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关系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等各环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分析技术来科学评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目前配电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常用的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方法,比较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可靠性计算分析方面的技术、经验,以及常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在调研中国供电可靠性量化计算分析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配电网常用的可靠性指标与计算方法,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2方面分析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对提高配供电可靠性的作用。以IEEE RBTS BUS6系统为算例,计算了引入配网自动化技术前后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定量分析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综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阐述了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标,综合分析了配电系统可靠性常用方法和改进算法。并对现有文献在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了分类,分为可靠性模型的完善、评估算法的改进和工程应用等方面。说明了进一步加强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网可靠性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网是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综合效能的关键技术,其可靠性研究在微网应用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而可靠性指标研究是可靠性评估的先决条件。通过分析微网对可靠性指标的要求,说明仅仅引用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对微网进行评估分析具有其局限性,必须针对微网特性提出新的具体可行的可靠性评估指标。为此,从微网作为等值电源或负荷体现的特性、间歇性电源出力、储能装置特性、孤岛运行状态以及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微网可靠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具体含义。通过算例阐明了所提出的指标能有效反映微网在电源配置、运行状态、可再生电源应用等方面的特性,为微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是开展其可靠性设计的必要前提,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综述了电网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将可靠性评估指标从时间和概率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类,总结了四种可以研究稳控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然后,分别采用马尔可夫状态空间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对稳控系统典型工程应用案例进行可靠性计算评估,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小型稳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适用性,推导出装置失效率和修复率与系统可用度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前述两种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综合应用各种可靠性分析方法进一步深化研究大型复杂结构稳控系统可靠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从而确证国民生产生活所需电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叙述了可靠性的常用衡量指标,探讨了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算法中包括了串联和并联2种情况)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腾凯 《供用电》2013,(1):27-31
针对配电网可靠性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可靠性常用指标,分析ETAP可靠性模块的特点及计算流程,以实际电网作为算例探讨配电网各元件对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利用ETAP可靠性成本灵敏度分析查找关键元件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ETAP是进行配电网可靠性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其可靠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可靠性研究也亟需与时俱进。可靠性关乎产品质量,其作为产品和设备安全性的评估指标不仅涉及企业、国家的经济效益,还涉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首先主要介绍了电力电子系统级可靠性建模的主要开展方法、步骤及常见的可靠性建模方式,其可靠性建模主要有故障分析、失效判据选取、可靠性模型选取、建模和定量计算评估等主要步骤,故障分析是可靠性分析的基础,通过故障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主要故障类型,并基于所选取的失效判据判断系统在各故障类型下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系统的规模、精度要求以及应用场合选取合适的可靠性模型有利于准确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后进行定量计算,得到相应的可靠性指标,由此分析总结系统的可靠性;再介绍了4种常见的系统级可靠性模型,并依次对各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4种模型的特点与适用范围;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分布式电源(DG),分析了DG的并网方式、接入方式和运行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指出不同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DG的可靠性模型和含DG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最后,从可靠性指标方面对算例进行分析计算,验证DG接入配电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可靠性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如结构设计、强度分析、寿命估算和断裂安全分析等。本文论述了转轴可靠性理论,并以实际算例对电机轴的疲劳强度进行了可靠性计算。希望这一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巡检周期确定过度依赖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智能变电站巡检周期计算方法,并以基于IEC 61850标准的3/2主接线方式变电站为例进行介绍。首先由故障树分析(FTA)得到导致变电站系统故障的设备最小割集。