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锌的不确定度的系统分析,阐述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试液中锌的浓度、试液定容体积及样品质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并对这些分量进行了量化计算,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同时通过评估,得出影响锌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量试液中锌浓度引起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TG6钛合金中痕量铁的不确定度的系统分析,阐述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试液中铁的浓度、试液定容体积及样品质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并对这些分量进行了量化计算,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同时通过评估,得出影响铁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测量试液中铁浓度引起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赵易彬  都佳 《衡器》2011,40(5):24-25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确定度的意义和来源,并以台秤为例介绍了如何计算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AR500差分光谱仪的校准过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分析了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给出SO2、NO2的合成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校准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是量值溯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159-006《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规范》等技术规范,建立ICP-MS灵敏度及检出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系统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ICP-MS灵敏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6.1%, k=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ICP-MS检出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7%,k=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灵敏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本文为系统评估ICP-MS的灵敏度及检出限的不确定度和开展该项目的校准、研制ICP-MS校准用标准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废水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找出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原子荧光强度值带来的不确定度,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海华 《衡器》2012,41(4):34-35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子计重秤试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并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监测仪器的测量原理、校准方法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按不确定度评定原则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根据不确定度分量值,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王坚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8):1634-1635
根据监测仪器的测量原理、校准方法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按不确定度评定原则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根据不确定度分量值,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番茄粉铜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测量不确定进行了评定。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个分量的数学模型,并估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置信概率为95%,取包含因子k=-2,铜含量的测量结果报告为肛(11.62±0.50)mg/kg;影响铜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由标准曲线校准所得浓度产生的不确定度,同时配制标准曲线系列稀释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从而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按照测定程序,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不确定度的传播规律,计算出相对和绝对扩展不确定度,得到了蔬菜中硝酸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7mg/L(k=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合成色素含量,通过对测试方法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建立结果数学模型,并计算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分析发现,样品分析过程中回收率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最大,标准溶液配制和稀释过程影响为其次,样品质量称量分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周轶然 《分析仪器》2022,(1):137-140
本文基于氧化物的ZAF修正法对典型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在得出了定量分析结果之后,分析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得出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的不确定度模型,测算了每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数据,最后计算出了定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ZAF修正法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非常小,主要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造成的。利用不确定度提高测试和仪器校准的准确度,可以对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的后续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1]。在ISO/IEC17025-1999中要求检测实验室具有评价不确定度的程序,能够对测量项目的不确定度做出正确的评估,满足客户及监测工作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努力找出不确定的所有分量且做出合理评定,确保检验结果不确定度已知度符合要求。作者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则,通过实例,简要地阐述了原子荧光法测定乳粉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丁二酮肟-EDTA可视滴定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的镍含量,应用统计学理论对其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建立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过程不确定度来源及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此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来源为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和肉眼判断滴定终点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所以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操作,提高检测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当测试样品中镍含量为55.34%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o.14%(扩展因子k=2)。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工业用苯乙烯中微量苯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一代GPS的产品检验符合性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拓展至符合性不确定度,但并未给出相对应的评定方法。为全面估计产品检验中测量结果与产品规范所有可能的差异,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研究产品检验符合性不确定度评定。基于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定义,提出规范不确定度、方法不确定度、符合性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借助不确定度的黑箱模型,通过测量结果统计学量值特性指标,评定执行不确定度。以产品圆度检验为例,研究符合性不确定度评定操作过程,基于符合性不确定度划分产品检验的合格区间。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规范不确定度和方法不确定度的量值与执行不确定度相当,不可忽略;由于符合性不确定度包含测量结果与图纸规范所有可能的不一致性,基于符合性不确定度进行产品合格判定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对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镁合金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辨别,并在此基础上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样称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各种玻璃量器的使用及测量重复性。依据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获得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法检测硅质耐火材料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对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法测定硅质耐火材料中二氧化硅的结果产生不确定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CSM010100108—2006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规范,对其进行了评定,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为其他元素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