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件》2008,(7)
力控eForceOonV1.0监控组态软件是力控科技面向64位操作系统进行设计。规划的下代HMI/SCADA监控组态软件,该产品不但继承了原有ForceOontrol系列软件产品的优点和特点,而且充分利用了当前T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同时该产品的后续版本也充分考虑到跨平台应用,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MCGS组态软件.并结合计算机组态技术,针对某冷库提出了基于MCGS的臭氧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MCGS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下位机采用西门子S7-200PLC.应用计算机构建动画模拟系统运行.直观、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态王的远程油气管线阀门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动化监控组态软件是一个工程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介绍了KingView6.5的主要功能,给出了一个利用KingView6.5实现的远程油气管线监控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软件功能,通过实例说明其开发过程。实践证明,该系统图形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安全稳定,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SMS的无线远程监控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经济简便的实现对无人值守设备的遥测、遥控,提出基于SMS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首先给出了一个监控系统的组网结构,然后介绍了该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最后重点阐述了监控中心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所设计和实现的基于SMS的无线远程监控中心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模式,应用于多种领域.  相似文献   

5.
Web发布的远程虚拟现实监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监控组态软件只能实现二维组态界面的现状,采用虚拟现实软件VRP,结合VC++开发平台以及ASP.NET网络发布技术,构建了基于Web的虚拟现实远程监控平台,并在朗肯循环系统实验平台上,对Web虚拟现实远程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平台改善了远程监控界面的沉浸感、交互感,其实验效果良好,虚拟远程监控系统将是未来监控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叶俊  龙志强 《计算机仿真》2008,25(4):271-274
考虑到状态监控软件在任何工业系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一套状态监控软件的通用框架.状态监控任务的特点包括监控协议不确定且经常发生变化,监控界面的组织经常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反复修改,状态监控软件本身的测试环境复杂多样以致测试困难.详细讨论了该框架的设计如何适应状态监控任务的特点.随后给出了在精简版.NET之上对该通用框架设计的实现过程,然后利用这套实现的框架开发了磁浮列车状态监控软件这个具体的监控软件,并为其建立了一套可模拟被监控系统行为的测试环境,以测试状态监控软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监控软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个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监控软件模型。在该模型中,系统的功能是由一些监控对象来实现。监控软件由监控系统和维护工具两部分组成。监控对象由维护工具创建,在监控系统中实施受控系统的监控。它们充当了三种角色:监控、维护以及用户界面。还给出了该模型的一个具体应用:NR-1001水电站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TERMEX终端的抗恶劣环境的监控系统.主要讨论了该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有消息称.“上网成瘾”会遏制大脑发育.影响智力开发。在“网络”遍地开花的今天,父母们开始为孩子沉迷于电脑而担忧。如果安装一些市面上常见的监控软件.软件运行不够隐蔽.往往会在开始菜单桌面、添加删除程序或屏幕右下角任务栏等地方留下图标.被监护人很容易发现软件.以致伤害了青少年极强的自尊心,并产生逆反心理而暗地与父母对抗.因此.家长们需要的不仅是一款简单的监控软件而是监控软件中的“隐形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震测量技术可以建立一套监控各种微弱震动的监控报警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爆破性事件的监测与报警。介绍了该系统的软件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效果。本文采用VC++开发了一套运行于震动监控报警系统上的软件.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数据无线传输、信号分析处理、震动事件判别报警、数据存储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Reuse-based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ftware reuse is viewed as a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eries of technologies related with software reuse and software component technology: component model, which describes componen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component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domai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compon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which component library is the kerne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o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software evolu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software re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JadeBird Software Production Line System,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
惠长江  吴江 《微机发展》2007,17(4):196-200
软件进化是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改进活动,是有目的地从早期版本来产生新版本的过程,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软件进化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讨论了其定义、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指导软件进化的几种典型方法,分析了人们在软件进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可靠性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特性,其定量评估和预测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个可用于软件测试之前的早期可靠性预测仿真模型。此仿真模型通过考查影响软件可靠性的过程因素,采用基准比对思想,利用软件过程度量数据,根据相似度比较,预测软件的残留缺陷数。由于该仿真模型仅需要静态历史数据,故可在软件测试之前,用于估计软件的残留缺陷数,从而预测软件的可靠性,为后期软件过程的改进以及软件测试计划的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软件工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个角度分析了现代软件体系结构对现代软件工程方法的影响,指出由RDBMs提供数据服务的C/S结构的软件开发中,使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并无很大优势,使用传统软件工程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由RDBMs提供数据服务的三层结构的软件开发中,业务逻辑层组件的分析和设计使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是合适的,但是也不排斥传统软件工程方法,不宜盲目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UML和RUP。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傅英亮  陶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9):2003-2004,2022
