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2007/08、2008/09年榨季我公司下属双江公司和勐省公司利用锅炉烟道气中进行糖浆和混合汁烟气饱充上浮技术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稳定并进一步提高锅炉烟道气CO2饱充混合汁的澄清工艺应用效果,本文通过使用自制饱充设备,进行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分析饱充温度、饱充pH值、饱充时间及烟道气CO2浓度等对胶体去除率、清混汁纯度差、清汁色值及钙盐含量的影响,优化混合汁C02饱充工艺。结果表明饱充温度、饱充pH值、饱充时间及烟道气CO2(v/V)浓度对澄清效果有明显影响,饱充温度、饱充pH值及饱充时间均存在一最佳值;CO2浓度越高,澄清效果越理想,当浓度低于12%时对混合汁进行饱充澄清意义不大;最优工艺组合为饱充温度50℃,饱充pH11.0,饱充时间8min,CO2浓度2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利用附设酒精厂生产过程产生的CO2改进清净工艺的应用。主要是先用CO2对混合汁进行饱充,饱充汁上浮分离后,再经原工艺用SO2中和,沉降,过滤。对此新工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查定,初步得出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大量节省硫磺的结果,同时讨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前言一碳饱充的主要任务,是使主灰汁中所含的过多的氢氧化钙变成碳酸钙,当做非糖物的吸附剂及过滤一碳他充汁的助滤剂。一碳饱充罐内的二氧化碳分布器,应当使在罐内整个断面形成分布均匀的小气泡。目前世界公认带括刀的狭缝的排管式分布器(以发明者命名的RIChter分布器),是最好的二氧化碳分布器。一碳饱充,不但应当在任何时候,在罐内任何地点消灭所谓混合碱度(即饱充不足的糖汁与他充过头的糖汁混合),而且要使固相(碳酸钙)与液相混合均匀,以利干碳酸钙的吸附作用。这只有通过罐内循环或罐外循环来实现。另外,循环饱充汁,…  相似文献   

5.
通过低温气浮和臭氧饱充耦合技术,研究了一种甘蔗混合汁绿色清净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了臭氧饱充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澄清糖汁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饱充量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实验条件下,较好的澄清条件为:臭氧饱充量0.1%(m臭氧/m蔗汁),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为60℃,为混合汁绿色澄清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在线监测不同饱充温度下生成的碳酸钙颗粒形貌及粒径变化,以还原糖含量、色值及简纯度等为指标,研究了饱充温度对碳酸钙形貌及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充温度为60和70 ℃时,碳酸钙颗粒主要呈细长棒状,FBRM测得的碳酸钙粒径较小,清净汁色值分别为281和289 IU,简纯度分别为93%和90%,过滤速度快,还原糖破坏少;而在80和90 ℃的较高饱充温度下,碳酸钙颗粒主要呈球状颗粒,结合得较紧密,FBRM测得的粒径较大,清净汁色值较高,分别为303和385 IU,简纯度较低,分别为87%和73%,过滤速度慢,还原糖破坏较多。因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烟道气饱充生成的碳酸钙形貌和粒径及还原糖含量等,饱充温度越低,生成的碳酸钙颗粒对杂质的吸附效果越好,对糖液中还原糖的破坏也越少,有利于糖液清净。  相似文献   

7.
基于烟道气饱充上浮技术处理顽性蔗汁的查定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对浮清汁的澄清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磷酸值对过滤速度、色值的影响最大,对沉降速度、纯度的影响最小;硫熏强度对纯度的影响最大,对过滤速度、色值影响最小;中和pH值对沉降速度、过滤速度有一定程度影响。各因素对还原糖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p0.05)。通过评价沉降速度、过滤速度、纯度和色值,分别得到了最优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制糖工艺     
工艺特点 1.采取渐进式热予灰:将70—75℃的渗出汁在渐进式予灰槽中逐步提高pH值、使胶质物凝集完好而完全,以利于沉淀和过滤。 2.在予饱充罐中采取边加灰、边饱充,同时大量回流循环等措施,使予饱充汁碱度稳定在一个有利的数值,并使沉淀粒子不断长大。 3.予饱充汁经沉淀、过滤除去胶体等杂质后再进行主加灰,避免胶体等杂质再溶。 4.一碳饱充在无胶体物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糖厂传统的立式管道蔗汁硫熏中和器或碳酸饱充罐有着设备易积垢,操作、拆洗不方便,压力不稳定等缺点。在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形势下,要求有更适应生产控制的需要,更易达最高工艺条件的新型设备。利用超重力机代替传统的立式管道蔗汁硫熏中和器或碳酸饱充罐,更有利于中和过程中的气一液两相的微观混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气液接触法,以混合蔗汁吸收锅炉烟道气的热能,将混合蔗汁温度从20℃提升到70℃,可以满足混合蔗汁一次加热的工艺要求,有效地回收了锅炉烟道气余热,减少了蒸汽和冷却水的消耗。该工艺流程技术可靠,操作简便,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渗出汁的清净效率,决定于清净过程的准确操作和维持最佳的工艺规程,并且在颇大程度上决定于一碳饱充汁的碱度(PH),因为它从本质上影响到生成沉淀物的吸附、过滤和沉降的性质。许多研究家认为,一碳饱充汁的碱度应  相似文献   

