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坑工程具有复杂性,基坑自身多种多样的结构和支护类型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都有可能是风险事故发生的诱因。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思想,建立了基于实际监测信息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监测数据的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体系,以监测项目的预警值和报警值作为基础,对监测项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级,运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合成,确定了各监测项目的安全等级和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然后运用专家调查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进行了估算,基于可信性方法计算得到了各评估指标以及基坑整体的风险等级。通过对某地铁深基坑的工程风险特点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类似地铁深基坑施工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因其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风险大,施工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致使深基坑施工的主要风险难以确定,导致施工事故频发。本文基于深基坑工程类似施工风险经验,识别风险因素,按照工作分解结构分解方法,建立风险清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分析深基坑施工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及其主要风险,估计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损失。采用梯形隶属函数计算风险事件的隶属度,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施工的风险等级。通过对厦门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确定其施工总体风险等级为三级,属于风险可控制的范围,评价结果能反映实际施工风险情况。针对基坑施工中的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提出相对施工措施,为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贺跃光  熊莎  吴盛才 《工程勘察》2013,(9):47-50,55
结合某大型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不确定因素多的复杂特征,将该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因素划分为基坑本体结构与周边环境两部分。其中基坑本体结构的风险因素为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锚索拉力、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和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的风险因素为地表、建筑物、桥梁、道路的沉降。以累计变化和变化速率作为上述9个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数据,根据其相应允许值,作为将基坑划分为4个安全等级的依据,然后根据隶属函数确定各层评价因素所处的风险等级,综合基坑本体结构与周边环境的权重及模糊隶属值确定该基坑为一级风险状态,给出施工时应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关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大连、重庆等岩石地区城市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也陆续展开轨道交通建设。岩石地区不同于软土地区在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中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依托青岛地铁三号线某车站基坑工程,运用事故树法对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下地铁基坑施工进行风险识别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法建立三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对该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提出基于DEA-AHP和BP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先运用WBS-RBS识别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判矩阵,运用数据包络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将指标权重值作为BP神经网路输入完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预测,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分析,建立了包含六种基本事故类型的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框架体系。引入模糊熵理论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天津凌宾路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为例,对基坑风险因素框架体系及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基坑条件复杂,影响基坑施工因素多,导致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面临众多风险,针对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问题,通过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分析,建立了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然后将突变级数法应用到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分析中,相对于其他风险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不需要计算权重,且是基于状态变量的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减少了主观性。并以天津凌宾路地铁车站为例,分析了基坑事故原因相互作用对事故的影响,对车站基坑施工风险概率进行了计算,同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基坑施工风险预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型综合地铁换乘车站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铁平行换乘车站基坑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其周围位移场分布和围护结构变形与一般基坑明显不同,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设计中确定该类基坑的保护等级、施工过程中保护临近已建地铁车站及周围建筑的安全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地铁重大综合工程,根据现场的监测数据,结合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地铁基坑周围环境位移场的分布特点,并对已建车站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做好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意义重大。文章对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叶耀东 《建筑施工》2015,(3):382-384
为了有效降低甚至规避地铁超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风险,在综合考虑影响深基坑质量安全的各种因素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某地铁超深基坑进行了施工风险评估,得出基坑风险等级,并据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多维度动态评价,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了针对深基坑开挖过程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单项安全风险指标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值和综合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值,用以对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单项风险评价指标安全风险状态和整体安全风险状态进行多维度动态评价。结合上述两类指标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安全风险状态的定量化描述。基于该评价方法,对安徽合肥地铁车站7 号线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估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风险状态,并可有效识别获取不同施工阶段的关键风险指标,可为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涉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维度问题,基于施工组织困难、周围环境复杂的施工现状,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平路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铁车站建设施工联合设计管理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精准、高效的管理水平。所建立的基于成本和进度的5D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多维度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以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在地铁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塌方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事故,为有效预防施工阶段塌方事故的发生,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某大跨小净距地铁换乘站施工阶段塌方风险进行研究,考虑其施工难点,建立施工阶段塌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主要风险因素和塌方风险等级,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极易出现进度偏差的问题,基于识别提取的11个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托历史案例信息构建案例数据库,提出一种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三维动态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将PSO聚类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预测,有助于准确反映各影响因素与施工进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提高预测效率;建立进度预警响应体系,综合集成EVM法与PDCA循环,可实现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分级预警与动态优化;采用BIM虚拟可视化技术并搭建Web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三维可视化控制与实时信息管理,通过在HG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证实了此方法对于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邻近京广桥,受桥桩位置制约,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分离结构型式,原设计施工方案为CRD法,由于车站主体结构沿走向邻近桥桩(距桥桩最近距离仅为2.16 m),施工风险大,因此所选施工方案必须能够确保邻近桥桩的安全。通过工程类比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选择对邻近桥桩保护最为有利的洞桩法(PBA)方案。根据邻近桥桩与地铁空间位置关系,将邻近桥桩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车站施工期间对桥桩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合理,对邻近桥桩的保护措施有效,能够确保邻近桥桩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邓沿生  梁士举 《山西建筑》2014,(27):268-270
根据某地铁车站的施工特点进行风险识别,建立风险因素层析模型,采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结合GB 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提出的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等级标准,得出该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等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刘平  谭燕 《工程管理学报》2022,36(4):70-075
地铁车站因其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特殊的工程特点,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地铁车站施工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在明挖法的视角下,运用决策实验室法、解释结构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组成混合模型,提出了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坍塌风险的评价方法。利用决策实验室法计算了各事件的重要度;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因素间的反馈关系;应用贝叶斯网络分析软件Netica,得到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概率和致因路径。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概率分析方法过度依赖精确概率及不能考虑中间事件发生故障的概率对系统影响的问题,通过各事件的重要度分析结果指导风险控制工作,为地铁车站基坑坍塌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上海某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红波  姚浩  卢剑华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902-1906
首先根据深基坑工程地质特点和周围建筑物情况采用WBS方法对上海某超长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工作结构进行分解,采用故障树法对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应用综合集成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各类基坑的风险等级。该系统评估方法可应用到类似超长轨道线路工程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发展,既有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与邻近新建工程相互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北京某邻近地铁6号线车站及区间隧道的超近距离基坑工程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进行了全过程动态模拟。通过数值分析和实测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既有交叠地铁车站及隧道对超近距离基坑施工的影响及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既有结构刚度大于土体刚度,会影响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位移场,使既有结构侧土体隆起明显小于无结构侧、隆起减小速度明显大于无结构侧;既有结构的存在同样会影响围护桩的变形,使既有结构侧的桩侧移量小于无结构侧;随着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平面外与基坑竖向距离的变化,既有结构的位移响应会有所不同;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截面刚度变化,既有道床和轨道也会有不同的响应。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超近距离施工及交叠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