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数量(级)过高是影响其轧(锻)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当钢中δ-铁素体级超过2.5级,钢坯表面质量急剧下降。作为1Cr18Ni9Ti不锈钢管坯更应对δ-铁素体进行严格控制。当δ-铁素体量≤10%、[Cr]/[Ni]≤1.70、n≤0.70%,[ri]/[C]控制在7~8,保温温度控制在1220℃左右,1Cr18NigTi不锈钢管坯可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钱刚  阮小江 《特殊钢》2007,28(2):39-40
生产实践表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α-相数量(级别)是影响2.625 t钢锭初轧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当钢中α-相超过2.5级[α-相含量(面积)=12%]时,钢坯表面质量急剧下降。当钢中C为0.08%(Cr+ 3.28Ti) /Ni≤2,钢锭均热温度≤1 270℃时,钢中α-相≤2.5级,可得到良好表面质量的轧坯。为获得较好的轧坯表面质量,应控制钢中Ti≤0.70%、电渣母材的Ti≤0.80%。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Cr18Ni9Ti钢在透船电镜下的裂纹发生及扩展原位分析作了探讨。观蔡并记录了在透射电镜下对1Cr18Ni9Ti作原位拉伸时,裂纹形核、扩展的整个动态过程,试图揭示出1Cr18Ni9Ti钢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的微观机制,并附有较多的珍贵照片。另外本文还对1Cr18Ni9Ti钢在标准变形度下组织结构与材料加工硬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形变诱发α′马氏体对加工硬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OCr18Ni9Ti不诱钢的特点,分析了钢中成分对不锈钢质量的影响,OCr18Ni9Ti不诱钢连铸坯表面质量缺陷类型及所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雪东 《山东冶金》2013,(3):40-41,46
设计熔炼了25-12型耐热钢,对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150℃恒温氧化条件下,平均氧化速度25-12耐热钢为0.943g(/m2·h),而1Cr18Ni9Ti钢为9.208g(/m2·h),25-12耐热钢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且其抗压缩变形能力略高于1Cr18Ni9Ti。  相似文献   

6.
浅述了Ti N给0Cr18Ni10Ti等含Ti奥氏体不锈钢使用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0Cr18Ni10Ti钢中Ti N数量及评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选择适宜的原辅料、冶炼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可有效降低钢中Ti N;推广应用00Cr19Ni10N是解决Ti N危害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1Cr18Ni9Ti耐蚀机理分析入手,对1Cr18Ni9Ti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处理后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不同成分(Ti/C)的1Cr18Ni9Ti选用的热处理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从糊状区以不同速率冷却到不同温度时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零强度温度(Zero Strength Temperature)和零塑性温度(Zero Ductility Temperature)的温差小于20 ℃,大的冷却速率可以改善1Cr18Ni9Ti不锈钢在1300 ℃以上时的热塑性.凝固收缩和金属液的补缩作用对1Cr18Ni9Ti钢的高温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固相率的升高,材料在拉伸破坏时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满特钢1Cr18Ni9Ti钢在轧制开坯时,出现角部及表面裂纹,严重影响了钢坯表面质量。本文通过生产试验,找出化学成分与铬、镍当量比,α相级别之间的关系,铬、镍当量比与开坯温度、钢坯表面质量的关系,并以此确定开坯工艺,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表面质量及成坯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00Cr22Ni5Mo3N钢的热扭转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化学成分和扭转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使00Cr22Ni5Mo3N钢获得良好的热塑性,并使其变形抗力小于1Cr18Ni9Ti钢.根据试验结果制订了生产工艺,采用热穿孔工艺成功试制出00Cr22Ni5Mo3N钢大口径厚壁无缝管.  相似文献   

11.
奥氏体不锈钢半成品钢板表面缺陷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培耕  曹鹏军  徐启昆 《钢铁》2003,38(3):50-52,76
1Cr18Ni9Ti半成品钢板表面常出现“花斑”状缺陷,严重影响了不锈钢中板的表面质量。研究表明:该缺陷宏观上表现为局部重皮状折叠的特征;微观上伴随有α相的数量及分布在缺陷与非缺陷表面显著不同的特点。因此认为“花斑”实质上是一种不均匀变形引起的表层局部折叠;α相的不均匀分布为这类缺陷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热穿孔用的不锈钢管坯,其特点是应具有较高的热加工塑性、高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好的平直度。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Cr/Ni≤1.87,降低C当量保证钢中α相≤2.0级;钢的脱氧完全,提高钢的纯净度,保证钢中氧化物夹杂≤2.0级,硫化物≤2.0级;在保证耐蚀性能的条件下采用降碳达到少加钛从而改善表面质量;控制钢中氧含量以减少TiN夹杂;严格5.6T矩型锭浇注工艺,防止缩管缺陷发生;加强开坯质量控制,切净缩孔残余以保低倍合格;采用不锈钢专用孔型生产管1Cr18Ni9Ti确保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一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深冲用0Cr18Ni9Cu2不锈钢冷轧板的开发。论述了钢中铜对0Cr18Ni9Cu2不锈钢板成形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0Cr18Ni9Cu2不锈钢深冲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钢铁》1966,(4)
鞍钢无缝钢管厂和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下,试验成功了穿不锈钢管用的钼基顶头,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过去这个厂生产1Cr18Ni9Ti不锈钢管时,一直使用20CrNi3钢的顶头进行穿孔。由于1Cr18Ni9Ti这种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时塑性低,变形抗力大,所以在使用20CrNi3顶头穿孔时,经常出现头部熔化、中部粘钢现象,使钢管造成严重的内折迭缺陷。为了减少这种缺陷,只好用一个  相似文献   

17.
廖东 《重庆钢研》2007,(1):50-55
本文介绍了硅钼蓝比色法测定1Cr18Ni11Si4AiTi钢中硅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的讨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直读光谱仪中测定1Cr18Ni11Si4A1Ti钢控样的Si的含量。本方法还可适用于其它钢中0.1~6%的硅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稳定化处理,是把含有稳定化元素(Ti、Nb、Ta)的18—8型钢加热到900℃左右,使碳化铬溶解,而溶解了的碳和钛(或Nb、Ta)化合成稳定的碳化物,不再有机会在晶间沉淀为碳化铬。从而改进耐蚀性的操作。稳定化处理在五十年代初国外已广泛使用。六十年代国内开始用于生产。但和可控气氛处理一样,机械行业走在了前面。冶金厂仅上钢三厂中板车间采用,该厂的1Cr18Ni9Ti中板全部以直接稳定化处理交货。在制定YB541—70和YB542—70两个标准的时候,有人提出将稳定化处理纳入标准,但未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1Cr21Ni5Ti双相不锈钢的钢种特性,针对其特性制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使1Cr21Ni5Ti中板和冷轧板的性能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技术条件,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新生 《特殊钢》1991,12(6):16-19
本文讨论了1Cr18Ni9Ti钢的铸坯显微凝固组织和宏观的柱状晶“穿晶”凝固结构,并介绍了δ铁素体在水平连铸坯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