12.
制糖工艺     
工艺特点 1.采取渐进式热予灰:将70~75℃的渗出汁在渐进式子灰槽中逐步提高pG值,使胶质物凝集完好而完全,以利于沉淀和过滤。 2.在予饱充罐中采取边加灰、边饱充,同时大量回流循环等措施,使予饱充汁碱度稳定在一个有利的数值,并使沉淀粒子不断长大。 3.予饮亢汁经沉淀、过滤除去胶体等杂质后再进行主加灰,避免胶体等杂质再溶。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我公司是日处理6000吨的甜菜制糖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用的糖汁清净工艺为双碳酸法,其工艺主流程为冷预灰→半热主灰→一碳饱充→过滤→二碳饱充→过滤→硫漂等。在上述工艺流程中一碳饱充汁简称一碳汁,其过滤量的大小及过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品糖的产量及产品质量,所以一碳汁过滤环节被各甜菜加工企业称之为卡脖子环节,为此我公司2000年引进德国HKF-80型蜡烛式过滤器俗称泥汁增稠器。它能将一碳汁中大约50克/升的固体含量增加到200~400克/升,为二次过滤设备(德国普什公司生产的隔膜式压滤机)提供稳定的一碳汁浓缩液(…  相似文献   

14.
利用FBRM、SEM和XRD等仪器观察和分析烟道气饱充石灰乳过程,结果表明:饱充生成颗粒弦长范围为55μm的方解石型的碳酸钙,碳酸钙颗粒形状主要为分叉钟乳石。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制糖产业的绿色加工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从70年代初开始,对饱充汁的沉降和过滤不断地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对快速沉降器、过滤增稠(浓)器和半自动板框压滤机还进行了生产实践.本文,着重介绍和讲述了这些设备的工艺原理、生产实践情况和体会,对饱充汁沉淀物为什么要彻底分离、一炭饱充汁和过滤介质的特性、沉降和过滤的分离效率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我厂多年来一直采用单层快速沉降器配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处理一碳饱充汁的澄清工艺,获得良好的澄清效果。但这个处理工艺在78/79年榨季初期,在各项工艺指标没有多大变动的情况下,竟出现沉淀池絮凝粒子不但不沉降,反而上浮,破坏了整个沉降过程,造成清汁不清,泥汁不浓,吸滤机泥层薄,甚至“光头”;压滤机过滤二碳汁从原来每班拆机5~6台剧增至20多台,影响了全厂的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粗糖浆中普遍存在的美拉德反应色素和蔗糖因高温焦化产生的色素一类黑精为研究模型,通过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类黑精色素分子的分子特性,同时考察了类黑精色素分子的zeta电位分布情况,经烟道气饱充后,采用电子扫描电镜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分别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类黑精色素对碳酸钙颗粒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类黑精分子模型对烟道气饱充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灰时充分进行分解反应,除尽分解产物和饱充生成的碳酸钙,有利于取得颜色浅,热稳定性较强的糖汁、糖浆和多产白糖。为此,拉蒙糖厂于1974年采用了装有型予灰槽的渗出汁加灰饱充流程。  相似文献   

19.
甜菜中非糖分对渗出汁清净过程影响很大。本文讨论工厂条件下(予饱充过滤和标准流程)含氮物质和果胶质变化的问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按予饱充过滤清净  相似文献   

20.
饱充过程是双碳法清净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饱充罐的结构直接影响他充效果。我厂原设计的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强制循环他充罐,其工作原理是主灰汁切线进火炮充罐的内循环并,形成旋流,与瓦斯泵压火炮充罐的窑气一起沿着循环并螺旋上升,与CQZ充分混合反应,达循环井上沿后糖汁向循环非外围流动。在饱充罐的底部,部分糖汁由循环泵向上经罐上部的导流伞向四周喷流,形成水帘与循环井中溢出的Co相互接触吸收,进一步反应。落下的糖汁由于其本身有一定的动能沿着循环并的外围向下流动,做为糖汁在循环井内外循环的动力之一,即所谓“强制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