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阶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不透水面的方法普遍精度不高的现状,以国产高分二号(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局部注意力机制的密集连接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天津市遥感影像为例,构建不透水面样本库及训练不透水面提取模型,用测试影像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精度评价方法与传统的不透水面提取算法相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遥感不透水面提取方面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其像元精度(PA)、均交并比(MIoU)、综合评价指标F1和Kappa系数分别为0.883 2、0.736 4、0.848 2和0.753 3,均高于决策树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法、随机森林算法。此外,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在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已成为快速有效获取农业大棚覆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大小对提取精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选择适宜分辨率影像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农业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利用GF-1、GF-2和Sentinel-2形成1~16 m间6个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集,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分别利用面向对象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方法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方法开展大棚提取,分析提取精度和不同方法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CNN和RF方法下,农业大棚的提取精度随着影像分辨率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在1~16 m的影像上均能检测到农业大棚;(2)相对于RF方法,CNN方法对影像空间分辨率要求更高,在1~2 m分辨率下,CNN方法有更少的漏提和误提,但在4m及更低分辨率下,RF方法的适用性更高;(3)2 m分辨率影像是大棚信息提取的最佳空间分辨率,可经济有效地实现大棚监测。  相似文献   

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用于地表覆盖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地表覆盖监测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资源监测、全球变化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的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基于其优越的特性,本文进行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的探索性研究。以GF-1的16 m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为实验数据,利用预训练好的Alex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SVM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分析了AlexNet不同层的特征以及用于提取特征的邻域窗口尺寸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单纯基于光谱特征和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在用AlexNet模型提取特征进行地表覆盖分类时,Fc6全连接层是最有效的特征提取层,最佳的特征提取窗口尺寸为9×9像素,同时利用深度特征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更精细更准确的地表覆盖特征,得到更高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为地表覆盖分类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边缘提取精度和高分辨率特征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分组卷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利用多层次编码—解码结构提取影像中建筑物不同尺度特征,同层次特征之间引入密集连接保证高分辨率特征的有效性,相邻层次特征之间引入交换单元增加不同深度的上下文信息交互.使用武汉大学建筑物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及评估,与现有的全卷积神经网络SegNet、UNet和UNet++相比,评价指标recall、IoU、F1等高出2%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在对建筑物边缘精准提取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与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信息提取实验,并将其与基于像元方法的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在目视效果上,传统方法的分类结果图中“椒盐现象”非常明显,而面向对象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椒盐现象”;在分类精度上,面向对象方法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Hellden精度和Short精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各类地物提取效果显著提高,总分类精度提高21.76%,Kappa系数提高0.2756。面向对象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闪电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光学遥感影像结合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采用3种方案: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及改进的基于像元分类与面向对象分割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农作物进行精细提取。结果表明:①基于随机森林采用基于像元的方法进行分类,所有地类的总体精度为97.8%,Kappa系数为0.974,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农作物提取。②改进的基于像元分类与面向对象分割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分类效果较好,所有地类的总体精度为96.4%,Kappa系数为0.957,该方法充分结合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优点,可有效提升闪电河流域的作物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光谱遥感数据树种识别精度不高,现有多分类器组合策略难以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问题,利用自适应权值模型组合2种机器学习算法,有效改善森林类型精细识别精度。研究综合利用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地形特征及森林类型外业调查样本数据,采用分层分类的策略,分别利用支撑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classifier,RFC)对森林类型进行精细识别;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类型识别精度,采用自适应权值组合模型综合2种分类器,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独立检验样本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自适应权值组合模型可综合不同分类器的优势,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且提高识别精度和稳定性,对高分五号(GF-5)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应用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向对象的平潭岛大比例尺森林资源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森林资源进行大比例尺动态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时效性。