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枇杷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采用滤纸片法探讨了枇杷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对三种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同时还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这三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三种试验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提取物,最后是正己烷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在0.1g/mL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大肠杆菌11.8mm,金黄色葡萄球菌13mm,枯草芽孢杆菌11mm。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1mg/mL,枯草芽孢杆菌10mg/mL。  相似文献   

2.
从体外试验的角度观察牡荆素的抑菌作用。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内药液2倍稀释法测定牡荆素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牡荆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μ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牡荆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燕  王寒  薛天乐  吴贞健  周英 《食品科学》2009,30(5):112-114
目的:探讨灰灰菜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对灰灰菜65% 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然后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检测3 种萃取物对7 种人体常见致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石油醚、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很强,其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小于1.56mg/ml,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的MIC 分别为3.13、6.25、6.25、12.5mg/ml,而对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的MIC 均大于50mg/ml。结论: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革兰氏阳性菌,但对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寻求新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等为指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7种食品腐败细菌作为供试菌,研究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20mm,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25,6.25mg/mL,蜡样芽孢杆菌1.562,3.125mg/mL,大肠杆菌25,25mg/mL,变形杆菌12.5,25mg/mL,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均为12.5mg/mL。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率随抑菌作用时间的延长,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能力大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与苯甲酸钠相同,稍差于山梨酸钾。结论: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5.
以马尾松针为材料,研究其75%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8种食品腐败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75%乙醇和水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6.25~12.5mg/mL和12.5~50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分别为12.5~25mg/mL和12.5~50mg/mL。7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其热稳定性较好,经121℃湿热处理30min,仅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产生微弱影响。当介质pH≤7时,75%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能力随pH升高而显著下降。当pH7时,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外,对其它供试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五种菌为供试菌,比较了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提取物及2种常用防腐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的提取物及2种防腐剂对5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氯仿相提取物对以上5种常见菌种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生物抑菌圈方法,测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籽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籽95%乙醇总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强,表现出明显的广谱抗菌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细菌抑菌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11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5 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 mg/mL;且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连翘不同部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连翘的花、叶片、枝条、果实(分青翘和老翘)的乙醇提取物对三种细菌性病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3种真菌病害青霉菌(Penicillium)、葡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进行了抑菌效果的对比和分析。用液体悬浮培养法分别测定了连翘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连翘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果实中青翘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老翘和叶片的抑菌作用也比较强,且两者区别不大,枝条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弱;对3种供试真菌所有供试部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比细菌差。不同部位的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则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并探讨了余甘子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抑菌特性,结果表明:70%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霉菌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对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强弱顺序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MIC值分别为:2.0%、2.0%、2.0%、4.0%、4.0%,啤酒酵母的MIC值为8.0%。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 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应用滤纸片法筛选南瓜、苦瓜、黄瓜、丝瓜和冬瓜五种瓜类蔬菜有机溶剂提取物及其粗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南瓜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大;将其经硅胶柱层析(CC)和薄层层析(TLC)进一步分离,获得抑菌活性最强的两个组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均有广谱抗性,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25mg/ml 和2.5mg/ml。  相似文献   

12.
不同溶剂组成对一点红提取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生  黄慧  阎柳娟 《食品科学》2007,28(7):194-197
本实验选用水、50%乙醇-水、无水乙醇三种不同组成溶剂对一点红进行提取,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一点红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枯芽孢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性能,探讨不同组成溶剂对一点红抗菌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提取物量最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明显,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不明显;50%乙醇-水提取物的提取量紧次于水,抗菌性能最强且具有抗菌广谱性;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提取量最低,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弱。50%乙醇-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强,提取率也较高,为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海带为原料,用四种不同的溶剂(蒸馏水、甲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对其进行萃取,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海带各种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这四种提取物结构进行初步表征,结果表明:海带粉提取物含有多种糖类化合物;对这四种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表明这四种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对枯草胞杆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稀释后仍然对上述菌种显示出一定的
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观察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微孔板法和对倍稀释法研究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作用很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氯仿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小檗果含有有效抑制供试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Xianfeng  Zhu  Hongxun  Zhang  R. Lo    Ying  L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5,70(2):M149-M152
ABSTRACT: Successive chloroform,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partitions of extracts from Cynara scolymus L. leaf, head, and stem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15 microbial species, including 7 food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icrococcus luteus,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typhimurium ,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4 yeasts, Candida albicans, Candida lusitania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and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 and 4 molds, Aspergillus niger, Penicillium oxalicum, Mucor mucedo , and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using the disk diffusion assay technique. The leaf extract was found to be most effective against all of the tested organisms, followed by the head and stem extracts, and the ethanol fraction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of the tests among 3 soluble fractions of extract, followed by the chloroform and ethyl acetate fractions.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of extracts determined by the agar and broth dilution method ranged from 1.25 to 10.0 mg/mL. The MIC of ethanol fraction of leaf extracts was the lowes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2 extracts. The MIC for fungi was at or below 2.5 mg/mL and for bacteria was at or above 2.5 mg/mL.  相似文献   

16.
使用无菌蒸馏水和70% 乙醇从红果龙葵果实中提取活性成分并探讨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液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mg/mL、枯草杆菌0.5mg/mL、短小芽孢杆菌3mg/mL、产气芽孢杆菌0.5mg/mL;乙醇提取液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2mg/mL、枯草杆菌1mg/mL、短小芽孢杆菌5mg/mL、产气芽孢杆菌1mg/mL。  相似文献   

17.
研究檀香(Sandalwood)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为檀香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4种不同溶剂提取檀香叶中抗氧化、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檀香叶80%乙醇、水、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80%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作用,但对霉菌、啤酒酵母没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经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后,其抗氧化、抗菌活性较稳定。乙醇提取物经不同pH处理后,抗氧化物质在pH6~8范围内稳定,抗菌物质在pH3~7范围内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檀香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标识结果表明:檀香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多糖、鞣质、黄酮类、酚类物、有机酸以及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成分。结论:80%乙醇、水、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8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好。只有8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王海云  周涛 《食品科学》2009,30(21):148-151
研究27 种植物香辛料的抑菌作用,并比较其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得到抑菌作用较强的乌梅、丁香、甘草3 种原料。再进行复配抑菌实验,经大量实验确定,乌梅、丁香、甘草3 种提取液复配抑菌效果最好的配比。通过测定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比较乌梅和复配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丁香、乌梅、甘草提取液1:8:1(V/V)复配液的抑菌作用优于乌梅的抑菌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复配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杜仲雄花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根霉、青霉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检测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及经过硅胶柱分离得到的7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粗提物及7种分离产物的活性。结果显示,杜仲雄花正丁醇粗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分别为0.007 8g/mL和0.015 6g/mL;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根霉、黑曲霉和青霉没有抑制作用。然而经过硅胶柱进一步分离发现,经过分级提取的样品4和样品5对黑曲霉出现了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说明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经过硅胶柱的分离能够得到对不同菌株的特异抑菌物质,这为寻找不同菌种的抑菌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