然后通过可能故障点与相关设备间的逻辑联系,以及从历史文献中得到各种设备的原始可靠性数据(可用率、不可用率、失效率),计算可能故障点的可靠性数据。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可用率、不可用率、失效率三类可靠性数据的权重关系,经过赋权计算得出可能故障点的任务可靠度。最后通过任务可靠度与巡检周期的函数关系,得到可能故障点的巡检周期。因为该方法将各类设备的可靠性数据转化为可能故障点的可靠度,因此更能满足巡检周期计算的实际需要,对保障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有工程经验表明,复合绝缘子的交界面缺陷是导致复合绝缘子发热乃至异常断裂的关键因素,针对复合绝缘子交界面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首先对交界面故障情况、机理以及现有的交界面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然后建立了一维数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脉冲热流在多层材料中的传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数坐标下对辐射量进行求导运算,有无缺陷区域的辐射量变化率差异相比之前将增大7倍。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热流的远场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距离超过30 cm,无需对绝缘子逐点测试,测试速度快,同时检测精度可达1 mm。  相似文献   

1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单相智能电能表(2020)通用技术规范要求,电能表使用寿命提高至16年,即将服役到期的电能表运维规划问题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与难点.文中收集了智能电能表近两年的现场故障数据,提出左删失右截尾条件下基于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的电能表可靠性评估方法,利用似然比检验选择电能表最优寿命分布,借助极大似然估计和Fisher信息矩阵给出电能表可靠度、失效率、MTBF和可靠寿命的点估计与置信限.将可靠寿命作为电能表使用寿命的度量指标,结合电能表异步投入运行的工程背景,从轮换决策和延寿时间确定方法两个方面给出了电能表轮换对策,实验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文章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智能电能表运行和维护策略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无人值班变电站巡视周期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连宏  梁贵书  陈洪海  张建 《高电压技术》2007,33(7):163-165,205
为保障变电站巡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可靠性为中心,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利用变压器、断路器、TA、TV、隔离开关等变电站设备的缺陷信息,通过蒙特卡罗分析法建立了计算巡视周期的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可靠度要求下的巡视周期;提出了一种确定变电站巡视周期的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Monte-Carlo法模拟各种设备缺陷时间的随机性,适于设备的状态维修,为更加合理制定无人值班变电站巡视周期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火电建设自1994 年引入可靠性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已使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功能为:检验、评价和考核火电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指导设备选型;分析火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提高火电工程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汽轮机零件和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汽轮机零件和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叶片、隔板、转子、轴承的可靠性设计和汽轮机零件、部件、子系统和系统的可靠性预测。文中给出了汽轮机零件、部件和子系统的可靠度和可用度的计算公式及汽轮机系统的可用系数和强迫停运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研究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主要从保护的拒动和误动方面进行分析,对数据样本相对较多的缺陷数据却没有有效利用。在对保护装置的缺陷信息进行分类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进一步得到基于缺陷信息的可靠度函数及失效率函数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算例表明,通过计算威布尔分布的相关参数并分析可靠度、失效率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可靠性指标,能为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缺陷规律及可靠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范明天  苏傲雪 《供用电》2011,28(5):12-18
应用现代可靠性分析方法,直接对系统的可靠性加以设计,可对配电系统或多条馈线的可靠性进行整体评估。通过巧妙和合理的工程设计方式,采用合理和灵活的网络结构和互联性,即使在系统负载率高、事故裕度小的条件下,配电系统仍可在最低费用的基础上实现可靠供电。介绍了现代可靠性分析的思路及配电系统可靠性预测分析的流程。重点介绍了配电系统常用的5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简要介绍了基于可靠性电价的奖罚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19.
220 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图论以及面向对象的计算机技术,对220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在考虑变电站接线形式、运行方式、一次电气设备故障和计划检修影响、继电保护配置以及不正确动作等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自主开发的可靠性分析计算软件包,定量计算评价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指标,如整站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概率、供电可靠率、年平均停电时间、因故障造成停电的停电量大小以及设备可靠性对整个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灵敏度等,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评估配电网的可靠性,提升配电终端优化配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浴盆形故障率函数的配电终端优化方法。运用Weibull分布对元件故障率浴盆曲线进行建模,用基于逆流传递和顺流归并的可靠性快速评估方法对配电网可靠性进行评估。在考虑元件故障率浴盆曲线的基础上,结合配电终端优化的特点,对配电终端的优化配置进行定性分析。此后,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验证配电终端的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遗传算法、动态规划、蚁群算法等优化方法相比,计算量较少。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