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硫化钼(MoS_2)有独特的电子学、电化学性质,在催化、传感、能量存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负载型镍制备不同形貌纳米二硫化钼与石墨烯有类似结构,其材料可靠性较好,本文首先分析了纳米二硫化钼的化学结构和制备原理,采用负载型镍对不同形貌纳米二硫化钼制备流程优化,通过实验进行了性能分析,展示了该方法制备纳米MoS_2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硫化钼制备过程中硫源及分散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二硫化钼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应用前景广阔。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粉末的方法很多,特点各异,并各有其优缺点。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因具有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流程短和制得的颗粒粒径较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应用该法制备非晶态二硫化钼过程中的收率、粒径和形貌的分析,确定了制备过程的最佳硫源和分散剂分别为硫代乙酰胺和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3.
二硫化钼∕纳米二硫化钼具有热稳定性高、附着力强、摩擦系数小、润滑性能与催化效率优良等特点。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与化学法。而利用纳米二硫化钼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制备较大面积的纳米材料以及功能各异的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目前正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TiCl4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和酸性条件下,合成了形貌可控的TiO2纳米粒子。应用粉末XRD、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等现代表征技术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形貌等,初步探讨了高晶化度、高规整性和高分散性的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果表明:所制备产物为锐钛矿相纳米TiO2,具有Ti-O-Ti和Ti-O结构,粒径均匀,大小为150nm,纳米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过程是缓慢的。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硫化钼具有优异性能,应用广泛。介绍了纳米二硫化钼的液相法、化学气相沉淀法的制备研究进展,及几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纳米二硫化钼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硫化钼具有可调带隙的二维层状材料,其特有的性质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光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二硫化钼的结构及其性质,以及常见的制备二硫化钼纳米薄膜的方法。给出了表征二硫化钼纳米薄膜的常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钼业》2009,3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还原四硫代钼酸铵制得的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大小均匀,单分散性好,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可得到以溶解的形式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二硫化钼纳米颗粒。本发明不但扩展了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手段,并且能够以原位修饰的形式解决了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分散性问题,极大地推进了纳米二硫化钼在石油精制领域、加氢脱硫及加氢脱氮领域、各类化学工业、合成化学工业、煤液化工业、高压合成金刚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志昌  张萍 《中国钼业》2010,34(1):6-20
研究了制备纳米MoO3的各种流程;其中包括,沉淀法、水热法、CVD法、溶胶-凝胶法、共胶凝法、溶胶-水热法等。本文权衡与评估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突出了溶胶-水热法,应用于制备纳米MoO3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纤维、纳米管等,不但具有分散性良好,而且分布均匀,克服了溶胶-凝胶法热处理界面开裂的困难,解决了水热合成耗时冗长等缺点。其中,一维单晶的尺寸与形貌,不仅取决于水热条件,而且,取决于溶胶的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还证明,溶胶-凝胶法特别适合于制备热力学亚稳态的六方相MoO3薄膜。  相似文献   

9.
热分解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钼酸铵为原料,热分解法制备出了二硫化钼纳米粉末,采用TEM,SEM,XRD和ED等方法检测了产物的形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灰黑色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几十纳米;XRD谱图与标准衍射谱比较,产物属六方晶系,a=0.316nm,c=1,229nm;基本无杂质,较纯净;ED分析还表明纳米颗粒为多晶,晶化程度好,(0004)、(011^-0)、(011^-2)等品面的衍射环连续、清晰,与XRD的分析结果一致。并对二硫化纳米粉末形成的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层厚度、反应气体流速、反应物的粒度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钼酸钠为钼源,硫脲为硫源,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还原剂(盐酸羟胺、草酸),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形貌规整的二硫化钼微球花。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初始钼硫比小于或等于1∶5时,产物为纯净的二硫化钼;随着钼硫比的减小,所得产品粒径也逐步增大。两种不同还原剂作用下,均可制备得到布满褶皱状薄片的二硫化钼球花。盐酸羟胺还原剂作用下所得产物比草酸还原剂作用下所得产物的粒径要稍大,但花瓣状更清晰,褶皱程度更高,团聚程度也较轻。并对其原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钼粉制备技术直接影响到钼粉的品质,而钼粉的品质则影响钼及钼合金的性能,因而钼粉制备技术备受业界关注。主要介绍了工业化钼粉的传统制备方法,如氢气还原法、等离子还原法、羰基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以及特殊用途的超细钼粉、纳米钼粉、高纯钼粉的制备方法。文章指出了各种钼粉制备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所制得钼粉品质,并讨论了一些制备技术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过程机理。总之,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可生产出满足各种需求的、性能和质量各异的钼粉产品。提高钼粉的纯度、产出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展特种制备设备,是钼粉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有机钼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钼是一些可溶于润滑油或润滑脂中的钼化合物。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简称MoDTP)、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固体,简称MoDTC)、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液体,简称MoDTC)和钼胺络合物(简称Mo-A)等。它们是润滑油或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极压和抗氧化添加剂。本文主要概括了全球两大巨头公司:美国康涅狄格州的R.T.范德比尔特公司和日本东京的旭电化工株式会社关于有机钼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两家公司关于有机钼的研发过程和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MoDTC和Mo-A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4.
MoO_2亚微米球的可控水热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约300~500nm的MoO2亚微米球。辅助剂PEG400在合成过程中,既作还原剂又作保护剂。探究了产物从MoO3纳米棒向MoO2亚微米球转变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XRD和SEM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初步探讨了MoO3纳米棒向MoO2亚微米球转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钼化合物(二硫化钼、钼酸铵、氧化钼)同质异象变体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掺杂二价碱土金属的铬酸镧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和应用效果最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连接材料,它几乎占整个SOFC制造成本的一半。制备工艺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联氨法和水热法等。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及用该方法制备La1-xMxCrO3(M=Sr,Ca)材料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纳米钼粉的制备技术及研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小明 《中国钼业》2010,34(6):37-39
主要综述了机械球磨法、还原法(封闭循环氢还原法、氯化钼还原法、化学水解沉淀-还原法、均匀沉淀-还原法)、电子束辐射法、氯化钼蒸汽法、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电脉冲法等制备纳米钼粉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纳米钼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七钼酸铵为钼源,采用水热晶化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微结构的MoO3微粉。分别考察了溶液pH值、老化温度、焙烧温度、加入模板剂等因素对MoO3晶粒尺寸、形貌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为纳米级α-MoO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α-MoO3及其前驱体表现为片状、纤维状、棒状等聚集形貌特征。获得了α-MoO3及其前驱体晶粒尺寸和形貌特征与制备条件之间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磷酸为溶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的三氧化钼在磷酸中的溶解性,并对三氧化钼进行SEM、XRD表征.确定晶体形貌、衍射峰强度是影响三氧化钼溶解性及澄清度的重要因素.晶型完整的片状三氧化钼会严重影响催化剂用高纯三氧化钼的澄清度;XRD表征显示,衍射峰强度越弱,高纯三氧化钼在磷酸中的溶解性、澄清度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