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过程建模的软件系统开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系统应用范围的快速扩展,人们迫切需要质量高、成本低、上市早的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过程建模的软件系统开发方法,并且研究和实现了一个支持软件系统从需求分析到软件自动生成的软件开发环境SDEBPM。  相似文献   

2.
基于Intranet的冰箱抽样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利用VB开发的冰箱测试的网络软件系统,并对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利用该软件系统,可实现对多个实验室的集中控制以及远程登录查询。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层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软件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层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分层的逻辑实现机制,说明了软件系统分层的具体实现机制,最后给出了基于分层的软件系统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与故障诊断仪V.A.G1551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峰  黄河  陈贤章  杜坤 《电子技术应用》2000,26(1):25-27,52
着重研究了汽车故障诊断仪 V.A.G 1551的工作原理,初步给出了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钢结构CAD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以面向对象思想为基础的钢结构CAD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软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详细讨论了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并简要说明了模型的OpenGL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6.
雷达对抗仿真软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雷达对抗仿真软件体系结构,阐述了各部分内涵和功能,研究了雷达对抗仿真软件系统逻辑结构,在该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使用VC++开发了雷达对抗仿真软件平台,结合实际进行了仿真试验实例分析,验证了仿真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周煌  秦志光 《福建电脑》2005,(3):54-55,53
当今的软件系统,随着行业业务的越来越复杂,与之对应的软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模式特别是设计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开发中引入设计模式,不仅使得设计简单明了,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伸缩性。  相似文献   

8.
软件系统的预恢复是一种预防和主动的容错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的软件系统自恢复时间阈值计算算法。该算法基于满足软件系统可用性概率最大化的思想,在系统性能衰退时间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根据一定量的性能衰退的检测数据,计算出优化的软件系统自恢复时间闽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合理、稳定性好,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航天应用软件系统具有软件种类多、规模大、信息交换关系复杂等特点,如何开展软件测试是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难题。结合某测控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式化模型的软件系统测试方法。基于软件系统形式化定义和线索分析技术,绘制软件系统运行流程图、阶段分析图,建立可表述软件系统级行为的场景树模型和场景树图;根据测试充分性要求,提出基于场景树图的路径覆盖准则,给出满足路径覆盖准则的测试用例集自动化生成算法;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方法应用数据,开展测试结果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能够保障软件测试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
从源码中挖掘设计模式实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升软件系统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个设计模式挖掘方法。其中,使用类关系图表示软件系统和设计模式,采用子图匹配的方法从软件系统中提取出候选设计模式实例,过滤了大量非设计模式实例组合,提高了设计模式挖掘效率;提出了度量指标,将软件系统和设计模式向量化,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候选设计模式实例进行分类,提高了设计模式挖掘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效率和有效性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USB实现多路脉冲治疗仪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海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243-2245,2248
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的USB接口对多路脉冲治疗仪的连接与控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利用TUSB3210的USB接口芯片实现了多路脉冲治疗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利用了虚拟仪器LABView技术实现了对治疗仪的控制面板的设计。该系统功能强,数据精度高,性能稳定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逻辑分析仪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一种用FPGA构成的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和计算机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数字和模拟混合信号的逻辑分析。文章给出了该装置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将FPGA的特点与PC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案性能在中低速系统应用中优于普通示波器,且其性价比优于普通逻辑分析仪。该装置可以作为逻辑分析仪使用。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同仪器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全新概念的仪器,实现了将计算机硬件资源、仪器与测控系统硬件资源和虚拟仪器软件资源三者的有效结合.该文以水下航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开发平台,研究虚拟仪器技术在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文详细介绍了虚拟仪器集成开发技术,说明了应用对象--水下航行器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本系统所采用的反射内存实时网络实现高速实时通信的技术,并由此设计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水下航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虚拟仪器开发.开发结果表明,采用该虚拟仪器平台于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可直观、高效、实时地完成仿真信号的检测和监测,能够智能化地实现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据测控.  相似文献   

14.
从实用的流量测量技术现状出发,把计算机高效、智能优势充分融入到工业常规的流量测量中。通过对计算机在流量仪表制造、数学模型的建立、装配调试、流量多参数的测量、提高流量测量精度、流量仪表远程维护、故障诊断,以及流量数据全智能补偿和流量表远程数据采集监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分析,指出了未来流量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发展前景,常规的流量测量将进入计算机时代,流量的测量将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性标识语言(XML)和动态链接库(DLL)技术的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MVC架构的虚拟仪器的基础上,XML和DLL技术相结合应用到虚拟仪器的设计中,实现了虚拟仪器的自定义界面、功能扩充和仪器整合。用此方法设计的虚拟仪器具有可设计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安全性和易维护性大大提高,有效地改进和完善了虚拟仪器,并且在计算机仿真实验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解决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虚拟仪器使得测量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控制,这样就会使得测量计算机化变得很容易。越来越多的软件自动化可以完全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虚拟仪器可以自己定义测试的界面,可以用来完成更为复杂的要求,而且可以减低成本。本文用VC++来创建多线程虚拟电压和电流完成手机的监控。  相似文献   

17.
某型导弹电缆网绝缘电阻测试仪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于某型导弹电缆网测试的绝缘电阻测试仪采用AT89C52单片机进行测试控制和信号采集,体现了仪器的便携性,单片机通过串行口与PC机连接,使测试原理、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形象直观,且便于测试数据库维护;该测试仪采用一组孤立点与其他所有孤立点间绝缘电阻综合测试原理,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缩短了测试时间,采用端口扩展、A/D转换等电路技术实现了多路高压直流电的控制和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该测试仪已应用于某型导弹电缆网和插头座为Y2系列、DB系列的多芯电缆绝缘电阻测试.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an instrument for the content-differentiated assessment of attitudes toward the computer is examined. The instrument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t contains eight scales related to different content aspects which are based on three dichotomous distinctions: (1) the computer as an instrument for learning and working versus the computer as an instrument for entertainment and communication; (2)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computer versus consequence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society; and (3) the computer as a ‘beneficial tool’ versus the computer as an ‘autonomous entity’ (cf. Brock & Sulsky, 1994.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 construct validation and relations to computer us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5, 17–35).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n=232).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content-differentiated scales was contrasted with five more restrictive (nested) models assuming bidimensionality (‘beneficial tool’ vs. ‘autonomous entity’), and estimates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eight attitude scales were computed. The results fully corroborate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content-differentiated scales. Consequen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attitudes toward the computer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在信息显示原理教学方面相关实验仪器的空白,本文设计了一种信息显示原理的演示仪。该演示仪以发光二极管为显示屏,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amsungS3C44BOX为控制核心,采用通用计算机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组成的上位机和下位机架构,其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经测试证明,该仪器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一种低成本的函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仪器技术把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和仪器硬件的测量控制能力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的主导下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表达。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函数发生器的实现技术,借助计算机声卡实现了波形、频率、幅度、相位可调的双通道函数发生器。这种方法成本低、波形产生和使用方便,可用于教学和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