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晒烟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自然条件和气象三要素的分析证明,是晒烟栽培适宜区。近10年来,黑龙江省晒烟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达15万多亩,总产达2690万kg,为全国名晒烟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种植烟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生产的有烤烟、晒烟和白肋烟三个类型。产地比较集中,布局合理。烤烟分布在东京以南、鹿儿岛以北,北纬30—36°之间;晒烟分布在中部地区,北纬36—40°之间;白肋烟种植在北部凉爽地带,北纬40—43°之间。目前,日本烟草总种植面积81万亩。其中烤烟467234亩,占58%,平均单产336斤;晒烟234780亩,占29%,平均单产272斤;白肋烟108105亩,占13%,平均单产288斤。  相似文献   

3.
什邡晒烟生产基地的困境与出路夏绍华1历史回顾什邡是全国晒烟、雪茄烟的重要生产基地,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1897年)被定为“贡烟”。晒烟、雪茄烟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是什邡经济的支柱产业。50~70年代,中...  相似文献   

4.
晒烟新品种──龙烟4号龙烟4号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早熟晒烟新品种,其杂交亲本为(护脖黄X柳叶尖2142)×(小葵花×6042)。1986年~1991年,品种比较、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均表现良好。1992...  相似文献   

5.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Myrica rubra s.at)多年生绿果树,学名Myrica rubra Bieb.et Zucc,是原产中国亚热带果树之一,其分布大致在北纬18°-33°之间,经济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我国杨梅种植面积150万公顷,年产量100万吨左右,均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位于东经108°47′~144°15′,北纬24°39′~30°08′。自17世纪始,该省种植晒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晒红烟为主,兼有晒黄烟的种植湖南全省行政区划分为14个地(市),100个县。约有70多个县种植晒烟。1987年8月和  相似文献   

7.
33份晒烟种质资源SSR标记的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晒烟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25对SSR标记对33份晒烟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4.31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0028,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603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1389,Nei's多样性指数(H)为0.5693,33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数0.345处,可将供试烟草资源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利用2 5对引物构建了33个晒烟品种的指纹图谱,为晒烟品种鉴定体系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可为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优异基因的挖掘、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曲靖晒烟     
一、历史与现状云南省曲靖地区种植晒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师宗县烟草志记载,“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烟草由贵州传入师宗的六朋、六鲁及八大河一带。”以后逐渐发展,遍布各县。在长期的栽培调制过程中形成了以八大河流域为主的晒红烟和陆良县所产的晒黄烟两大类。解放前,全区种植约4~5万亩,总产500万kg。建国初期面积减少,全区每年收购4万多kg。1956年后,全区开始发展烤烟,晒烟面积逐年减少。1963~1970年晒烟生产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9.
开阳县优质烤烟栽培模式与效益贵州省烟草公司开阳县公司(550300)贵州农学院烟草教学、科研、开发中心(550025)开阳县位于东径106°45'~107°17',北纬26°48'~27°22'。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8℃,>10℃...  相似文献   

