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材料的性能,由于铝板相比钢板具有屈服强度小、延伸性小、室温环境出现时效硬化的特性,导致铝板冲压工艺实现困难。通过分析冲压铝板工艺难点,从多方位深入探讨了汽车铝板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注意要点以及铝板模具调试相关注意要点。相关经验数据和注意要点,可以为汽车铝板模具制造企业和主机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铝板在车身覆盖件冲压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毅  连昌伟 《锻压技术》2015,40(1):48-50,55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需求,铝合金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制造领域。介绍了汽车行业常用2000系、5000系和6000系等铝合金材料,并简述了铝材料开发、在车身零件上的应用趋势,以及对于汽车轻量化的意义。从现场实际出发,通过对铝板材料的剪切、配送、存储、分张、冲压成形以及铝板零件的检修的各环节的现场分析,总结了四个方面的控制要点,即材料保存、板料拆垛、模具冲制、质检返修,并提出了预防材料发霉、解决铝板分张的措施、控制铝板成形质量以及铝板零件检验和返修要点等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铝板零件重量轻、强度高可以满足车身强度和轻量化要求,所以汽车覆盖件采用铝板替代钢板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之一;铝板的成形性、回弹、修边铝屑是目前铝板冲压过程中的工艺性难题。介绍了汽车覆盖件常用铝板的冲压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板料充分拉深是保证车身外板零件面品质量良好的重要条件,可通过研究板料的拉深性能来评价车身覆盖件的拉深充分性。针对不同厂商提供的6016铝板进行多组拉深试验,并基于拉深试验结果建立了高精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验证了有限元方法模拟铝板拉深过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研究了材料、工艺及模具等主要参数对6016铝板拉深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6016铝板的拉深性能与材料力学参数n值、坯料厚径比t/D和凹模圆角半径成正相关,与压边力和摩擦系数呈负相关。基于有限元方法确定了4组6016铝板的极限拉深比LDR值,可用于指导实际拉深工艺的制定,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上海通用汽车在国内率先使用铝板前盖内外板,进一步降低前盖总成质量。铝板质量虽轻,但成形性却差于钢板,尤其是铝板成形时的大回弹量给冲压模具开发带来极大的困扰。借助CAE仿真软件,通过优化翻边时序、添加水滴造型和增加局部台阶造型等方法,大大降低了铝板零件的回弹量,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从车身覆盖件产品开发、CAE分析、模具制造和模具调试等有关方面,开展少或无废料的技术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开发节约板材的途径,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乘用车白车身样件开发周期长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以东风本田某款SUV车型翼子板样件开发为例,结合产品结构特点,运用CAD/CAE协同手段,设计了可快速修正的参数化试制冲压工艺方案。通过AutoForm有限元迭代求解技术对试制冲压工艺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在试制冲压模具结构设计之前,对潜在的成形性缺陷进行了识别和对策。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3D工艺模面,基于短工序化和轻量化理念,减小模具尺寸,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重量系数,取消导向、定位、压力源等标准件的使用,最终设计了低制造成本的试制冲压模具结构,经过调试快速试制出满足整车匹配要求的工程样件。结果表明,基于CAD/CAE协同的参数化试制冲压工艺设计可有效缩短白车身样件开发周期,并降低样件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CH孔定义,介绍了CH孔设计原则、加工过程及安装方法。正确制造和利用CH孔有利于冲压制件精度质量提升并能促进模具调试进度,对模具制造和调试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处理模具研配问题有针对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车身左右纵梁成形工艺性分析,提前预知模具实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回弹、扭曲等现象,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优化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保证了产品成形质量和成形稳定性,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大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结合乘用车车身铝板的实际应用,系统地介绍了铝板的应用性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评价原则,综述了乘用车车身铝板在成形性能、焊接性能、铆接性能、耐腐蚀性能、漆刷线及拉伸应变痕等方面的评价手段。旨在帮助汽车铝板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汽车铝板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为刚刚开始使用铝板的汽车行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令真  叶烁 《锻压技术》2021,46(2):195-199
针对某公司一款产品上的零件——吊环,分析了其结构和材料特性,以及生产工艺。根据吊环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等要求,设计了由切断、绕弯、折弯3套工序模具组成的复合模具。并制造了一个简易料架作为连冲模具的料架,可以将不规则的边料放置在料架上,再通过一个简易的校正、送料机构,使边料表面变得平整。将简易料架、校正与送料机构和复合模具组合在一起,构成连冲模具。在模具上安装吹气孔,通过高压气体将吊环从模具上吹走。这套针对吊环生产的连冲模具的结构简单、开发成本较低、送料机构简单实用,所生产的吊环能满足公司的实际需求,故障率低,且能有效利用公司的边料,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for studying deflections, tilt, and alig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equence of stamping dies, housed in a transfer press, are presented. Die loads are actually measured at all the 12 die stations using new load monitors and used as input to the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A typical stamping die is analyzed using a computational code, MSC/NASTRA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analysis is then extended to the other dies, especially the ones where the loads are high. Stresses and deflections are evaluated in the dies for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loading conditions. Based on our independent die analysis, stresses and deflections are found to be reasonably well within the tolerable limits. However, this situation could change when the stamping dies are eventually integrated with the press as a total system which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broad research program.  相似文献   

13.
