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2年收获的313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39.38±4.12)g,容重平均值为(794.03±21.07)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5.82±5.64)%,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5.51±1.26)%,湿面筋平均值含量为(36.05±4.58)%,面筋指数平均值为(77.08±23.14)%,降落数值平均值为(374.76±46.06)s,沉降值数平均值为(43.21±10.05)mL,吸水率平均值为(61.08±2.98)%,形成时间平均值为(9.77±9.90)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16.74±10.76)min,弱化度平均值为(47.08±25.92)BU,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为(515.91±220.19)E.U.,延伸度平均值为(165.67±24.65)mm。  相似文献   

2.
2011年河南省大田小麦品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1年河南省三个主要种植区域收获的81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籽粒品质性状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小麦体积质量(容重)平均值为(781.58±21.13)g/L,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4.27±0.91)%,湿面筋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0.78±2.77)%,面筋指数平均值为(79.99±16.41)%,降落数值平均值为(329.86±37.06)s,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值为(9.63±8.55)min,拉伸面积平均值为(81.88±33.26)cm2;其中,59.26%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4.0%以上,32.10%小麦样品湿面筋质量分数在32.0%以上,41.98%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min以上,79.01%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s以上,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GB/T 17892—1999)品质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淮麦区2011年收获的244份高产强筋小麦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平均值为(41.46±4.30)g,容重平均值为(799.43±19.40)g/L,籽粒硬度指数平均值为65.48±5.03,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4.24±1.34)%,湿面筋平均值含量为(31.13±2.95)%,面筋指数平均值为(74.59±19.12)%,降落数值平均值为(343.34±41.77)s,沉降值平均值为(63.88±11.15) mL,吸水率平均值为(61.50±3.31)%,形成的时间平均值为(11.62±7.69) 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18.95±9.96) min,弱化度平均值为(32.00±21.54) BU,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为(585.92±200.18) E.U.,延伸度平均值为(142.50±17.28) mm.  相似文献   

4.
2008年河南省大田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省2008年收获的81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麦体积质量平均为(789.6±14.34)g/L,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4.18±0.82)%,湿面筋含量为(30.05±2.23)%,面筋指数为(69.51±26.27)%,降落数值为(352.8±10.77)B,面团稳定时间为(7.19±7.40)min,拉伸面积为(69.7±31.18)cm2.其中,58.02%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18.52%小麦样品湿面筋含量在32.0%以上,34.57%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 min以上,91.36%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达到GB/T 17892-1999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3年河南省三个主要种植区域收获的81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麦容重平均为(779.23±15.67)g/L,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80±1.13)%,湿面筋平均含量为(34.11±4.00)%,面筋指数平均为(68.83±18.42)%,降落数值平均为(246.72±75.94)s,面团稳定时间平均为(5.94±3.26)min,拉伸面积平均为(72.07±24.71)cm2;其中,97.53%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80.25%小麦样品湿面筋含量在32.0%以上,23.46%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min以上,92.59%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s以上,达到GB/T17892-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品质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0年收获的81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麦容重平均为(793.6±17.21)g/L,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06±0.83)%,湿面筋含量为(31.78±2.33)%,面筋指数为(255.4±105.26)%,降落数值为(255.4±105.26)s,面团稳定时间为(6.52±5.82)min,拉伸面积为(74.3±32.56)cm2。其中,91.35%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50.62%小麦样品湿面筋含量在32.0%以上,20.99%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 min以上,44.44%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品质标准(GB/T 17892—1999)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仓储的2012年新收获的27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了其籽粒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2012年河南省仓储小麦体积质量平均为(764.04±17.47)g/L,蛋白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5.53±0.98)%,湿面筋质量分数平均为(34.79±3.20)%,沉淀指数平均为(48.67±6.77) ml,降落数值平均为(359.89±25.09) s,面团稳定时间平均为(14.93±11.26) min;其中,92.59%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4.0%以上,77.78%小麦样品湿面筋质量分数在32.0%以上,74.07%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 min以上,100%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达到《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GB/T 17892—1999)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小麦品质状况,基于小麦品种及种植区域,采集了2020年收获的小麦1 971份,进行了品质指标检测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小麦对各优质小麦标准的符合度,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整体水平较高,平均分别为14.3%和33.1%,而面筋质量稍差,面筋指数平均值为68;粉质稳定时间平均值7.1 min,最大拉伸阻力与拉伸能量整体水平一般,平均值分别为355 EU和70 cm2。