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介绍Honeywell TPS在汽油调合C4组分中的联锁控制,运用组态方法对现场模拟量电动阀实现开关式控制。  相似文献   

2.
某石化公司二甲苯装置停工检修,1#芳烃抽提装置随后停工,新建2#芳烃抽提装置开工运行,承担起重整生成油的分馏和芳烃抽提任务.正常生产期间,二甲苯装置内设置的重芳烃塔将C9+芳烃分离为C9芳烃和重芳烃两股物料,C9芳烃用于调合汽油,重芳烃经1#催化分馏塔分离后进入柴油池.二甲苯装置停工后,重芳烃塔停运,2#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的C9+芳烃无法进一步分离.而C9+芳烃终馏点相对较高,调合汽油使用比例受限,国Ⅵ汽油生产困难.针对此难题,生产运行上通过组织S_zorb装置回炼化工轻油,提高汽油调合组分整体占比等手段,成功将C9+芳烃资源全部调合进入汽油池,并有效降低了柴汽比,提升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长庆油田提供的凝析油作为基础油调合而成的成品汽油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调合汽油的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RON)、马达法辛烷值(MON)及抗爆指数(ONI))指标、蒸汽压指标、馏程(10%、50%、90%以及终馏点馏出温度)指标、密度指标以及硫含量指标的优化调合方案,使其能够调合出满足国Ⅳ标准的汽油。同时,进行实验测定了大量的调合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归纳、总结和拟合,为后续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基础。汽油调合时,主要选用凝析油(60~70℃)、凝析油(80~90℃)、凝析油(120~200℃)、C9(120~160℃)、C9(170~215℃)、乙醇以及 MTBE 这7种组分进行汽油调合实验并对调合后的成品汽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凝析油作为基础油能够调合出满足国Ⅳ标准的车用汽油。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调合模型复杂且参数难以获取、优化算法繁琐的缺陷,引入动态优化思想,将汽油调合优化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短周期,对每一段短周期内汽油辛烷值等质量指标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一种汽油调合线性动态模型。结合实际工艺背景,对汽油调合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将其转换成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与此同时,运用在线分析技术获取调合过程当前工况下的调合汽油和组分油的质量指标,用于实时更新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化模型的汽油调合过程动态优化方案在在线分析仪精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能很快、精确地跟踪质量指标目标设定值,实现调合汽油质量指标的卡边控制,并提高调合利润。  相似文献   

