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正在重新探索研究未来通信网络体系架构,为了更好地指导规划智能电网通信系统,文章介绍国内外下一代网络全新体系的研究进展、建设目标和研究思路,针对电网发展趋势,分析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需求,重点探讨了虚拟化、数据覆盖和安全防护3个智能通信的关键技术,并总结归纳出电网虚拟化通信结构和智能通信安全防护体系架构,以为智能电网通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提出智能电网信息流包括电网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存储管理层和数据应用层4个层次.介绍了国外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标准,指出用电环节的标准体系应加强研究.论述了国内电力通信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体系架构.针对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进行了探讨,特别指出应注意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作为能够全面实现信息感知、可靠传输及高效信息处理的先进技术,在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用电等环节应用广泛且前景广阔。解决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实现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安全应用既必要又迫切。探讨了智能电网中典型的物联网系统,分析了通用的技术架构及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最后提出了智能电网中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防范的技术体系和关键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支撑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体系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在介绍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系统(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ICS)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的ICS体系架构,给出了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的ICS标准体系结构。ICS体系架构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S体系框架、ICS网络管理和ICS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内容。预期了支撑中国智能化电网的信息通信技术研究热点和ICS建设与示范工程。建议加强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ICS的网络管理、安全防护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G186工程为电网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电网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管理规范、标准统一的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然而,当前以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建设,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逐步向主动防御方向发展。在分析电网信息安全现状与智能电网安全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设想,以期提升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水平,保障智能电网核心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数字革命的到来使智能电网运行安全防护问题从单一的物理层面防护扩展至信息物理协同防护,先进的网络安全威胁将会对电网物理侧造成严重影响.高效、可靠、实时的电网协同安全防护方法是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基础支撑.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内涵特征,提出了模型与数据双重驱动下的智能电网动态安全防护闭环控制思想,具体...  相似文献   

7.
安全围栏作为电力企业常用的安全器具之一,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但其非智能的防护与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不相适应,因此需要迫切研究一种新型智能安全围栏。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化安全围栏,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新围栏以原有围栏为基础,每栏安装两对红外线传感器,用以识别人员移动或越过围栏内部并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单片机。通过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快速响应,以红色报警信号灯和蜂鸣器双重警报误入人员,警告其远离设备或施工区域,有效保障人员安全。智能安全围栏具有智能红外警报功能,满足智能电网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可有效提高安全防护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断普及,电网企业网络与业务应用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开始凸显。针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需求,提出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和建设框架,以此为依据建设信息系统,将最大限度地持久保障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为3个阶段,即基于边界安全的纵深防护体系阶段、基于等级保护的业务安全防护体系阶段以及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防御体系阶段。结合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型威胁及国家级网络空间对抗新形势,提出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实现计算环境可信、应用行为可信、网络通信可信,构建以安全免疫为特征、以安全可控为目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并介绍了其核心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电力物联网覆盖了智能电网的状态感知、信息传输及智能处理各个环节,全面提高了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以及密度。但是,由于网络应用模式的演变、应用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新的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电力物联网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文章深入分析和研究电力物联网特征及各个层次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给出了电力物联网安全防护架构及其体系,为电力物联网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展开,信息安全已成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建设统一、合理、安全的信息化设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介绍了2个信息安全建设重点,业务网络的合规审计和Web服务器防护。针对网络特点部署相应的安全审计和防护产品,对于电网防御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彪  颜佳  许劭庆 《吉林电力》2012,40(2):30-32
通过对智能电网环境中电网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特点的分析,参照国家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对电网企业中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结合智能电网环境中电网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需求,重点对网络安全域划分、逻辑强隔离、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安全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围绕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应对策略开展相关工作。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有关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与进展,系统阐述了主要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与措施,结合当前实际提出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给出构建电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几点要求,为研究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构建电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彦斌  李赟  李卫国 《华东电力》2014,42(6):1134-1137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安全评估影响着智能电网安全运行。利用可信性理论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结合智能电网网络结构特征,从广域网、接入网、企业本地网、现场区域网和用户驻地网及家庭用户5个方面评估了信息网络对智能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安全防护策略,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可靠性,从而为电网的发展和用户用电安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信息安全化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坚持以"系统分级、防护分域、积极管控、充分灾备"为原则构建的数据信息网络,可以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安全防护要求,北京市电力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电网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多次组织开展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专项督查,结合专项督查经验,制定智能电网系统信息安全常态督查方案,实现专项督查常态化,全面掌握智能电网系统各阶段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与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排查解决重大安全隐患,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电网发展的需求以及北京地区电力系统安防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输电线路巡检智能立体安防系统。该系统集空间电场监测、立体激光扫描、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输电线路进行防护,可对外侵现象智能实现"发现—识别—告警—拦截"的过程,对输电线路进行"立体安全防护",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安全是当前智能电网的重要研究方向,二次设备安全方面已构建了完备的安全标准体系,包含操作系统安全、设备操作安全和设备通信安全.然而,当前安全体系仅要求具备安全防护能力,在设备受到安全威胁 时,仍无法实时地通过有效手段将设备安全防护状态通知给远端用户,降低了系统层面的安全防护处理能力.基于IEC61850服务构建设备防护状态监控模型,远端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监控设备的安全防护状态,有利于用户通过实时安全防护状态进行系统层面的安全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设备,因此需要一个全面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来应对新技术的发展。针对电力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新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以"十三五"规划的智能安全防护思想为出发点,设计智能可信的新一代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在继承传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基础上,融入安全防护新技术,并以安全数据采集、接入、存储、分析、应用、预警、应急响应等环节构建新型技防体系,强化技防联动的安全风险预警能力,为电力企业建设完善新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三道防线”的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智能发电、变电、输电、调度、通信及广域测量等智能电网支撑技术的分析,对智能电网新技术条件下“三道防线”进行了扩展。智能预防控制通过“风险预警、预测校核”方式在线优化电网运行方案,将防御体系进行有效的“关口前移”;智能紧急控制通过“在线计算,实时控制”方式实施全局闭环控制策略,电网维持稳定运行能力得到增强;智能恢复控制通过“预设方案、滚动优化”方式加速电网恢复过程,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