小麦粉食品品质方面,本年度面条整体水平较好,平均值81分,馒头和面包加工品质总体水平不高,食品感官评分平均值均为74分,达到80分以上的样品分别为30.5%和43.3%;蛋糕加工品质较差,达到80分以上的样品占比仅14.3%。符合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占比7.7%,符合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占比0.007%,符合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的样品占比36.5%,其中符合该标准中优质小麦要求的样品占比28.3%,符合优质强筋小麦样品占比6.6%,符合LS/T3109-2017《中国好粮油小麦》标准的样品占比78.4%,其中符合强筋硬麦的占比6.8%。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具有代表性且面筋筋力不同的小麦样品进行了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面筋稳定时间的测定,得到了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与面筋稳定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用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这两项指标能很好地预测小麦的烘焙品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小麦种植品种、面积及分布区域,2022年采集十二个省份新收获小麦样品1 377份,进行理化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小麦籽粒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值分别为13.1%和29.6%,面筋指数平均值为69。面团流变学参数中,吸水量均值63.2m L,稳定时间均值6.7 min;拉伸曲线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拉伸阻力均值分别为75 cm2、140 mm和398 EU。所有样品进行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评价、强筋品种和湿面筋含量≤25%的样品分别进行面包和蛋糕加工品质评价,面条、馒头、面包和蛋糕评分均值分别是79分、75分、73分和69分。1.7%的样品符合GB/T 17892—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的要求,1.3%的样品符合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的要求。44.9%、31.4%和2.8%的样品分别符合GB/T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品质分类、优质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的要求。56.0%和3.0%的样品分别符合LS/T 3109—2017《中国好粮油小麦》品质分类和强筋硬麦的要求。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小麦食品加工品质整体一般,蒸煮食...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河南省仓储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仓库存储的2009年新收获的27份小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籽粒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并与2008年收获的仓库小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9年仓储小麦中,有96.3%的小麦样品容重在750 g/L以上,33.3%的小麦样品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51.9%的小麦样品稳定时间在7.0 min以上,63.0%小麦样品的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规定。2009年仓储小麦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好于2008年,容重、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等指标显著低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小麦胚芽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小麦胚芽品质状况,从不同地区收集小麦胚芽样品,分析其营养组成、农药及金属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2个小麦胚芽样品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9.64±1.71%,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4.3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为1.85%;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80±1.0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0%以上,其中亚油酸占60.91±0.63%。脂肪和赖氨酸含量品种变异性约为10%左右,而蛋白质和亚油酸含量品种变异性不显著(P0.05)。总糖的平均含量为32.75±4.82%,其中总淀粉的平均含量为14.65±2.57%,约占总糖含量的44.73%,灰分平均含量为5.12±0.41%。12个小麦胚芽样品中农药及重金属残留Pb、Cd含量均未超标,Hg、As均未检出;菌落总数平均值为3.9×103 CFU/g,大肠杆菌均小于3.0 MPN/g,霉菌平均值为4.8×102 CFU/g。进行小麦胚芽的品质分析,对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冀中小麦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小麦品质状况对全国商品小麦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河北省中部石家庄、衡水、沧州3个地区抽取81个小麦品种样品进行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地区小麦样品千粒重、容重和籽粒硬度显著低于衡水地区和石家庄地区;衡水地区小麦样品的出粉率和小麦粉色泽b*值显著高于沧州和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地区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长度、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能量和拉伸比例显著高于衡水地区和沧州地区;有82.72%的小麦样品容重达到1级小麦标准1,9.75%的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96.30%的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16.05%的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 min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15-02-10,农业部网站公布《2013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小麦生产的品质仍以中强筋类小麦为主。800多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质量概况显示,我国小麦体积质量(容重)变幅为706-863 g/L,平均值为788 g/L;籽粒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幅为7.86%-19.77%,平均值为13.87%;小麦粉湿面筋质量分数变幅为15.1-42.1%,平均值为30.0%;降落数值变幅为62-602 s,平均值为321 s。  相似文献   

15.