以福州市平潭岛为研究区域,利用高分辨率的WorldView\|2遥感影像,结合大比例尺森林小班矢量图层,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思想,采用分层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资源变化图斑,实现大比例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此种方法有效利用了原始小班边界,快速提取了变化区域,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90.85%,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大比例尺森林资源变化区域提取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不透水面作为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其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地表的复杂性及细化的城市管理需要,急需提取高精度的城市不透水面。但是基于传统方法提取高精度的城市不透水面面临巨大困难。而深度学习方法因其自动化提取影像特征的特点逐渐成为遥感影像地物提取的新兴方法。基于此,采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的U-Net深度学习方法以提升语义分割精度,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的精确提取研究。模型引入残差模块代替普通卷积以加深网络,提取更多影像特征;加入金字塔池化模块增强网络对复杂场景的解析能力;利用跳跃连接方式融合不同尺度特征,有利于恢复空间信息。以广州市航摄正射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将遥感影像分割为背景、其他、植被、道路和房屋5种地物类型,将其与人工目视解译的地面真值进行验证,最终提取研究区域不透水面。实验证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U-Net模型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596% 和0.82。在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法、面向对象分类法和经典U-Net模型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利用多维度影像特征信息,有效提升了复杂场景图像的分割精度,分割效果好,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该研究成果可为城市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中使用中、低层特征不能有效表达高分影像的语义信息,造成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Fisher核编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影像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利用Fisher核编码框架提取影像的中层语义特征,然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影像高层语义特征,最后融合中、高层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采用迁移学习方法来克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训练数据量的需求。实验数据采用UC-Merced 21类和WHURS 19类2个高分影像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中、高层融合特征包含更丰富的场景信息,增加了目标的可区分性,相比已有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类精度;迁移学习方法能够克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训练数据量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CNN和农作物光谱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分布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遥感分类制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多时相Landsat 8 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搭建CNN模型对农作物进行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并与支撑向量机(SVM)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利用CNN对农作物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优化作物分布提取结果。实验表明:① 基于光谱特征的农作物分布提取,验证结果对比显示,CNN对应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均优于SVM,其中二者总体精度分别为95.14%和91.77%;② 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后,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CNN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提高至96.43%,Kappa系数0.952,且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可有效区分花生、道路等精细地物,说明纹理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作物。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CNN特征提取,可面向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实现农作物精准分类与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图像的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新技术带来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所蕴含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辅助挖掘这些丰富的信息也成为了遥感图像分析与理解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大放异彩。得益于类人眼的分层卷积池化模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在图像分割和分类等任务上取得优异的结果。因此采用U-Net为代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2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特征提取、分割和分类,不同于传统基于手工设定图像特征的方法,U-Net可以自动对海量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充分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训练好的U-Net模型对新昌县土地利用分类计算时间为55.7 s,分类准确率可达90.95%,Kappa系数为0.86。U-Net模型可以快速、精确地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地表覆盖特征,得到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说明将该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提取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有精确的几何结构和空间布局,但是光谱信息有限,增大了对光谱特征相似地物的分类难度。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问题,采用深度学习U-Net模型分类方法。基于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高分二号遥感影像,通过U-Net模型提取胡杨、柽柳、耕地、草地和裸地五种地物覆被类型,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5.024%和0.795 6,并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SVM和面向对象,基于U-Net模型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地物覆被分类,能够更好地对地物本质特征进行提取,分类效果较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快速准确地绘制平原区人工林树种分布对研究人工林的生态水文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资源3号(ZY-3)全色波段分别同ZY-3多光谱、哨兵2号多光谱进行融合,在图像分割基础上提取变量,采用分层优化变量组合的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安徽省利辛县人工林树种进行分类,并与分类回归树和随机森林相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分层分类方法,平原区的人工林树种分类精度可以达到92%以上;基于哨兵2号和ZY-3融合的光谱特征变量分类精度比 ZY-3 数据本身的融合提高了2.49% ~ 2.91%;而分别加入纹理变量后,分层分类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树种分类精度。