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为了确定凝灰岩机制砂中合适的石粉含量,依托厦门抽水蓄能电站,通过配制三种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及其混凝土,系统研究了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对水工泵送混凝土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早期抗裂及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凝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在8%~18%内变化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水工泵送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增加、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增大、混凝土干缩变大、早期抗裂性明显变差,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石粉含量仅8%时混凝土保水性和黏聚性较差;将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在13%时,水工泵送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控制凝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优化水工泵送混凝土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工砂细骨料石粉含量较低,必须外掺石粉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问题,试验探讨了10%、12%、15%、18%、20%不同石粉含量人工砂对碾压混凝土耐久性、拌合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混合砂石粉含量为15%~18%时碾压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可为水利枢纽工程和碾压混凝土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母岩特性的影响,大理岩经过破碎后人工砂石粉含量可达40%以上,即使采取石粉含量控制措施,人工砂石粉含量依然较高。因此需要研究大理岩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的实际,对不同石粉含量大理岩人工砂混凝土性能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砂率和用水量的情况下,采用石粉含量为15%~25%的大理岩人工砂,可以配制出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大坝混凝土。建议大坝混凝土大理岩人工砂的石粉含量以不大于20%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双江口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性能差、稠度大、不易排气等问题,以泄洪系统工程C9050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为基础,针对双江口水电站的原材料体系,开展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对人工砂8%、10%、12%、14%不同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含气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抗冲耐磨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推荐人工砂石粉含量控制在11%~13%范围内,为后续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江口水电站人工砂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机制人工砂混凝土中的石粉含量多少,一直以来争议颇多,不同的行业标准对于机制人工砂中石粉的定义及质量技术要求存有差异,为使机制人工砂中石粉在混凝土中合理利用,通过实际工程试验研究认为:随着人工砂中石粉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提高,在人工砂石粉含量最佳范围内,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比率最大,为机制人工砂混凝土提供了可参考的石粉的最优含量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6.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挡水,面板混凝土所用砂石骨料采用河道卵石加工而成。为研究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面板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文中按照面板混凝土配合比,将石粉含量在室内试验室分别按6%、9%、12%、15%和18%进行掺配,通过拌合物性质和28 d抗压强度对比发现,石粉含量在9%~1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人工砂质量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抗压强度的影响,总结出一些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砂中一定比例的石粉含量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为中低强度混凝土选择合理的人工砂石粉含量提供了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DL/T5151-2014《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对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为解决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新方法与设计指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试验室开展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常态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4.1%~20.1%、19.6%~27.1%,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6%;碾压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6.8%~22.4%、19.3%~27.3%,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5.7%。根据试验结果,将人工砂石粉含量设计指标调整为常态砂22%~26%、碾压砂23%~27%。  相似文献   

9.
窦立刚  袁瑞红  胡洪涛  黄仁阔 《人民黄河》2022,(S1):178-179+181
为了研究最有利于水工混凝土性能的人工砂石粉含量的合理范围,开展了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水工常态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强度、极限拉伸值、干缩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凝土性能结果计算抗裂指数,结果表明石粉含量控制在10%~14%范围时混凝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亭子口水利枢纽左岸天然砂石骨料生产系统生产的砂中石粉含量只有10%左右,无法满足碾压混凝土生产需要,需外掺石粉增加石粉含量.通过试验研究了14%、16%、18%、20%不同石粉含量对碾压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与基准碾压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综合碾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提出,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用人工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控制在16%~18%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人工砂的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由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在强度、 抗冻性及抗渗性等方面性能要优于天然砂混凝土.天然砂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用人工砂制备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人工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自收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砂混凝土的干缩早期发展快,后期变缓直至稳定,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其干缩先增大后减小,并且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在水灰比一定时,人工砂混凝土各个龄期的干缩均大于河砂混凝土;人工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早期表现膨胀变形,后期快速收缩直至稳定.  相似文献   

