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万权 《通信技术》2009,42(1):120-122
并行级联分组码比串行级联分组码具有更高的码率,基于LLR计算的Turbo迭代译码算法使其内外分量码均做到了软判决译码。通过引入校正因子a(m),将接收信息与子译码器的输出软信息进行线性叠加反馈能在省去繁琐的LLR计算的情况下实现并行级联分组码的Turbo迭代译码。仿真研究表明,若将译码器的输出进行简单的相关运算,可进一步改善译码器性能。  相似文献   

2.
Turbo码是一种高效纠错编码技术,其性能可以接近香农极限。由于Turbo码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性能优越,同时还拥有较强的抗衰落、抗干扰能力,已被广泛用于信道编码领域。采用可配置的编译码结构,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高码率Turbo码编译码器时,实现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少的硬件资源占用,并可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进行译码参数配置,在Turbo码纠错时间及纠错精度之间寻求平衡。经过ModelSim仿真以及在Artix-7平台上实验,验证了Turbo译码可配置编译码实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IEEE802.16e标准LDPC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建平  陈庆春 《通信技术》2010,43(5):84-86,206
LDPC码自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以其接近香农极限的差错控制性能,以及译码复杂度低、吞吐率高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继Turbo码之后信道编码界的又一研究热点。利用FPGA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EEE802.16e标准的LDPC码译码器。该译码器采用偏移最小和(Offset Min-Sum)算法,其偏移因子β取值为0.125,具有接近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算法浮点的性能。译码器在结构上采用了部分并行结构,可以灵活支持标准中定义的所有码率和码长的LDPC码的译码。此外,该译码器还支持对连续输入的数据块进行处理,并具有动态停止迭代功能。硬件综合结果表明,该译码器工作频率为150MHz时,固定15次迭代,最低可达到95Mb/s的译码吞吐率,完全满足802.16e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Turbo码高速译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rbo码具有优良的纠错性能,被认为是最接近香农限的纠错码之一,并被多个通信行业标准所采用。Turbo码译码算法相比于编码算法要复杂得多,同时其采用迭代译码方式,以上2个原因使得Turbo码译码器硬件实现复杂,而且译码速度非常有限。从Turbo码高速译码器硬件实现出发,介绍Turbo码迭代译码的硬件快速实现算法以及流水线译码方式,并介绍利用Altera的Flex10k10E芯片实现该高速译码器硬件架构。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高速译码器具有较高的译码速度和良好的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5.
Turbo乘积码的两种迭代译码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Turbo乘积码的并行迭代译码原理,对比分析了一种新的并行迭代译码器和传统的串行译码器,给出了以扩展汉明码(32,26,4)、(64,57,4)为子码的二维Turbo乘积码(32,26,4)。、(64,57,4)。在通过两种不同的译码器时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取并行迭代译码器,在保持同样的译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译码延时。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编译码算法.采用基于Q矩阵LDPC码构造方法,设计了具有线性复杂度的编码器. 基于软判决译码规则,采用全并行译码结构实现了码率为1/2、码长为40比特的准规则LDPC码译码器,并且通过了仿真测试.该译码器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关系,与Turbo码相比更易于硬件实现,并能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7.