5.
清洁汽油优化调合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汽油调合工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汽油调合静态和动态的优化控制方案,并介绍了开发的油品调合软件(APC-Blend)的体系结构、设计思路和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要求,以炼化企业汽油调合在线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Ⅵ汽油新标准下被控属性更多、更严、调合效率要求更高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调合组分油调整导致调合成品汽油携带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考虑到传统的汽油调合在线优化一般只考虑调合成本、质量卡边等目标,首先建立了非线性的汽油调合辛烷值、蒸气压和馏程等软测量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调合效应的汽油调合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中引入调合成品油二氧化碳排放最低化目标,开发了一种融合携带碳排放特征的汽油调合优化模型。为满足在线调合优化需求,优化模型中考虑了实际累积调合过程,将调合工艺过程中储罐汽油属性合格转化成调合头属性区间合格,利用调合头处优化的属性补偿已调合体积和罐底油的属性偏差。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考虑碳排放因素汽油累积调合优化技术能很好地满足汽油调合在线优化需求,为国Ⅵ标准和碳交易背景下汽油调合工艺设计及在线优化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邱燕 《广州化工》2012,(3):119-121,137
为生产满足粤IV标准的汽油,在汽油在线调和系统进行建模,发现实测的雷德蒸汽压和硫含量与理论值偏差较大。从调合组分性质和计算公式的选择入手分析引起偏差的主要因素,找出控制蒸汽压和硫含量的手段。目前这两项指标得到较好控制,大大提高粤IV汽油一次调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的应用情况。半年多的应用表明汽油调合精确度得到了提高,减少了质量过剩,使汽油辛烷值富裕量不超过0.2个单位,在线检测指标控制在出厂标准内,并达到一次调合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9.
高辛烷值无铅汽油的调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油田第一炼油厂催化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为基础油,以甲基叔丁基醚、二号苯为调合组分,并使用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抗爆剂,进行了90#、93#和95#无铅车用汽油的调合。通过对各种调合组分及调合比例的对比试验研究,分别确定了90#、93#和95#无铅汽油适宜的调合方案。全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完全符合SH0041-93行业标准。本研究结果可例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炼油厂汽油产品实现无铅化、系列化,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汽油自动调合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龙 《广州化工》2006,34(2):15-17
在概述了采用汽油自动调合工艺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汽油自动调合工艺系统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在线近红外分析仪、调合软件、自动控制的内容,指出汽油自动调合工艺技术的难点在于模型的建立和维护以及调合规则的制定,为汽油自动调合工艺技术比选及设备选型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李劭  王昊  王曼曼 《当代化工》2014,(5):858-862
C5/C6烷烃异构化技术可以使轻石脑油的辛烷值提高约20个单位,其产品异构化油是一种高辛烷值且环境友好的汽油调和组份。国外的C5/C6异构化技术主要有UOP的Penex、Axens的Isomerization等。国内的技术有石科院的RISO和华东理工大学的技术等。通过对国内外的主要C5/C6异构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为国内的异构化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开发碳四、碳五馏分生产丙烯技术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蒸汽裂解和炼油工艺的碳四和碳五馏分生产丙烯是增产丙烯的一条重要途径。介绍了国外几种主要的技术以及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在原来以重质石油组分生产轻烯烃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我国自己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海晓 《广东化工》2014,(15):153-154
传统的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副产的大量碳四,其主要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和烯烃厂蒸汽裂解的副产碳四,最近几年新建的百万吨级的蒸汽热裂解制乙烯装置以及新开发的由甲醇经过催化反应生成乙烯、丙烯为主的轻烯烃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兴起,也使得副产碳四烃产量进一步增加,因此,合理利用碳四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炼化、煤化工等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碳四烃的来源、利用状况以及近年来新开发的工艺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混合C4馏分的主要来源及组成,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混合C4馏分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及现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不同纳米Fe3O4含量的PS-Fe3O4超滤膜,用扫描电镜观察Fe3O4颗粒的分布情况,并用磁强测量系统(MPMS)测量共混膜的磁性,以及通过对α-淀粉酶的超滤考察共混膜在磁场下截留率可以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PS-Fe3O4共混膜具有超顺磁性;膜的孔隙率、水通量、截留率随着Fe3O4含量的增高而增加;但当Fe3O4含量提高到25%时,易使膜产生结构缺陷,故确定较优Fe3O4添加量为20%.在磁场作用下,PS-Fe3O4超滤膜的截留率发生变化,随着Fe3O4含量的增高,磁变化效应增强.在0.4T的磁场下,共混膜中FeO4含量为5%,10%,15%,20%时,对α-淀粉酶的截留率分别比不在磁场中降低了3.5%,7.4%,12.3%,18.2%,表明Fe3O4磁性颗粒的添加不仅能改善膜的性能,而且能使膜具备截留率可调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硫酸钙晶须/PP/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对硫酸钙晶须进行表面处理和提高PP/EPDM基体树脂极性的方法制得具有良好界面层的硫酸钙晶须/PP/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可提高PP/EPDM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通过控制各组分配比可制得韧性和刚度均衡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Blend films of poly (4‐vinylpyridine) and lignin were prepared by the casting method. Thei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IR spectra of the blend films indicated that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occurred between poly (4‐vinylpyridine) and ligni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se blend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ignin cont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blends were able to form a miscible phas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the hydroxyl of lignin and the pyridine ring of poly (4‐vinylpyridine). The thermostability of these blend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ignin content. Initially, an appreciable increase in the measured tensile strength was achieved with a lignin content of 15%, at which the maximum value of 33.03 MPa tensile strength was reached. At a 10% lignin incorporation level, the blend film exhibited a maximum value of 9.03% strain. When the threshold in lignin content for blend films exceeded that limit of 10% lignin, the strain behavior of these blend films deteriorated.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5: 1405–1411, 2005  相似文献   

18.
副产C4和C5转化成丙烯及乙烯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林 《乙烯工业》2002,14(3):11-15
文中介绍了国外采用乙烯装置副产的C4/C5转化成丙烯和乙烯的新技术,并从我国乙烯行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炼厂气体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喆  韩波 《当代化工》2009,38(3):257-261
介绍了我国炼厂气体的应用现状及我国炼厂气体的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炼厂气体是提高炼油加工深度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气体烯烃的催化裂解技术(DCC),多产汽油和液化气的技术(MGG)以及多产汽油和异构烯烃的技术(MIO)都已实现了工业化。催化裂化干气回收氢、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等炼油干气的合成技术也在工业上加以应用。C4气体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冻胶纺丝的方法制得了屏蔽剂BaSO4含量达70%的屏蔽X-射线纤维,讨论了BaSO4含量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屏蔽剂BaSO4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变差,纤维的结晶度、结晶温度均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