12.
阿海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设计采用干法制砂工艺,建成投产试验检测,成品砂石粉含量约24%~28%,超过碾压混凝土用砂的石粉含量要求,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并稳定成品砂中石粉含量,减少粉尘污染。通过在砂石加工系统中增设加工原料分选和成品砂减粉工艺,有效降低了成品砂石粉含量,使之既满足规范规定和工程要求,又减少粉尘污染,改善作业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沐若水电站工程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海外项目之一,地处马来西亚婆罗洲岛的砂捞越州。坝址位于拉让(Rajang)河流域源头沐若河上。受地质条件制约,人工骨料采用砂岩骨料。由于料场砂岩微风化,导致人工砂石粉含量偏高,达到25%左右。为经济有效地解决人工砂石粉含量偏高问题,沐若工程建设部开展了掺石粉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并应用。结合试验结果及实际浇筑情况,阐述了掺石粉混凝土在沐若水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石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了适用于沐若水电工程的掺石粉混凝土配合比,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浆砂比是评价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近几年来RCC(碾压混凝土)筑坝实践经验,一般浆砂比值不低于0.42[2]时,RCC泛浆效果好,可碾性强,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层间结合和骨料抗分离能力。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RCC近400×104m3,为满足混凝土层间结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质量标准提出RCC用人工砂石粉含量宜控制在16%~18%,混凝土浆砂体积比可满足要求。但是泄洪坝段抗冲耐磨混凝土在同期施工时,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人工砂石粉含量要求控制在10%~14%,无法满足RCC用砂要求,因此对RCC配合比在原配合比的基础上提出以粉煤灰代砂方案,灰代砂配合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泛浆效果和可碾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辉绿岩人工砂石粉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玲  田育功  林洁 《人民长江》2007,38(1):113-116
通过对辉绿岩母岩、辉绿岩人工砂石粉、辉绿岩石粉胶砂性能及其水化产物的试验研究,提出辉绿岩人工砂级配连续性较差,石粉含量大,石粉中微粉颗粒多的原因主要是辉绿岩母岩硬度高、性脆所致,并与母岩矿物中的蚀变物有关.辉绿岩人工砂石粉对碾压混凝土的需水量,凝结时间等工作性能的影响,主要基于石粉浸润吸水和其粗糙的多角形颗粒对试验时测针下沉时的摩阻力.此外,还包括微石粉对水泥早期水化过程的影响.辉绿岩石粉颗粒在胶砂中的作用是微集料填充,其中的微粉颗粒在水化硅酸钙凝胶延伸搭接过程中还起支点作用,对胶砂的长龄期强度无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部分微石粉等量替代粉煤灰等措施,解决了辉绿岩人工骨料碾压混凝土施工难题,成功地应用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百色大坝工程高强度施工.  相似文献   

16.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石粉对人工砂粗糙度及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石粉含量在6%~14%时,花岗岩人工砂棱角性试验流出时间较少;石粉含量为14%时,松散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较大,级配最好;石粉含量为14%时,胶砂流动性最好;石粉含量为16%时,胶砂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好,脆性系数较小。就胶砂而言,综合需水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脆性系数等指标,人工砂中石粉最优含量为16%。  相似文献   

17.
原状机制砂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按现行建筑用砂标准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需控制Ⅱ类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5%的规定,选用石粉含量为3%~16%的原状机制砂,通过试验研究了配制C60混凝土的可行性,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和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原状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的合理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8.
高石粉人工砂在黄丹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黄丹电站混凝土工程采用锤式制砂机干法生产人工砂石粉含量高的特点,通过高石粉人工砂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石粉含量为15%~18%,并以此对制砂机运行参数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9.
考虑苏阿皮蒂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掺合料短缺的实际情况,须用辉绿岩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粉煤灰应用。通过相关混凝土性能试验影响研究,证明辉绿岩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调整人工砂生产工艺参数,使人工砂石粉稳定在某一范围内,直接利用人工砂中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使用。在工程中实际应用表明,辉绿岩人工砂中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施工性能良好,改善了碾压混凝土和易性和可碾性,节约了混凝土制造成本,创新了人工砂中石粉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远  臧志刚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9):30-31,34,71
文章分析了人工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水工混凝土中新拌混凝土的影响(包括坍落度、含气量),以及对抗压强度、抗冻性和抗渗性的影响.通过各项试验表明,人工砂中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含气量、坍落度不断减小;当人工砂的石粉含量为16%时,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性、抗渗性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