将并行工程思想应用于级进模设计,是提高级进模设计效率、降低设计开发成本的 效手段。针对目前特征技术和级进模CAD/CAM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面向并行设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特征定义;根据级进模设计的特点,建立了由产品特征模型、冲压工艺特征模型和模具结构特征模型组成的级进模集成信息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从板金产品特征到冲压工艺特征的特征映射、从冲压工艺特征到模具结构特征的特征映射的研究,所取得  相似文献   

14.
通用快换模具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标准化的深入应用 ,设计了1种可用于一般级进模、弯曲模、成形模等的通用快换模具结构 ,适合中小型冲压制品的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实践证明 ,这种模具结构用于中小型零件模具的批量制造可节约60%的模具材料和工时成本 ,缩短模具制造维修周期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快速模具开发系统 ,从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和冲压实验出发 ,较好地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快速模具开发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 ,快速模具开发系统能够提高覆盖件模具的开发效率 ,为大批量生产用钢模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方案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汽车发动机后盖板的结构特点和尺寸精度要求,分析了零件冲压工艺,介绍了零件冲压过程中所用4副冲模的结构设计与制造要点。经生产实践验证,零件冲压工艺方案合理,模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形的零件质量好,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冲压模具技术在复杂断面冷弯型钢生产线上定尺切断技术的应用.围栏桩冷弯型钢是一种端面复杂并且封闭的型材,为了充分发挥生产线的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采用冲压模具对围栏桩冷弯型钢在线切断.通过分析围栏桩冷弯型钢的冲压工艺和生产线特点,确定了模具结构及数量,对模具具体设计作了深入分析,从产品展开到模架选择,从确定模具结构到运动过程分析都做了详细探讨,特别阐述了凸模的设计要点.通过实际生产证明这种切断方式具有噪声小、断面质量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典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介绍了在冲模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进行工序拆解问题 ,有利于提高加工零件的质量 ,论述了冲模设计的工序拆解的基本原则 ,可供相关冲模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晖  赵笠程  王杭燕  黄康 《锻压技术》2017,(10):132-137
模具磨损是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正交试验法与冲压数值模拟相结合,综合评估了不锈钢冲压模具的模具硬度、摩擦系数和冲压速度对冲压模具磨损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影响因素组合。以汽车消音器外壳冲压模具为例,建立了冲压件和模具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模型,分别运用正交试验及参数试验方法进行仿真计算方案的设计。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对模具磨损的影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具硬度、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同时,通过极差、方差等分析,发现模具硬度和摩擦系数对模具的磨损有显著影响。由两种试验方法对比发现,正交试验获得的磨损量比参数试验获得的磨损量减少了61.4%,最优参数组合为模具硬度65 HRC、摩擦系数0.08、冲压速度200 mm·s~(-1),该优化组合为减少模具的磨损量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汽车结构件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排样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汽车结构件的工艺性、冲压工艺、工艺方案以及排样设计方案等作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模具的结构形式、模具关键零件的设计要点以及制造工艺.实现了大型多工位自动冲的精密级进模的设计开发与制造.替代了原多工序单冲模具,生产效率提高3.5倍以上,减小了劳动强度.从优化排样人手,采用特定的冲压工艺保证了产品的面空间位置精度(±0.3 mm)、平面上的孔位置精度(±0.3 mm)和直角度精度(0.6°以下).模具制造精度达到0.002 mm,提高了模具寿命.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