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灰色模型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交叉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最小二乘法来优化GM(1,1)模型中参数a、b的方法;介绍了灰色预测原理及其数学模型、CGPSO算法及基于CGPSO算法的优化灰色模型,并根据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优化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GM(1,1)模型,能够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拓展了灰色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力负荷量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电力负荷量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本文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的良好性能和灰色预测法适合预测不确定因素影响系统的优势,提出了灰色变异粒子群组合预测模型来预测电力负荷量,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并通过实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此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且优于其他几种预测算法,该组合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电力负荷量,为电力系统的决策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不断改进电力负荷预测技术,探索精度更高的预测模型,是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一个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的课题.针对电力负荷具有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等特性,该文采用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Time-Series Analysis)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灰色模型拟合电力负荷的非线性增长趋势,再用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4.
灰色GM(1,1)模型及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灰色模型GM(1,1)及其改进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从灰色理论建模特点出发,提出使用加权均值生成原始数据序列的数据生成方法,在进行平滑的非负电力负荷数据序列的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后验差检验,对传统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加权均值的GM(1,1)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证明,加权均值生成数据的方法进行建模具有较好的精度,在实际电力预测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强  赵峰  吴金淦  谭守标 《自动化仪表》2024,(1):111-115+121
配电网的负荷预测在电力运行状态监测中尤为重要。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升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对融合集成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特征选择的融合集成算法。在数据集的选择上,使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算法综合对样本中负荷影响较小的特征进行剔除,使得样本数据集的相关性更高;同时,对传统Stacking集成学习的输入和输出特征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融合集成算法的配电网负荷预测模型与传统的Stacking集成算法、XGBoost、灰狼优化-反向传播算法相比,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升了3.07%。该模型总体性能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有效地支撑了配电网的负荷监测和规划,也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理论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方便并精确地预测电力系统负荷,采用灰色理论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深入分析灰色生成方法和灰色建模过程,并用1组典型电力系统负荷数据和某电力市场实际数据分别构造相应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灰色系统预测电力系统负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电力大负荷预测是电力公司进行高效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进而更加有效地估计电力计量与计费,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的电力大负荷计量计费预估方法;分析了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现状,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不足,引入自适应遗忘因子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建立数学模型、整定因子调整模型关键参数,得到电力大负荷数据的预测值,最终通过计量计费转换公式得用电量以及电费计量预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EKF的电力大负荷计量预测方法的负荷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小于1.35%,电力计费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263%;应用实例证明:基于AEKF的电力大负荷计量计费预估方法,能够提高电力公司的调度效率12%,增加电费营收5.3%~12.2%。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负荷进行准确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传统的数据子空间算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导致预测精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数据子空间算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子空间方程式中加入反馈因子,在电力负荷历史数据中加入遗忘因子,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两种反馈因子和遗忘因子进行寻优,并将寻优结果带入到改进的电力负荷子空间预测模型中进行计算,从而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精度,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量用电数据环境下,如何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对电力负荷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异常检测,并利用灰色序列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利用蚁群算法对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SO-BP)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预测精度。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试验,验证该方法的预测平均误差为3.16%,低于无数据挖掘的PSO-BP算法模型以及PSO-BP算法模型的预测误差。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负荷准确预测问题的研究中,电力负荷具有周期性、随机性和非线性的特点,而传统方法存在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难题,为了提高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CPSO-BPNN).