因此,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光谱和纹理特征,采用分层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平原区人工林树种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独特而复杂,切沟侵蚀是塑造该区地貌的主要动力之一。研究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切沟的适用性和自动提取方法,可为切沟侵蚀遥感监测和沟蚀防治等提供有效手段。以黄土高原南部山西吉县残塬沟壑区为研究区,使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分别从0.5 m Google影像、2 m GF-1融合影像和8 m GF-1多光谱影像中自动提取切沟,分析提取精度,并构建转换模型,提高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切沟沟长、面积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①依据特征类别,特征变量对于切沟识别的重要性排序如下: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②0.5 m和2 m分辨率影像切沟分类精度较高,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达90%以上,8 m GF-1影像切沟分类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为85%左右。③0.5 m和2 m分辨率影像提取的切沟沟长和沟宽的百分误差分别为5%和13%左右;8 m分辨率影像提取的切沟沟长、面积和沟宽的平均百分误差为18.82%、27.62%和18.93%。④基于0.5 m分辨率Google影像提取的切沟形态特征参数,建立8 m分辨率GF-1影像提取的切沟沟长转换模型(L=1.22L'-0.28)和面积转换模型(A=1.44A'+31.56),转换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泛应用,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着重讨论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探索了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软件eCognition在耕地信息提取方面的最优参数选择,并且从IKONOS影像中提取的耕地信息与传统分类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半自动道路提取方法人工参与较多、提取精度不高且较为耗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CN)的多源高分辨率遥感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对高分二号和World View图像进行分割,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出包含道路的图像;然后,用Canny算子提取道路的边缘特征信息;最后,结合RGB、Gray和标签图放入FCN中训练,将现有的FCN模型拓展为多卫星源输入及多特征源输入的FCN模型。选取西藏日喀则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道路提取时能够达到99.2%的提取精度,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提取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时序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主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各种遥感应用中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以加州帝国郡为研究区,以Landsat 8 OLI年内时序遥感影像计算时序植被指数NDVI、EVI、RVI以及TVI,组合后输入到构建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以实现作物的高精度精细分类。为了验证卷积模型的优越性,另搭建了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及其变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结果表明:①引入其他时序特征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NDVI+EVI+TVI+RVI组合特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分别是89.667 4%和0.856 0,对比NDVI时序特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提高了近4%和0.6。②在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比中,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精度最高,能够从时序数据中较为准确捕捉作物时序特征信息,尽管递归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序列数据的研究,但分类结果要略差于卷积神经网络。实验表明在NDVI的基础上引入其他植被指数辅助,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框架为长时间序列分类任务提供了一种有效且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遥感影像飞机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工程》2017,(1):259-267
传统的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方法大多利用人工提取特征,难以用于背景复杂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针对该问题,构建一种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SCNN)自动学习目标特征。通过改变卷积滤波器尺寸、数量以及网络层数,分别设计4种不同结构的CNN以提取目标从低层、中层到高层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并将4种CNN输出采用串行方式连接并输入到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训练。在检测阶段采用滑动窗口方法进行目标搜索。对高分辨遥感影像中飞机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MSCNN在虚警率和召回率上较4种单一结构的CNN具有明显的检测优势,召回率平均提升6%,虚警率平均降低3%。对油罐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MSCNN可以推广到对遥感影像其他目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CNN和农作物光谱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分布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遥感分类制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多时相Landsat 8 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搭建CNN模型对农作物进行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并与支撑向量机(SVM)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利用CNN对农作物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优化作物分布提取结果。实验表明:① 基于光谱特征的农作物分布提取,验证结果对比显示,CNN对应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均优于SVM,其中二者总体精度分别为95.14%和91.77%;② 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后,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CNN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提高至96.43%,Kappa系数0.952,且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可有效区分花生、道路等精细地物,说明纹理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作物。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CNN特征提取,可面向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实现农作物精准分类与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