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长华  叶华茂 《四川冶金》1995,17(4):71-74,66
本文介绍了25CrMoA自行车用薄壁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对热自理工艺及冷加冷加 形量对冷拔状态交货的成品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及成品道镒变形量的控制是保证冷拔状态交货成品钢管力学性能合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赵长华  朱海涛 《四川冶金》1994,16(4):93-95,88
摩托车用40Cr钢管的研制长城特殊钢公司第一钢厂钢管车间赵长华,朱海涛,杨茂林[摘要]本文介绍了40Cr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热处理工艺及冷加工变形量对成品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及成品道次变形量的控制是保证成品钢管力学性...  相似文献   

3.
刘刚 《特钢技术》2012,(2):30-32
为了使00Cr18Ni10N冷作硬化态钢管的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在成品Φ15mm的钢管生产上对原始组织状态(退火和不退火)、冷拔变形量、退火温度等影响冷硬态钢管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试验摸索,并初步摸清了退火温度以及变形量等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退火温度以及冷拔变形量,即对荒管进行1060℃退火处理,冷拔变形量7%~10%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生产出达到标准要求的冷硬态管材。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30CrMo钢管冷拔性能要求,实验室对轧态30CrMo钢管进行了正火、退火热处理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金相组织与对应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正火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材料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冷拔工艺要求;当采用退火热处理工艺后,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可满足用户冷拔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冷轧(拔)钢管中间在制品和成品热处理生产实践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钢管冷变形后的组织特点及其热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针对用户对产品的不同使用要求,论述了多边化,再结晶,Ac_1~Ac_3之间及Ac_3以上温度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各热处理工艺制度下的产品质量和力学性能。对缩短热处理时间也提供了生产实践经验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宝钢股份精密钢管厂研制的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用冷拔精密焊管新产品,阐述产品关键技术焊管质量控制、焊管热处理工艺研究、冷拔最终变形与最终热处理工艺等试验研究情况,经过采取精密焊管加冷拔结合的方式,并实施相关的研究措施。结果表明,精密钢管厂研制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用冷拔精密焊管制定的相关技术应用于钢管生产,钢管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用户要求,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管适合于制造载重车传动轴。  相似文献   

7.
周坚  刘迎骥 《特钢技术》2013,(1):31-33,47
95Cr18属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自身塑性较差,具有一定生产和加工难度。针对95Cr18不锈钢盘园冷拔断裂问题,通过检验其断口形貌及断口成分、盘园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冷拔变形量、热处理制度等方面分析原因,建议用户采取提高其退火温度,减小其冷拔变形量等措施,改善了其冷拔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GCr15轴承钢热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冷拔轴承钢丝的生产和使用特点,制订了GCr15冷拔轴承钢丝坯料,半成品和成品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成品强度指标及球化组织合格率明显提高,表面脱碳层主料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球形内模扩径减壁冷拔新工艺是为提高模具寿命、加大变形量、改善冷拔操作条件而试验的一种新的工艺技术。其变形过程如图1所示。和传统的短芯棒冷拔管方式不同,该工艺采用处于游动状态的球形内模,取消了内模固定装置,整个变形过程包括减径一扩径一减壁一减径等几个阶段。通过工厂试验和小批量试生产证明该工艺具有‘定技术价值,是我国冷拔钢管的一项工艺革新。198工年第10期一分「—}\ 图!变形过程图示 l一球形内模;2一外模,3一钢管 1.试验条件及主要结果 试验在15t冷拔机上进行,拔制速度为18m/nlin。试验采川「艺参数如下: 毛管规格:功74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GH3536合金管的再制品、成品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以冷轧为主,冷拔为辅的加工工艺,热处理温度应于1130 ̄1150℃并长时间保温,可获得良好的冷加工工艺性能。采用热处理温度1100 ̄1130℃可使合金管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并且又指出采用碱一酸复合液可有效地清除钢管内、外表面的氧化铁皮,获得良好的内外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履带式起重机臂架用890 MPa级钢管冲击韧性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回火索氏体中存在大块贝氏体异常组织.在实验室模拟并探索钢管的热处理工艺,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钢管的初次淬火和回火存在不充分性.经过试验,成品钢管的热处理工艺为.930℃,保温82 min,640℃下回火保温215 min;在这种热处理条件下,材料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范丽 《黑龙江冶金》2013,(6):55-55,58
冷拔材碳结钢是用户需要的常规品种,传统工艺是从坯料到成品采用的小变形多热处理道次,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通过改进工艺减少退火道次保证了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及降低了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13.
对Ti35合金厚壁管材最后一道次的冷加工变形量及热处理温度对其室温、100℃、150℃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一道次冷加工变形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35合金管材的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在热处理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随变形量的增加管材强度增加,但变形量为36%的管材室温延伸率远高于变形量为41%、52%的管材;最后一道次冷加工变形量为41%、52%时,经600、650℃热处理后,均可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成品管材,且晶粒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或称不锈耐酸钢。用这些钢制成的无缝钢管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航空、原子能、石油化学、化肥工业等部门被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的极薄壁、小直径等品种不锈钢钢管将越来越多。生产极薄壁,小直径等不锈钢钢管,通常都要经过冷轧、旋压、冷拔等冷加工方法获得,这些冷加工工艺决定了其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以恢复所要求的金属组织状态。钢管经过热处理,表面即生成一层微薄而致密的氧化皮,钢管的继续加工或其成品,都必须予以清除。因此,寻找去除不锈钢钢管表面氧化皮的合理酸洗溶液,  相似文献   

