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龙飞  杨明鄂 《热加工工艺》2013,42(3):147-150,155
对活塞杆摩擦焊接头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设计和实验验证,并结合热处理后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分析等,分析了热处理(调质处理)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焊件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是:870℃加热,零保温淬火,520℃×140 min回火.  相似文献   

2.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618耐热铝合金形变热处理(TMA)前后的显微组织,分析了形变热处理对2618铝合金中的时效析出相S’的细化作用,探讨了2618铝合金形变热处理后晶界附近无沉淀析出带宽度明显减小的原因.并对形变热处理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Cr12MoV为基体,制备了Ni-W合金的电刷镀镀层,并对镀层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真空热处理,观察了热处理后镀层截面形貌和组织特征,分析了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结合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在550℃时对Ni-W镀层进行真空热处理,涂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工艺对高速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钒、铌的高速钢进行了淬火与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高速钢硬度的影响,并通过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最终确定了获得高硬度颗粒状弥散分布碳化物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表面工程资讯》2010,(6):65-67
热处理对热浸镀镍基涂层磨料磨损的影响对热浸镀镍基合金涂层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样品进行SiC磨料磨损试验,采用XRD和EDS分析了涂层热处理前后的物相组成和成分含量,用SEM观察了涂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测定了质量损  相似文献   

6.
对ZL102铝合金进行热处理正交试验,结合抗拉强度测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ZL102铝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制度:500℃×7h固溶+220℃×3h时效。通过电导率测量、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ZL102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L102经过热处理,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大幅的提升,电导率也得到改善,说明该项热处理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显微形貌观察的方法研究了两种热处理工艺对2205不锈钢在高Cl-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金相组织分析观察热处理后样品的组织形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50℃热处理+炉冷处理导致2205双相不锈钢中σ相大量析出,造成σ相周围铬和钼含量的减少,从而使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金相观察、硬度检测、拉伸试验、疲劳试验和变形强度检测,研究了50CrV稳定杆热弯后余热油淬火热处理工艺和水基溶液淬火热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两组热处理后稳定杆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余热水基溶液淬火热处理工艺后的稳定杆性能良好,其热处理后组织和硬度合理,疲劳寿命高,力学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汽车稳定杆的使用要求,性能符合主机厂要求,证明了50CrV稳定杆余热水基溶液淬火为优化的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固溶热处理工艺对Al-Zn-Mg-Cu合金时效厚板力学性能、电导率、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于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固溶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断口分析、低倍检验、高倍组织以及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观察等试验对模具钢的热处理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模具钢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扩展形成的,钢中的白点缺陷和超尺寸夹杂物是引发淬火扩展裂纹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的方法,即在与钢模块类似的热处理制度下加热人工断口,观察加热温度对断口花样钝化的影响,并与实物断口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白点裂纹和淬火扩展裂纹的形成阶段。这种试验分析方法针对工件裂纹受到高温作用影响而使断面发生损坏的裂纹成因失效分析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P110级石油套管淬火裂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SEM分析研究了P110级石油套管热处理裂纹,分析了裂纹的形貌特征、产生原因及形成机理,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热处理裂纹的产生与硫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夹杂物的存在以及淬火应力有关.通过控制硫的含量、避免产生Fe-FeS和FeS-FeO共晶产物和成分偏析,改善淬火工艺,以减小淬火应力,能有效地减少热处理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张全新  朱斌 《金属热处理》2020,45(7):214-218
利用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和硬度计,对14Cr17Ni2不锈钢棒和叶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高倍观察、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硬度试验等检测试验,结合叶片的制造加工工艺过程对硬度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钢棒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偏高,使叶片铁素体含量增加,是导致叶片热处理后硬度不合格的直接原因。通过调整钢的成分配比,适当提高镍当量值,合理控制钢坯和叶片的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叶片达到了所需的硬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频感应热处理法对SA335-P92钢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弯曲试验测试和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中频感应热处理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柔性陶瓷电阻加热方法,采用中频感应热处理得到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沿管壁方向的分布较均匀,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焊缝区的冲击功及弯曲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膜金刚石的高温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化学镀和电镀金属镀层的金刚石在空气和真空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热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了镀覆金刚石的高温耐蚀性及热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定和XRD物相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Cr8钢的组织和性能,从而优化了其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Cr8钢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100 ℃油淬+520 ℃回火2 h×2次,油冷。该工艺下硬度达最大值为59.7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202.6 J。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控制氢气流量为5 L/min,热处理温度为400、600和800℃,热处理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的氢气热处理对CuCr0.8/金刚石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断口SEM观察表明,氢气热处理后基体铜合金塑性变差且从金刚石表面脱粘,复合材料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随热处理温度的上升组织劣化程度增加。复合材料残余抗弯强度随温度上升单调下降,最小值仅相当于未处理的28.0%,而热膨胀系数(CTE)最大值可达9.82×10-6/℃。经外观颜色与断口SEM观察并结合XRD分析可以推断氢蚀机制为:高温下氢夺取了复合材料中的氧生成了高压水蒸汽,不仅使基体脆化与界面胀裂,而且加速了界面碳化铬层的氧化及金刚石表层的石墨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开裂叶轮裂纹位置的观察、裂纹附近区域材料的宏观与微观分析、叶轮生产工艺过程及热处理设备的现场调研,确定铸造双相不锈钢叶轮开裂是由叶轮材料自身存在的铸造缺陷和零件热处理热应力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叶轮结构上的厚薄不匀是加重热处理应力的重要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给出了防止铸造双相不锈钢叶轮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断口分析、低倍检验、高倍组织以及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观察等实验对模具钢在热处理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模具钢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扩展形成的,钢中的白点缺陷和超尺寸夹杂物是引发淬火扩展裂纹的主要原因。由于钢模块在缺陷和裂纹形成后又经历了不同的热处理阶段并在室外放置了较长时间,原始实物断口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破坏给断口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采用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的方法,即在与钢模块类似的热处理制度下加热人工断口,观察加热温度对断口花样钝化的影响,并与实物断口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白点裂纹和淬火扩展裂纹的形成阶段。这种实验分析方法针对工件裂纹受到高温作用影响而使断面发生损坏的裂纹成因失效分析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上沉积NiCoCrAlY涂层,通过真空热处理消除涂层内部孔洞.研究了950、1000和1050℃热处理后的涂层在1000℃下的氧化实验,以探究最优的热处理温度.采用XRD、SEM和EDS观察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和表截面形貌.结果 表明,真空热处理后,基体与涂层结合紧密,氧化增重相对缓慢,涂...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直接化学镀工艺中热处理温度是影响镀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确定了最佳镀液温度。将试样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晶化程度,从而确定镀层的结晶温度,并用显微硬度仪测量镀层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