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推行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推行策略,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广东省部分城市卫生监督员和已通过量化分级管理评定企业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信度分析、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推行过程影响成效因素指标内容和重要程度,初步确定了影响量化分级管理推行成效的60个变量及抽象化的10个因子,从而建立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推行过程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影响成效因素模型10因子中,按照相对重要性排序分别为领导重视程度、评审行为规范、评审组织管理、评审公平程度和方式、推行机制、评定后续管理、企业能动性、标准要求及操作性、企业承担负荷和消费者认可程度,并根据变量重要性程度,提出了作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各级监督机构应采取的策略。该研究为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国情需要,近年来实施了以食品风险度评价模型为基础、以企业自律为核心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以来,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但避免不了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促进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就现有的部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上的部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美食》2008,(1):35-35
卫生部近日组织修订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7年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指综合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管理的量化评分结果,确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信誉度等级。卫生信誉度等级按情况分为A、B、C三级。2007年版指南增加了《小吃店类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2007年版)》、《小吃店类餐饮业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2007年版)》、《快餐店类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2007年版)》、《快餐店类餐饮业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2007年版)》。  相似文献   

4.
义乌市餐饮业量化管理初评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2 0 0 2年 11月选择义乌市 2 8家大型宾馆酒店作为试点 ,按量化管理分级评分表评分。评分结果为全部不合格。对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内容的可操作性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在距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还有一百多天,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备受关注,北京市政府的各个部门实行交叉管理,大力推行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制度,同时卫生部门组织餐饮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活动,重点学习,了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要求、程序、做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6.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卫生部应对我国加入WTO、食品贸易全球化形势,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新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方法。2002年4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的要求,2006年包头市重点在农牧区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谢仁圣 《美食》2007,(5):61-61
如皋市共有集中式供水单位30家。为建立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管理的新模式.如皋市卫生监督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启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该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如皋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如皋市集中式供水单位(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以及《如皋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超市食品卫生量化评分表的制定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使量化表更加适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方法针对本地实际,制定了适用于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食品卫生量化评分表。结果使用该评分表,有效提高了泰州市超市的食品卫生管理水平。结论该表方便、实用、全面和客观公正。量化评分表制定应因地制宜,增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餐饮业量化管理标准问题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好地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量化分级管理标准,对现行的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标准中的凉菜间二次更衣、采购食品索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一票否决的关键项目的不适用性和标准本身与餐饮业现状如规模、类别等的不相适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法律规定并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尽快使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模式与国际接轨,对食品卫生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卫生部于2002年7月发布了《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7号文。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要求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级,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介绍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状况。方法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介绍卫生部门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方面所开展的10项重点工作。结果从危险性评估、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出了今后重点工作方向。结论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食品卫生监督与监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当前的食品卫生工作,提出了关于食品卫生监督与监测的关系的观点。这些观点是:食品监测是监督的组成部分;监测中的监督抽样必须由卫生监督员承担;定期监督抽检是日常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方法;专项监督抽检针对性强、监督力度大;突击性监督抽检可及时掌握市场食品卫生质量动态;必要性监督抽检可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委托检验是企业的自身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后,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新的食品卫生工作模式应是:强化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增加有偿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管理组织,充分发挥个体劳协作用,建立行业管理组织,完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进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实施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餐饮业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治理。方法通过调研、走访了解目前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餐饮业食品安全治理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餐饮业自身特点、餐饮业食品安全成因复杂、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完善、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多主体、餐饮业食品安全自身管理薄弱。并提出了四个对策建议,增强餐饮业自身食品安全的自律,形成通力合作的监管模式,完善食品安全的检测检验体系,加大餐饮业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结论总结出的五大问题和四大对策有利于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各国近年来高度关注的话题。进出口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利益,而且关系国家的声誉与形象。在近期由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农业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联合举办的"加拿大风味"农业食品周活动中,来自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赵增连处长为与会嘉宾从法律法规体系、组织结构、进出口食品监管新政策、食品召回制度等多方面,介绍了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中加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Standardized inspections of food premises are par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ystems implemented worldwide. The food safety strategy for the 2004 Olympic Games included standardized inspections to ensure uniformity and consistency of procedures and effective electronic management of data. Inspections were carried out by 196 inspectors in the five Olympic cities: Athens, Thessalonica, Volos, Iraklio, and Patra. From January 2003 to September 2004, a total of 1,249 food premises were inspected. An unsatisfactory inspection result (C grade) was received by 347 (27.8%) food premises, a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result (B grade) was received by 332 (26.6%), and a satisfactory result (A grade) was received by 570 (45.6%). About 16% of inspected premises did not hold a valid permit. Unsatisfactory inspection results were more frequent for premises located in the two largest Greek c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smaller cities (relative risk = 1.9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36 to 2.80). Based 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unsatisfactory inspection result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ood premises that were not located on a ground floor (odds ratio [OR] = 2.56, 95% CI = 1.39 to 4.73)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pplication of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principles (OR = 0.27, 95% CI = 0.10 to 0.71). Food hygiene education through formal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improve compliance of food premises. Food premises located on hotel floors and serving buffet meals are at higher risk for unsatisfactory conditions. Businesses that implemented a HACCP system within their operatio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operated under more hygienic conditions. Future inspections by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should involve elements of audit after the legisl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ACCP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浙江省食品卫生执法水平,对1997年~2002年尤其是2002年的全省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及罚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全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002年与前5年相比,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得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欧盟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其 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更加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食品工业以及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必须重视并加强对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管理,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和欧盟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提出可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从精简监管机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合检验检测体系和构建信息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2005年1至10月,欧盟向我国通报了54起食品包装及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问题。2005年7月1日,欧委会健康和消费者保护总司司长马德林专门就我国出口欧盟与食品接触材料频繁被检出安全卫生问题致函我国驻欧盟大使,提出如果中方不在7月底前采取有效措施,将对中国的此类产品采取进一步措施。食品包装及接触材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设立技术壁垒的新领域。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对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包装及包装材料都制定了详细的法规。如FDA长期以来遵循的美国联邦法规,详细规定了各种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及其中所使用的各项物质的要求。欧盟在2004年新拟定的草案“食品接触物质超级指令”则进一步综合了过去所有与食品接触物质相关的旧法规,使其成为欧盟对食品包装材料最主要而且最具影响力的新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