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分析、改进,它们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即软件过程改进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始终.如何对软件过程进行度量、度量元是什么,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当前国内许多机构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MMI的6σ软件度量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软件过程改进和评估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软件过程的改进,从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提升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软件测试,它已成为软件行业的又一新热点,文中阐述了软件单元测试技术在电视跟踪仪的软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驱动模块和桩模块的开发时机,测试路径的分析方法,以及在基于路径的测试用例优化方法;同时比较出不同的单元测试方法在测试深度和测试效率上的差别;通过软件测试找到一些软件错误与缺陷,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软件的修改,保证电视跟踪仪软件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phenomenon of software congestion is examined. The term refers to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performance bottleneck of a system is an element of software, rather than a hardware device. Software congestion can occur in any system which contains one or more elements of software whose services may be simultaneously desired by multiple clients, but which can service only one client at a time.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of models which ignore software congestion can produce results that are completely irrelevant to actual system behavior. Furthermore, software congestion is frequently invisible to conven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ols. A notational scheme, called mobile servers representation, is introduced for describing those systems in which software congestion may be important.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model, called the hyperbolic model, is developed for analyzing systems with software congestion  相似文献   

18.
选取合适的软件可靠性度量,对于软件质量保证及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度量选取方法没有考虑软件完整性级别这个重要的设计属性。完整性级别表示软件特性的取值范围,该范围对将系统风险保持在可容忍的限度内是必需的,其对软件可靠性水平有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可靠性度量选取框架:首先给出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度量选取体系;然后在选取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度量选取方法;最后,将提出的度量选取框架应用于ISO/IEC 9126质量模型中的外部软件可靠性度量,根据度量的特点将每种度量不同程度(基本、条件及参考)地推荐给不同的完整性级别。实例表明,基于完整性级别的度量选取技术是系统且有效的,所推荐的度量可以满足软件尤其是安全关键软件在不同完整性级别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面向软件可靠性测试数据生成的剖面构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骏  陆民燕  阮镰 《计算机工程》2006,32(22):7-9,45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软件可靠性测试积累的软件失效数据可以为软件可靠性的评估、验证提供重要的度量依据。针对传统的基于操作剖面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对实时嵌入式软件的适用性差、测试难以实施的情况,在操作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体系结构的使用剖面的概念,并研究了构造使用剖面的系统方法,以及根据使用剖面生成用于实时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操作序列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实时嵌入式软件,对其它非实时软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re is a need for technologies that wi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 effort in developing software products, increase quality of software products and decrease time-to-market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industry can be improved by utilizing and managing software reuse with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reference model” that can be custom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Our research thesis is that software development based on a software reuse reference model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 edge and time-to-market of many softwar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The definition and study of such a model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four steps. First, the reference model developed here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software reuse concepts. Second, this reference model is an empirical study which uses both legacy studies and lessons learned studies. Third, the impact of the reference model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effort, quality, and time-to-market is empirically derived. Fourth, an initial set of successful cas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software reuse reference model utilization, are identified.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a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practice of software reuse. A secondary contribution is an initial set of cases from softwar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which are successful in the practice of reuse in terms of decreased effort, increased quality and a high correlation in their application of our software reuse reference mode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