首先利用非线性预测能力强的BP神经网络对短期负荷建模;然后结合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挖掘短期负荷的变化规律以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最后对模型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CPSO-BPNN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难题,提高了短期负荷的预测精度,为非线性负荷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e grey theor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many prediction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Markov-Fourier grey model prediction approach uses a grey model to predict roughly the next datum from a set of most recent data. Then, a Fourier series is used to fit the residual error produced by the grey model. With the Fourier series obtained, the error produced by the grey model in the next step can be estimated. Such a Fourier residual correction approach can have a good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approach only uses the most recent data without considering those previous data. In this paper, we further propose to adopt the Markov forecasting method to act as a longterm residual correction scheme. By combining the short-term predicted value by a Fourier series and a long-term estimated error by the Markov forecasting method, our approach can predict the future more accurately. Three time series are used in our demonstration. They are a smooth functional curve, a curve for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Mackey-Glass chaotic time series. The performance of our approach is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prediction schemes, such as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models. All these methods are one-step-ahead forecast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can predict the future more accurately and also use less computational time than other methods do.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电网后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促进电网消纳能力提升,本文对光伏出力及短期用电负荷采用小波——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风力发电首先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其功率数据分解,再采用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四种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并用粒子群算法(PSO)和灰色关联度(GRA)修正。最后,利用等效负荷的概念,分析光伏、风力发电并网对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并将三种模型有效结合,得到了考虑光伏及风力发电并网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等效负荷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在该预测项目上具有相对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灰色-小波网络组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期电力负荷数据具有离散、无规则波动的特点,先利用灰色预测弱化其波动性,然后将负荷原始检测数据与其相对应的灰色预测数据进行重构后作为小波网络的训练样本,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小波网络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新方法。该方法有效整合了灰色理论、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与传统BP网络相比,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仿真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光伏电力系统运维中,电力负荷预测是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储能、传输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针对电力负荷的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级联长短期记忆模型,将电力负荷预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提取电力负荷的周期性特征,得到总体的变化趋势;第二个阶段提取负荷的波动性特征,对总体趋势进行修正,进一步提升预测的准确度。在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电力负荷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级联LSTM模型能够大幅降低预测误差。该模型可以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较为准确的负荷预测,能够为其智慧运维服务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堰泸  徐圆 《计算机科学》2022,49(3):269-275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的总发电量,电能消耗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调度和发电量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电能消耗的预测精度,针对能耗数据的复杂时序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将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放置于双层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Double layer Long Short-Term Memory,DLSTM)中的新颖夹层结构,即A-DLSTM。该网络结构利用夹层中的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关注单个时间单元中不同的特征量,通过双层LSTM网络对序列中的时间信息进行抓取,以对序列数据进行预测。文中的实验数据为UCI机器学习数据集上某家庭近5年的用电量,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调参,实验对比了A-DLSTM与现有的模型在能耗数据上的预测性能,文中的网络结构在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上均达到了最优,且通过热力图对注意力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对用电量预测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标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对电网中长期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提取,有效地降低数据样本的维度,消除数据的冗余和线性信息,保留主要成分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然后在标准的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环节中引入动量项和陡度因子。两种方法的结合有效地解决了网络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将此方法应用于济源市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比常用的标准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基于多变量的时间序列网络及时间序列网络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预测精度,证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傅立叶级数的小样本振荡序列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新 《控制与决策》2014,29(2):270-274
针对现有灰色模型不能适用于小样本振荡序列预测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傅立叶级数的小样本振荡序列灰色预测方法. 首先对原始序列建立GM(1,1) 幂模型以描述系统行为的总体趋势; 然后利用傅立叶级数提取模型的残差序列所包含的周期性振荡规律, 并以二者之和构成新的时间响应函数; 最后以平均误差最小化为目标, 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求解最优参数. 应用实例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灰色模型对小样本振荡序列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对信息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测准确率以及设置适应数据变化的动态阈值区间是电网IT运维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组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RIMA-LSTM),即在传统周期性ARIMA 模型(SARIMA)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领域的LSTM模型,并摒弃了过去精度低、效果差的误差拟合方法,使用误差自回归方法来补偿预测结果。该模型可以学习到传统ARIMA模型无法捕捉到的误差波动规律,解决其无法预测非线性数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预测电网内存负载数据时,与ARIMA模型和SAIRIMA模型相比,SARIMA-LSTM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