15.
在大连钢厂的具体条件下,用热轧后连接冷拔法试制了铁素体高铬钢管,并对其工艺过程作了探讨。本文介绍设备,工具及原材料的准备;试验过程及若干问题的讲座;成品钢管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6.
奚建华 《四川冶金》1994,16(4):89-92,20
选用C,Cr元素控制中限,熔炼及连铸操作工艺无异常,未经酸洗的150方连铸锭生产的40Cr冷拔钢管,能满足GB8162-87交货技术条件,管坯钢及成品管的力学性能一次检验合格率100%。可替代摩托车用40Cr进口管。使我厂合结钢管的锭至成品管成材率提高到77%左右。为消化连铸锭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Ti70钛合金进行了不同轧制工艺条件下的轧制试验,并结合后续的退火试验,对不同轧制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对板材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表征分析。轧制工艺条件主要包括火次加热温度、单道次变形量、成品热处理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成品火次轧制温度,在较低温度下发生了较大变形,畸变能大、形核点多,因而随后退火后再结晶更加充分,组织更细小、均匀,α相等轴化程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板材强度约30 MPa。同时采用700℃热处理时,板材强度和塑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的热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获得的Ti80合金棒材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i80合金棒材精锻时,随着变形量增加室温拉伸性强度逐渐增加,塑性变化不明显,而冲击韧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轧制棒材的冲击韧性比相近变形量的精锻棒材略高;室温拉伸性能对热处理温度不敏感,900℃及其以上热处理的几乎保持不变;热处理温度对冲击韧性影响较大,(940~980)℃×75 min/AC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韩裕昌 《四川冶金》1996,18(4):51-54
本文对紧固件用镍基高温合金In718冷拔工艺研究,冷拔变形量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合适变形量18±1%,对冷拔工艺控制,获得高尺寸精度,高成材率,优良综合性能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1 拉伸试样对钢管性能影响钢管的性能通过从钢管中切取样坯,然后制作成拉伸试样来测定。外径不大的钢管,其试样一般分为全截面试样和纵向试样两种,但它们的试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1.1 冷拔无缝钢管厚壁较大规格的热轧钢管,冷拔为较小规格的不同无缝钢管,经冷矫直后进行热处理,成为最终产品。某厂采用20钢作为原材料,原材料冷拔为51×3.5mm和51×3mm两种规格产品。热处理采用900~930℃正火。1.1.1 两种试样反映不同效果我们分别从随机抽取的13个批号供货状态的钢管中,制作纵向试样和全截面试样。纵向试样宽度为15±0.2mm。51×3.5mm无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