学习三维人脸特征信息, 从而实现基于单张二维人脸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 此外, 为解决二维人脸图像中常存在遮挡或大姿态情况而影响人脸纹理重建的问题, 本文使用基于CelebAMask-HQ数据集的人脸解析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遮挡区域.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本文方法的三维人脸重建质量与重建精度均实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证件审核场景中,由于存在年龄跨度、装扮及样本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现有方法难以适应不同证件照下的人脸识别,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证件照识别方法。该方法对VGG网络做出适应于不同证件照识别的改进,实现端到端的自主学习人脸特征,消除年龄跨度、装扮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可将训练参数减少为原网络结构的〖SX(〗1〖〗6〖SX)〗,使得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模型训练时间大幅减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校毕业审核场景下的自建数据集和CAS-PEAL-R1公开数据集上训练后,验证准确率和召回率较原始方法分别提高了6.29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不同证件审核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应用之一,广义的人脸识别包含图像采集、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特征表示等过程。人脸识别的发展史主要是人脸特征表示方法的变迁史。针对特征的表示方法,从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阶段对传统的几类经典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深度学习算法的诞生过程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在人脸识别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技术思想和关键问题;针对人脸识别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重大挑战,展望了未来可能存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每个目标仅有一幅已知样本,无法描述目标的类内变化,诸多人脸识别算法在解决单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时识别性能较低.因此文中提出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算法首先采用所有已知样本训练深度自编码器,得到广义深度自编码器,然后使用每个单样本目标的单个样本微调广义深度自编码器,得到特定类别的深度自编码器.识别时,将识别图像输入每个特定类别的深度自编码器,得到包含与测试图像相同类内变化的该类别的重构图像,使用重构图像训练Softmax回归模型,分类测试图像.在公共测试库上进行测试,并与其它算法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获得更优识别率的同时,识别一幅图像所需平均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9.
多南讯  吕强  林辉灿  卫恒 《机器人》2019,41(2):276-288
首先,对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回顾.然后,将用于高维连续动作空间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分为基于值函数近似的算法、基于策略近似的算法以及基于其他结构的算法3类,详细讲解了深度强化学习中的最新代表性算法及其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其思路、优势及不足.最后,结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发展方向,对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解决机器人学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更合适的网络激活函数,来进一步提高深度信念网络算法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深度信念网络算法.该算法将径向基函数引入其中,作为其激活函数,同时利用对比分歧的方式对激活函数的重点变量(中心、宽度、权值)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然后,设计了人脸识别预测实验和洛伦兹序列预测实验来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人脸识别预测实验使用了比较权威的户外脸部检测数据库LFW.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性能、预测准确率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同时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许多算法在非约束条件下特征判别能力不强、人脸识别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人脸识别算法,通过训练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完成非约束图像的人脸检测和人脸归一化,提高训练图像的人脸信息,减少对模型的干扰。同时使用Softmax损失与中心损失联合监督训练模型,优化类内聚合、类间分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模型的特征判别能力,在LFW标准测试集上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脸方法是人脸识别中的重要算法之一,本文提出利用特征脸对高考考生免冠照片进行相似度比对的检索方法,为验证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利用特征脸方法和考生照片库设计了人脸图像检索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检索出相似度较高的考生照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脸识别系统往往面临着各类人脸欺诈攻击,如打印相片、屏幕播放和3维面具等。如何区分真实人脸与虚假人脸,亦称人脸活体检测,对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有大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相继提出,部分已经成功获得实际应用。本文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包括硬件方案、算法、数据集、技术标准以及业界实际应用情况。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整体而言,基于多模态数据,采取先验知识启发的深度学习方法目前能获得占优的人脸活体验证精度。随着人脸欺诈攻击方式的不断升级变更,面向未知类型攻击的人脸活体检测研究愈加重要,此外,新型的传感硬件方案也值得鼓励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近年来人脸识别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在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框架中,各个任务(人脸鉴别、认证和属性分类等)都是相互独立设计、运作的,使得整体算法低效、耗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框架的深度卷积网络。通过将人脸鉴别、认证和属性分类同时作为网络目标函数,端到端地训练整个深度卷积网络,算法简洁高效。此网络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三个任务,不需要额外的步骤。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有限的数据支持下,该方法依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性能,在人脸识别权威数据集LFW上获得了97.3%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特征提取过程中过多依赖人工选择和传统DBN网络易忽略局部特征问题,提高人脸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三值模式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LTDBN)。该算法首先把归一化的人脸图像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LTP运算,然后用统计直方图获得最后图像特征,将其作为DBN的输入数据,利用逐层贪婪学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训练识别。该算法在ORL,Yale,Yale-B等公开人脸库的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8.75%,100%,96.62%,实验结果表明LTDBN算法不仅识别率明显优于其他现有算法,而且也降低了光照、姿态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帆  赵世坤  袁操  陈伟  刘小丽  赵涵捷 《软件学报》2022,33(7):2411-2446
当前,人脸识别理论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和军事等关键领域.与其他信息系统类似,人脸识别系统也面临着各类安全问题,其中,人脸欺诈(facespoofing,FS)是最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所谓的人脸欺诈,是指攻击者采用打印照片、视频回放和3D面具等攻击方式,诱骗人脸识别系统做出错误判断,因而是人脸识别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人脸反欺诈(faceanti-spoofing,FAS)的最新进展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FAS的基本概念;其次,介绍了当前FAS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以及主要的解决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将已有的FAS工作分为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详细论述;接着,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FAS域泛化和可解释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说明;然后,介绍了FAS研究所使用的典型数据集及其特点,并给出了FAS算法的评估标准和实验对比结果;最后,总结了FAS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脸检测在人机界面、安全系统、人脸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不同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人脸检测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利用现有的人脸检测方法检测重叠人脸时,虽然能够检测出部分人脸,但是相比于单人脸的检测,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所欠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叠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出多个人脸特征分类器,然后再利用肤色检测的方法对分类器得到的候选人脸进行二次检测,最后利用提出的一种NMS算法对候选人脸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从而检测出精确的人脸。为了验证算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多个人脸检测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效率和准确性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认证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普及,大量人脸照片存放在第三方服务器上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对人脸进行隐私保护这个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方法 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Arnold变换对人脸关键部位进行分块随机置乱,并将置乱结果图输入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为了解决人脸照片在分块置乱时由于本身拍照角度的原因导致的分块不均等因素,在预处理时根据人眼进行特性点定位,再据此进行对齐处理,使得预处理后的照片人眼处于同一水平线。针对人脸隐私保护及加扰置乱后图像的识别,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块随机加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不包含附加层,该模型网络结构由4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1个全连接层和1个softmax回归层组成。服务器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直接对置乱后人脸图像进行验证识别。结果 该算法使服务器端全程不存储原始人脸模板,实现了对原始人脸图像的有效加扰保护。实验采用该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处理过后的ORL人脸库进行识别,最终识别准确率达到97.62%。同时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论 与其他文献中手工提取特征并利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进行训练识别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减少了人工提取特征的工作量,且具有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中,人脸特征作为生物特征的一种,具有唯一性、不可撤销性,一旦遭到攻击、篡改或泄露,用户隐私安全将面临巨大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加密算法的人脸识别隐私安全方案。该方案中,利用FaceNet深度学习算法来高效提取人脸特征,协调生物特征模糊性与密码系统的精确性,采用CKKS全同态加密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密文域的运算,通过国密SM4算法增强人脸特征密文抵抗恶意攻击的能力,利用其对称密码的性质兼顾了安全性和运算效率,而SM9非对称密码算法则用于SM4算法对称密钥的管理。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该方案在不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传输、存储和比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