10.
穆棱晒烟,属晾晒烟中的晒红烟,是国家名晒烟。黑龙江省穆棱市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种植品种、丰富的栽培和调制经验,形成了有地方特点和风格的穆棱晒红烟。近年来穆棱市在晒烟生产中推行规范化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烟叶质量。穆棱晒红烟焦油含量低,燃烧性好,有自然的香气,是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四川什邡县种烟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是什邡晒烟发展的全盛时期。1933—1935年,每年种植晒烟12万亩,占当时土地总面积(30万亩)的40%,这三年的烟叶产量分别为23.44万担、23.76万担和24万担。1946年发展到最高峰,种植面积达14.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9.4%,总产37.08万担,为“全川之冠”。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涿鹿县地处北纬39°41′~40°29′东经114°56′~115°30′。现有葡萄栽培面积6万多亩。1992年从美国引进大粒、鲜食、晚熟品种“红地球”葡萄(RedGlobe)又名红提、晚红。该品种原产美国,1982年发表,果穗长圆锥形,平均穗...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晒烟技术的交流,提高技术干部的业务水平,广东省韶关地区经作学会于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组织了烟麻分会部分会员和邀请了省农科院烟草研究室的同志对主产晒黄烟的南雄、始兴、仁化、连县、连山等县的晒烟资源及晒烟技术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使大家熟悉了本地区丰富的晒烟资源和各种晒烟类型的栽培、晒制技术,提高了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岡晒烟     
黄冈晒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黄冈县志史料记栽,始种于明末清初(公元1620——1643年),距今3百余年。黄冈晒烟在清同治十二年间最高产量达7.2万余担(年产4800包,每包净重75公斤)。本世纪初叶,黄冈晒烟品质就以色泽黄亮、筋小片薄、香气浓、吸味好、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高烟碱、低总糖含量以及农艺性状优良的晒烟栽培种,用于除传统卷烟外的其他烟草制品(口含烟)的生产,从国家烟草种质资源库中选取88份晒烟种质,在山东沂水县按当地晒烟栽培调制技术进行生产,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烟叶烟碱、总糖含量(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依据晒烟烟叶的烟碱和总糖含量,在欧式距离为2.0时将88份晒烟种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晒烟烟碱和总糖含量的适宜性最差,有5份种质;第二类晒烟烟碱和总糖含量的适宜性次之,共有32份种质;第三类晒烟的烟碱和总糖含量的适宜性最好,共有51份种质。通过对烟碱和总糖含量适宜性最好的晒烟农艺性状指标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1.7时又将第三类晒烟分为3类,第Ⅰ类晒烟种质(11份)的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第Ⅱ类晒烟种质(28份)的农艺性状表现次之,第Ⅲ类晒烟种质(12份)的农艺性状表现最差。对第Ⅰ类晒烟种质(共11份)进行烟碱、总糖含量以及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加权关联度排序依次为S32S65S63S58S48 S61S36S47S43S59S29。因此,筛选出的优质晒烟种质为S32,其次是S65和S63。  相似文献   

16.
夏茂晒烟     
历史和现状夏茂晒烟属折晒深黄烟,俗称“番酒叶”,为夏茂三宝(烟叶、花柰和茶叶)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县烟草面积的95%以上。据考察由福建省西部一带传入,始种于明代万历后期(1600—1619),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1912)年产烟叶120万斤,民国10年(1921)年产84万斤。1936年年产154万斤,有晒烟厂房2335个,为夏茂晒烟的鼎盛时期。其后夏茂晒烟生产在动中衰退,一直到近几年来,国家从资金、价格、税利和技术等方面给以扶持,夏茂晒烟  相似文献   

17.
穆棱晒烟     
穆棱晒烟始于1902年(清光绪28年)种植,已有80余年历史。1976年以后逐步形成商品晒烟基地,每年商品量在15万担左右,占黑龙江省的60%。该县是全国名晒烟基地县之一,晒烟叶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销往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山东及广州、北京、天津等省市。还准备出口外销。穆棱晒烟色泽鲜亮,颜色多红黄、桔红色,烟叶组织细致,弹性好,劲头适中,燃烧性强,灰色白、不脱落,阴燃保火力强。近年来几个烟厂在卷制混合型卷烟时用穆棱晒烟做主料。  相似文献   

18.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晒烟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晒烟品种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多个性状的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抗病性、品质三者兼顾的情况下,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葡萄酒产区葡萄品种酒种区域化特性研究之七:乡巴尼(香槟)地区的葡萄品种与酒种翟衡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271018)乡巴尼(Champagne,又译作香槟)地区位于布尔高涅之北,巴黎之东,北纬48~49°,是法国葡萄栽培的最北界,是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20.
烟草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烟历史悠久,长期的市场选择、烟草种性变异和栽培条件的演变,形成了晒烟、晾烟、烤烟等多种类型。广东南雄晒红烟,湖北黄岗晒黄烟,吉林蛟河晒烟,甘肃、新疆莫合烟等久负盛名。本文就烟草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使我国烟叶生产整体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