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2021年5月21日,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日期为2022年6月1日。在新修订标准中,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均明确规定"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即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白酒"新增了"调香白酒"的定义,并将其归类为了"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相似文献   

2.
传统酿造白酒通常依赖感官评定基酒的等级,然而基于仪器分析的客观分级方法将有助于推进白酒行业现代化升级。本研究以专业的传统感官评定方式为分类定级参照,通过气相色谱法采集六类新收储浓香型白酒基酒的色谱数据,按保留时间一致的原则进行共有峰匹配后利用中位数法构建了六类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基酒的标准指纹图谱。分析了酸类、酯类、醇类物质在各级白酒中的含量差异,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法(PLS-DA)建模,分析影响基础酒分类定级的因素。筛选出38个与基础酒等级相关性较高的成分。本研究建立的白酒等级分类方法以及关键化合物对其他白酒产品等级分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回顾天津新法白酒诞生和茅台试点,提出新法白酒是茅台试点的一项重要成果的见解;简要介绍尾酒勾兑法的优点.白酒行业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茅台酒的主体香让老同志念念难忘,只有寄希望于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李维青 《中国酒》2000,(4):64-65
液态法白酒是液态发酵法白酒的简称,它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的工艺路线,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目前有调香法、串香法和固液结合法,或者相互移植、渗透而生产的多种工艺。由于液态法白酒的工艺先进,所以又有新工艺白酒之称,它是采用现代化的酒精工艺,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酒精,再加工或改制成的白酒。有时新工  相似文献   

5.
熊子书 《酿酒科技》2007,(1):112-116
对新工艺白酒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新工艺白酒经历了从酒精兑制白酒→酒精配制白酒→酒精合成白酒→串香法白酒→调香法白酒的5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长足的发展,已进入中档酒水平。新工艺白酒具有生产成本低、劳动效率高、出酒率高、清洁卫生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酒精质量的优劣是生产新工艺白酒的关键。应重视固态法生产香醅,提高勾调技术,选育优良菌种,采用串香、调香和固液结合法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新工艺白酒的质量与档次。(陶然)  相似文献   