面筋含量与面筋指数在面团熟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为原料粉.三种原料粉在温度为30℃,湿度为70%的条件下,分别选取熟化0min,18min,36min,54min,72min,90min为熟化点来制取样品.采用手洗法测定各熟化时间点上的湿面筋含量;利用干面筋仪与面筋指数仪测定各熟化时间点上的干面筋含量及面筋指数.得到面筋含量与面筋指数在面团熟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制面行业根据产品要求,制定最佳熟化时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进口硬质(HI60)小麦的品质差异,选取了6个不同品种的乌克兰进口硬质小麦,进行小麦品质和粉质特性测定分析。结果显示:6种硬质小麦硬度指数(HI)分布在64.2~77.4,容重分布在782~824 g/L,其中KT-BL-Y0122品种的硬度指数和容重最高;硬度指数和出粉率不显著相关,硬度和容重居中的NK-BL-R0132品种出粉率最高;硬度指数和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以及面筋指数不显著相关,6种小麦面筋含量差异性小,面筋指数差异性大,其中硬度指数最高的KT-BL-Y0122品种湿面筋含量较低为26.9,而且面筋指数也相对较低为68;硬度指数和面团形成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拉伸阻力和延伸度不显著相关。实验表明,进口硬质小麦品种的硬度指数与出粉率、面筋、粉质、拉伸等常见品质特性不显著相关,所以在硬质级别的小麦进口国际贸易中,硬度指数仅能作为小麦品质衡量的一个参考指标,而非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陕西小麦,以白麦为主,籽粒大、硬度指数高,湿面筋含量比国内其他主产省份高2%之上。对300个样品种主栽、搭配、推广和其他76个品种品质特性进行测报。数据显示:主栽品种大体稳定,品质特性指标面团稳定时间大于3 min的样品占57.6%,筋力适中。关中东部小麦有较高的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中部小麦各指标表现一般;西部小麦有较高硬度指数和粗蛋白含量,小麦生芽率含量较高,表现在降落数值指标较低;渭北旱原小麦降落数值较高,而筋力较弱,表现在面团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种植区域需适当改变耕作方式,才能提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处理对脱酰胺改性后的小麦面筋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非白  廖兰  赵谋明 《食品科学》2011,32(16):157-161
以经琥珀酸脱酰胺改性、透析处理后的小麦面筋蛋白为原料,研究超声处理提高小麦面筋蛋白氮溶指数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处理时间以及温度为自变量,以氮溶指数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确定超声提高小麦面筋蛋白氮溶指数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100W、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44℃。在此条件下,小麦面筋蛋白的氮溶指数达到77.28%。超声处理后样品的起泡性提高约11%,泡沫稳定性提高20%,其乳化性及稳定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酸钠对小麦面筋蛋白流变学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1000型流变仪考察聚丙烯酸钠(PAANa)对小麦面筋蛋白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改性前后流变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配比(Na2CO3∶K2CO3)=1∶9(w/w)、盐添加量1.0%、碱(NaOH)添加量1.0%、PAANa添加量0.04%、磁力搅拌时间60 min。动态实验中,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临界应力分别为:当频率为10 Hz时,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分别为4622 Pa、1723 Pa和76800 Pa、12384 Pa;稳态实验中,当蠕变5.5 min时,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形变分别为11.06%和4.34%。恢复阶段中,当恢复到形变为3%时,改性前样品在实验时间内未能达到;而改性后小麦面筋蛋白恢复到此变形仅需6.2 min。由此可得出,聚丙烯酸钠优化小麦面筋蛋白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分析区域小麦加工利用潜力,以2008年—2013年在豫北地区按试验设计采集的486份大田小麦样品为材料,分析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探讨小麦加工适用性及加工利用潜力。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田小麦容重、面团稳定时间较高,湿面筋含量偏低;沉降指数、面团形成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年际间变化较大。2008年~2013年豫北地区大田小麦样品有2.88%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二等标准。湿面筋含量较低是豫北地区优质小麦比例较低的限制性因素。以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同时满足要求作为参考依据,豫北地区大田小麦样品满足不同食品要求的比例依次为面条馒头饺子发酵饼干面包酥性饼干蛋糕、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