非均匀纠错Turbo码在图像无线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信源泉编码流中信息比特重要性不均匀特点,采用变码率信道编码、分集发送、分集接收、非均匀迭代译码策略,对传统的Turbo码编译码器结构做了改进,给出了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改进算法降低了时延,提高了Turbo码译码算法的纠错性能,特别适合于多媒体非实时无线传输业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Turbo码在低信噪比下迭代次数多、译码时延长问题,在分析了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和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平均迭代次数、减少译码时延的基于BCH迭代停止准则的Turbo码迭代译码的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BCH码作为Turbo迭代译码的停止准则。并对每一个分量译码器结果都进行判断。可提前停止迭代。通过Monte Carlo仿真表明在AWGN信道下,误码率有所降低。Turbo码译码的平均迭代次数与交叉熵准则相比有明显下降。本文还分析了BCH码编码效率和分组长度的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CDMA系统通用高速Viterbi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冲  胡剑浩  张忠培 《通信技术》2009,42(12):10-12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用高速Viterbi译码器的设计,并在Xlinx公司的FPGA平台上实现整个译码功能,该译码器已经成功应用到公安侦查部门3G终端定位系统中。该译码器具有通用性和高速性:该译码器可使用于CDMA2000、WCDMA和TD-SCDMA系统码率为1/2,1/3,1/4的卷积码字译码;可应用于不同的译码深度;译码速率可以达到10Mbit/s,在实际系统应用实现中成功使用接近8Mbit/s的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Turbo码在低信噪比下迭代次数多、译码时延长问题,在分析了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和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平均迭代次数、减少译码时延的基于BCH迭代停止准则的Turbo码迭代译码的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BCH码作为Turbo迭代译码的停止准则,并对每一个分量译码器结果都进行判断,可提前停止迭代.通过Monte Carlo仿真表明在AWGN信道下,误码率有所降低,Turbo码译码的平均迭代次数与交叉熵准则相比有明显下降.本文还分析了BCH码编码效率和分组长度的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urbo乘积码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前向纠错码,具有译码复杂度低,且在低信噪比时可以获得近似最优的性能。介绍基于Chase算法的Turbo乘积码软入软出(SISO)迭代译码算法,提出基于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TPC译码器设计方案,并在FPGA芯片上进行了仿真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该译码器有很大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Turbo乘积码(TPC)是一种性能优秀的纠错编码方法,它具有译码复杂度低、译码延时小等优点,且在低信噪比下可以获得近似最优的性能。介绍了基于Chase算法的三维TPC软输入软输出(SISO)迭代译码算法,提出了三维TPC译码器硬件设计方案并在FPGA芯片上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译码器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满足移动通信误码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团锋  杨喜根 《通信学报》2006,27(7):106-111
针对准相干解调Turbo编码GMSK信号,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迭代信道估计算法。该方法基于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将信道估计和译码联合考虑,利用译码器输出反馈进行迭代信道估计,从而提高了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地改善系统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元涛  杨大成 《无线电工程》2007,37(7):20-22,57
提出了将码分复用(CDM)模块看作系统等效信道的一部分,从而在MIMO-OFDM-CDM系统中引入Turbo迭代检测的措施。使用Turbo迭代检测可以通过解码器和解调器之间软信息的多次迭代提高译码的性能。根据CDM模块的特点,提出了将等效多天线之间的干扰视为高斯噪声,从而降低Turbo迭代检测算法复杂度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中使用Turbo迭代检测可以在有限次迭代后达到比传统算法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短时延的Turbo码并行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迭代译码是Turbo码译码的主要特点,因而在译码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时延.为了减小译码延时,本文将整块译码器分成w个子块,并且运用计算复杂度低的T-BCJR算法,在相邻的子块译码器之间相互运用边界分配值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而不是采用各相邻的子块之间重叠部分进行译码,故使译码延时下降为原来的1/w。  相似文献   

16.
TD-SCDMA终端系统384 kbps Turbo 码译码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已有的Turbo码译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TD-SCDMA终端系统384kbpsTurbo码译码器的实现结构和方法,并通过FPGA进行硬件实现,给出了实现的资源占用和译码性能,证明该实现方法具有很高的经济意义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樊岳明  葛万成 《通信技术》2007,40(12):51-53
在文章中,首先介绍Turbo码的基本编译码结构和它的译码算法MAP。在此基础上,尝试对MAP算法的循环译码的后向递推的起点以及循环译码结构的最终判决条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改进。将译码的后向递推的起点定义为译码的前向递推的终点,并且将每一轮译码结果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最后系统输出。最后,根据MATLAB仿真的结果论证改进后的算法能减少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8.
This work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an analog decoder for the 40-bit block length, rate 1/3, Turbo Code defined in the UMTS standard. The prototype is fully integrated in a three-metal double-poly 0.35-/spl mu/m CMOS technology, and includes an I/O interface that maximizes the decoder throughput. Afte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roof-of-concept analog iterative decoders by different research groups in both bipolar and CMOS technologi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prototype of an analog decoder for a realistic error-correcting code. The decoder was successfully tested at the maximum data rate defined in the standard (2 Mb/s), with an overall power consumption of 10.3 mW at 3.3 V, going down to 7.6 mW with the decoder core operated at 2 V, and an extremely low energy per decoded bit and trellis state (0.85 nJ for the decoder core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