6.
新工艺白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从五十年代开始,多次参与新工艺白酒的开发与研究,对此有颇为全面的了解和较为深厚的造诣。本文回顾了调香法白酒、串香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等工艺的发展历程,并对新工艺白酒的前景作了展望,肯定了新工艺白酒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在发展、巩固和提高新工艺白酒中所应注意和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曲清香型白酒从生产工艺上可分为传统法小曲白酒和纯种根霉小曲白酒两种。传统法小曲清香型白酒与川法小曲酒相比较,在主体香气成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总酸总酯含量高于川法小曲酒,尤其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乙酸乙酯为川法小曲酒的1.5~2倍,乳酸乙酯是川法小曲酒的2~4倍;杂醇油含量低于川法小曲酒,但是正丙醇含量远高于川法小曲酒。在口感方面,传统法小曲清香型白酒更醇厚和丰满。对制定小曲白酒国标提出以下建议:①标准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②可以参考其他香型白酒2006版本新国家标准;③考虑其先进性和适当的体现量;④考虑如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酒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白酒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高白酒品质及安全性、推动白酒产业发展和走向国际的重要意义;从成品白酒质量出发,以白酒相关国家标准体系为基础,分为白酒理化及感官指标控制、与安全相关质量监测控制和与品质相关风味分析及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白酒关键质量指标控制的现状与新发展,内容包括产品质量相关规定、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应对措施等;指出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仪器分析技术是白酒质量研究最主要的技术平台,并展望了白酒质量控制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贵玉 《酿酒》2005,32(6):17-18
通过比较传统工艺白酒与新工艺白酒之间在生产工艺、化学成分、质量风格及风味成份等方面的差异,简要说明了新老工艺白酒的概念和生产方法,并且新老工艺白酒没有对立性,只有统一性,传统工艺白酒是新工艺白酒的基础,新工艺白酒推动了传统工艺白酒的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酿造行业,历史悠久,生产工艺独特。白酒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建国后白酒业取得了众多的技术创新,如麸曲法、液态法、色谱分析在白酒中的应用以及低度白酒的研制等。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和健康的追求,白酒的发展逐渐低度化,低度白酒的研发已成为业内研究热点,低度白酒也已成为中国白酒生产消费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优化了有机溶剂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质谱仪(GC-C-IRMS)测定白酒中乙醇中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方法。分析了5种年份原酒、24种市场流通固态法白酒以及14种固液法白酒的δ13C值。结果表明:同系列的年份原浆酒中乙醇δ13C值基本无差异;酒中乙醇δ13C值与酿酒粮食和产地有一定关系;利用δ13C鉴别固液法和固态法白酒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串香白酒挥发性酯类的含量大大低于固态法白酒,掩旧不了酒精的邪杂味;串香白酒中的酸类、高沸点的酯类、醛类和多元醇等呈味物质的含量也低于固态法白酒,因此,使液态白酒饮之不快,口味淡薄,影响了液态串香白酒的进一步发展。 现已研究清楚,白酒的香味成分是由酯类、有机酸、高级醇和羰基化合物等组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微波消解和水浴两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白酒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白酒中36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消解-ICP-MS可以测定白酒中36种金属元素。水浴-ICP-MS可以测定白酒中35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略低于微波消解-ICP-MS法。水浴预处理法不能用于白酒中Hg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白酒生产技术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怡方 《酿酒》2010,37(6):3-4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技术创新是白酒工业发展的主题,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的麸曲法酿酒、液态法酿酒、低度白酒的出现;市场经济时代应用于白酒香味成分分析的色谱分析、己酸菌等的分离及应用、人工培养窖泥的推广、勾兑及贮存技术的发展、新香型的涌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当前创新的重点应包括白酒生产机械化问题、白酒的香型与市场消费的辨证关系问题、饮酒观念和方法转变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白酒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发酵饮料,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探讨了白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和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及白酒中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之间会产生加成作用、协同作用、掩盖作用或无相互作用,分析这些相互作用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分配系数法、矢量模型法以及PDE模型法。有研究通过S型曲线法发现烷基硫醚对酱香型白酒的水果香味有协同作用等;通过OAV法对茅台酒的研究表明:己酸乙酯与乳酸乙酯、乙酸乙酯这两组混合物分别发生了协同作用等,而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混合物发生了加成作用等;用σ-τ图法分析了清香型白酒中醛酮类物质和醇类物质间相互作用,醇类物质基本发生掩盖作用,而己醇和苯甲醇则不发生相互作用,醛酮类物质发生协同作用等;通过分配系数法发现白酒中高浓度的2-苯乙醇和1-丙醇可以抑制3-甲基丁酸的释放,并且1-丙醇对3-甲基丁酸的影响要大于2-苯乙醇等;利用矢量模型法研究发现:混合物的香气强度与单个组分的香气强度之和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等;PDE模型法对白酒中混合物的香气强度有很好的预测性能。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相互验证会使研究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宅"成为生活常态,以"云体验""线上线下融合"等为特征的新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新引擎。受疫情影响,白酒消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以新消费为着眼点,以白酒产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白酒消费群体、消费场景、消费需求的转变与升级,将新消费细化为"新消费人群""新消费场景""新消费用途",研究如何借助三新消费蕴藏的新机遇推动后疫情时代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未过滤酒样为空白样,与经不同孔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片过滤过的固态法和固液法浓香型白酒进行对比,研究高分子过滤片孔径大小对固态法和固液法浓香型白酒香味组分的过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孔径对比,0.1μm和0.2μm孔径的滤片分别对固态法和固液法浓香型白酒有最好的过滤效果,同一孔径对比发现该滤片对固态法白酒的过滤效果比固液法白酒好,初步猜测可能是固液法白酒中部分香味物质为外源添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汪地强  严腊梅 《酿酒》2007,34(2):28-32
白酒分析检测发展至今已40余年,其中经历了初期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新发展阶段,获得了众多成果.包括常规检测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其他分析检测技术在内的众多分析检测手段构建起了白酒行业分析检测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白酒行业分析检测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即:食品安全控制已成为当前检测的重中之重,白酒风味物质研究已成为行业研究的大趋势,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已成为白酒分析检测领域的潮流,白酒与健康的关系研究也有赖于分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行业的发展,也对白酒分析检测领域提出了新的思考,即该领域的服务对象问题、发展方向问题和新的历史使命问题.针对上述所及内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给予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酿酒》2017,(2)
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科技创新发展,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深入研究微生物与白酒酿造技术的关系,探讨我国传统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正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我国白酒产业在建国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白酒科研人员及从业者的不断研究及探索,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麸曲法、液态法的运用,低度白酒的研制,再到市场经济时代下色谱分析技术对于白酒风味物质的剖析,白酒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分离,评酒勾兑及贮存技术的发展,新型白酒香型的出现等等,均印证了我国在白酒产业上取得的重大技术创新,近年来基于PCR的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等相继应用于白酒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随着研究层次的不断提高,必将产生更多研究成果,中国白酒也将为世界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寻找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是白酒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廷栋 《酿酒》2008,35(2):3-5
中国传统白酒怎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何发掘白酒品牌的现代生活内涵、文化内涵,拓展白酒的市场新空间。适应白酒消费的新方式,以及积极顺应白酒的品位新诉求。洋河蓝色经典很好的诠释了一个白酒高端品牌的诞生和发展。这篇文章是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先生在“2007酒与社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他从白酒的历史、经济、品质、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白酒的品牌建设。提出许多关于白酒品牌建设的新观点。这是一篇关于白酒品牌建设的佳作,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特别向全行业推荐这篇文章。希望更多的人参与中国白酒品牌建设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