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移动代理的上下文感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文表是用上下文信息描述实体状态,原子上下文感知反应则说明了系统根据当前上下文和历史上下文做出合适的响应.基于以上两个概念设计了上下文感知移动代理、系统代理和上下文感知移动代理服务环境,目的是解决普适计算系统需要自动适应用户行为及环境变化的问题.首先使用历史上下文与当前上下文提取上下文表达式,根据该表达式在上下文反应容器中匹配对应的操作,然后由系统代理执行该操作,为用户提供任务相关的服务或者信息.其次根据原子上下文感知提出若干实例,并由上下文感知演算验证,同时指出上下文感知演算的不足.最后,用染色Petri网对一个实例场景仿真,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面向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文感知计算是指系统能发现并有效利用上下文信息(如用户位置,时间,环境参数,邻近的设备和人员,用户活动等)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模式。通常来说,上下文感知计算系统都是复杂的大规模分布式混合系统,如何对其有效建模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tolemy Ⅱ的上下文感知计算建模方法。通过将FSM与层次化建模相结合减少FSM的状态数目,然后扩展FSM中状态,使其能执行预先定义的脚本或被再次建模。该建模方法能有效地支持上下文感知计算系统建模及快速原型构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普适计算环境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该框架包括服务呈现层、服务管理层、服务提供层和上下文感知层。通过基于社区的服务管理方式来屏蔽普适计算环境中服务的异构性、分布性,动态地感知与当前计算环境和用户活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采用基于上下文的服务推荐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适应人的意图和环境 因素。  相似文献   

4.
服务注册中心往往推荐给用户一组等价服务,且服务的QoS来自于不同用户的反馈,如何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上下文环境推荐最合适的服务在SOA中非常重要。提出了一个QoS感知的Web服务推荐模型,该模型通过感知用户上下文克服了传统方法带来的用户QoS体验与服务注册中心QoS信息不一致的问题,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得用户QoS偏好,综合评估备选服务的QoS性能,给出最适合当前用户的服务。通过实验说明了用户上下文感知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一个服务推荐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的三种预测用户下一时刻位置的方法,即概率模型、Markov模型、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普适计算上下文信息的学习模型,用logistic回归解决分类问题。该模型可以很好很灵活地预测用户的下一位置。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针对移动设备的上下文感知中间件MCSM(Mobile Context Sensing Middleware).MCSM可以动态地感知当前移动设备的内外部计算环境及用户活动等上下文信息,并以统一的接口将感知到的上下文数据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为了克服外部传感器数据的高异构性,MCSM采用了一种基于XML的上下文数据描述语言CDDL.基于MCSM的原型系统表明,MCSM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和可扩展性,并可显著提高上下文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Web已成为各类网络信息的主要平台。但是,呈指数增长的海量信息使有价值知识淹没在信息海洋里,用户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查找、访问、学习以及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与上下文感知计算的智能图书系统模型,并以颜色科学为例,根据领域知识特性和共享需求构建颜色科学领域本体,然后通过上下文系统获取实现用户需求的相关上下文信息,在上下文感知计算推理模型中为用户提供特定服务,实现了智能图书系统的相关流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下文的普适计算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适计算访问控制上下文感知的特点,分析了现有扩展RBAC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上下文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CRBAC).模型定义了可执行角色集,引入由时间状态,位置信息、用户信任值组成的上下文信息,由上下文信息激活可执行角色集,并以此代表用户最终获得的权限,这样用户就只能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可以执行某个角色的某个权限,实现了细粒度的动态授权.然后分别对此模型下单用户和多用户的访问控制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利用有限状态机验证了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上下文感知是普适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而描述和理解上下文信息是上下文感知的前提。由于上下文信息种类繁多、感知方式迥异,目前开发面向特定应用的上下文感知系统缺乏统一的机制和通用的架构,增加了系统开发的成本。引入语义Web技术,利用本体对上下文信息进行建模,采用本体描述语言描述上下文模型,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上下文本体以实现多个独立开发的上下文感知系统对知识的共享和推理,构建了通用的上下文感知中间件框架,从而实现对域内上下文知识的共同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普适环境下的构件化应用提供支持,扩展传统的构件适配技术,在上下文感知中间件的基础上,提出支持上下文感知的构件适配模型CACAM和构件适配算法CACA,实现对环境、用户上下文的动态感知和重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构件适配。  相似文献   

11.
绿色计算的重定义与若干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可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部分.随着全球计算机系统大量而广泛的使用,对环境日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绿色计算(green computing)是一种以环境为中心的计算模式,通过努力消除计算机系统的环境不友好方面,使得计算机系统、人、社会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实现节能、环保和节约的目标.通过与绿色化学的比较研究,作者采取了一种更加统一和抽象的方式定义绿色计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主要研究内容,从而明确了绿色计算的界限和范围,理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任务和关系.然后,提出了绿色汁算的一些基本思路和一般性方法,为下一步研究各种条件下绿色计算的具体模型、方法与工具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息处理技术面临着Internet网络信息更新加快,用户要求信息处理的结果更加简洁有效,因而如何帮助用户有效地处理海量信息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的粒度计算方法,它是实现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并以谷歌MapReduce为例,分析了粒度计算技术具体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云计算如一阵飓风席卷整个IT界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进入到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发挥其效用。基于云计算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实践,认为云计算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并就如何发挥远程教育中的云计算辅助教学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高性能计算的可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在“先进计算基础设施”环境中实现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方法 .该环境对可视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方面 ,客户是通过 Internet观察这些结果的 ,没有事先安装任何软件 ;另一方面 ,高性能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数据规模又非常大 ,必须用动态三维图像展现 .因此 ,传统的可视化手段难以同时满足这两个目标 .本文基于 Java的 Java 3D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环境 ,实现了从 Internet自动安装用户端运行环境 ,并能通过传输控制三维模型的代码 ,在用户端快速生成可视化图像 ;同时 ,结合 Applet与 Servlet交互技术 ,在用户观察当前可视化结果的同时 ,分解传输有效数据来控制三维模型后续的运动 ,使跨网可视化的动态效果接近于本地运行的水平 .  相似文献   

15.
DNA计算系统以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DNA分子作为信息存储的媒介,通过分子生物工程技术例如PCR、凝胶电泳、酶反应实现计算过程。文章简要介绍了DNA计算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概况,从对DNA及蛋白质分子的操控及检测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微流控制系统在DNA计算中的应用。研究了生物芯片在集成DNA计算系统中的作用,随着可集成的功能通用化、结构三维化生物芯片系统的出现,基于生物芯片的DNA计算系统将可能成为DNA计算机的一种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卫婷  吴渝  李银国 《计算机应用》2007,27(9):2281-2283
针对粒计算算法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所面临的内存限制问题,通过对信息表分层粒化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粒分布链表结构的概念,并利用该链表结构改进了一个粒计算算法。通过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算法能够直接处理海量数据集,同时不影响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信计算的终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可信计算的终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是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首先对可信计算的关键模块TPM以及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后概述了几个典型的基于可信计算的终端安全体系结构,最后讨论了当前体系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计算是把计算及相关技术应用到文化领域,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或对其进行可视分析与展示.因此,文化计算对于文化的本质挖掘和传承发扬都具有重大意义.论文对文化计算做了简单概述.首先,从文化基因的内涵解析入手,以文化组学为理论,对文化计算的演化脉络和其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介绍了一些有相似思想的文章进行文化计算理论的延展,并对文化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其后重点阐述了文化计算的研究内容,包括作为信息基本模式的文化基因、核心研究对象文化量化以及可视分析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分析各研究内容是如何对文化进行量化计算、科学分析的.最后应用案例介绍了文化计算的应用,并对文化计算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社会感知计算:概念、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人类获取数据的途径和能力,如何利用这些感知数据,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与活动,实现计算“以人为中心”并为社会服务的目标,是当前信息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刚刚兴起的研究主题——社会感知计算.社会感知计算旨在通过人类生活空间日益部署的大规模多种类传感设备,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分析挖掘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辅助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论文讨论了社会感知计算的概念、起源、模型和主要研究问题,综述了社会感知计算典型系统与应用、数据感知、行为与交互分析、社会理论与规律验证以及社会交互高效支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Currently distributes systems support different computing paradigms like Cluster Computing, Grid Computing, Peer-to-Peer Computing, and Cloud Computing all involving elements of heterogeneity. These computing distributed systems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resources that may or may not be coupled with specific platforms or environments. All these topics challenge today researchers, due to the strong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user communities and of resource collections they use.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pecial issue presents advances in allocation algorithms, service selection, VM consolidation and mobility policies, scheduling multiple virtual environments and scientific workflows, optimization in scheduling process, energy-aware scheduling models, failure Recovery in shared Big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middleware, data storage, trust evaluation, information diffusion, mobile systems, integration of robots in Clou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