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艺帅  赵民  程遥 《城市规划》2021,45(5):9-20
对我国城市体系的正确认识是新时代科学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之一.在对城市体系相关研究概述的基础上,阐释"网络关联"与"地域邻近"在城市体系发育过程中的双重机理和依存关系;进而运用社会网络关联、结构洞、邻近加权网络关联等指标算法,构建起"网络关联"与"地域邻近"两种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模型.然后以新的网络模型对我国城市体系演进趋势及发育特征做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体系的多等级、多层级以及网络化共存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日趋成熟,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同时,城市—区域的地域差异化特征也已较为凸显.最后探讨本研究发现对新时代规划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不仅是地理上的相邻性,更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关联性,而企业是城市关联网络的“作用者”。在全球、国家和地区3个空间层面上,采用企业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的主要异同所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既是全国的核心城市,也分别是3个地区的“门户城市”,发挥向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3个地区的门户城市、主要城市和一般城市在各个层面的关联网络中都形成明显的梯度格局。在地区层面上,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以两个核心和单一层级(省域)为特征,显然不同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以单一核心和两个层级(区域和省域)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城市关联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行业的资本支配视角,采用企业关联网络的总部—分支法,识别和解析中国主要城市关联网络的基本特征,包括层级、格局、方向和腹地维度。验证了城市关联网络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方法,而企业关联网络则是城市关联网络的有效表征。城市体系研究不仅要关注地理上的邻近性,更要强调功能上的关联性;不仅要关注城市作为场所空间的邻近性,更要强调城市在流通空间中的关联性。城市关联网络的本质是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企业是城市关联网络的"作用者",众多企业的区位策略界定了城市之间的关联网络。  相似文献   

4.
以"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为例,借助ArcGIS栅格分析法构建全国31个中心城市日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可达性系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现状及规划高铁对城市等时圈及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时圈在空间上以"中心一外围"模式沿着高铁线路延伸,预计"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相邻中心城市(除乌鲁木齐、拉萨外)3小时圈连接形成紧密的网状;规划高铁对沿线城市等时圈及可达性的影响显著且差异明显,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等级差异化和空间集聚化特征,其最优区域将向西部拓展;除乌鲁木齐、拉萨外,其余城市可达性水平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化。  相似文献   

5.
哈大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影响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博  初楠臣 《城市规划》2015,(11):92-98
东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开通前后,其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空间重组与区域联动日益加深。利用可达性模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常可达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测度了哈大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这种变化对东北地区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哈大高铁的运营使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减少程度均在60%左右,城市经济潜力值提升幅度均在115%以上,铁岭、四平与沈阳的提升幅度最为显著,城际日常可达性则由于时间距离的高度压缩而日趋紧密。城市可达性的变化加速了东北地区空间格局的渐变与重塑,哈大高铁轴带的空间极化现象将进一步提升,新的"中心—边缘"格局体系初露端倪,传统的区域空间格局被打破,空间分化与组合日趋复杂;近域大城市空间整合与同城效应显现,偏居一隅的高铁新城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离心化"与"多中心"网络化。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可达性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高铁)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大幅缩短城际、省际客运交通时间,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目前关于高铁对全国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城市的交通和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尚不明晰。本研究选取266个城市,获取2006年无高铁和2014年高铁网络基本形成的铁路出行时间和GDP数据,从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比较高铁开通前后266个城市的平均出行时间变化的差异;其二是应用可达性重力模型,用可达性变化来度量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差异。可达性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完成。结果显示高铁影响的双重特性:一方面提高全国可达性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改善西部和中小城市的可达性;另一方面,高铁因其技术特性产生"廊道效应",有高铁城市和廊道沿线城市,其受益远高于无高铁城市,这加大了空间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和省、地政府应考虑相应政策措施以减小高铁发展带来的地域差增加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宁 《风景园林》2016,(3):115-123
城市公共空间是与城市交通系统同等重要的城市基础性组织及全局性控制要素。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的配置及其机理,对把握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前沿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环境行为实证研究和形态学量化分析,探析了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性原则,即结构适配、场所固结、层级连续和界面约束原理: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总是与城市结构相适配;有若干独特地点从整个连续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层级连续系统;并具有明确的限定约束界面。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新疆城镇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综合特点,尝试从多角度、多维度研究新疆城镇发展的现状格局与演变过程。以新疆城镇体系发展为主线,在分析新疆城镇体系现状格局的基础上,运用GIS的Voronoi图城市影响区划分方法,对城镇进行层级划分,以得出中心城市及经济腹地;通过等级规模演变特征(Pareto模型)和地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揭示城镇体系发展的过程。等级规模演变主要分析30年来新疆城镇体系的结构容量和均衡度变化过程及新疆城镇设置过程的影响;地域空间结构演变主要是分析30年来中心城市及区域联系的变化和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性质变化的影响,提出新疆城镇体系未来的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对高铁客运站区具有的"节点"和"场所"两种形式的功能内涵进行详细解析,其次从区域层面和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层面梳理了基于这两种功能特点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表现并分析了产生以上空间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最终提出了高铁站区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规划用地的场地独特性出发,以城市水文格局和雨洪管理作为前期规划依据,应用Info Works ICM软件,提出城市用地的"总体设计—分区设计—用地控制"3个层面的空间层级策略,并以珲春敬信为例,基于场地的地形特征、水文状态和功能需求等,对规划用地的控制率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海绵城市设计对水文环境适宜性的层级策略指引,探索适应降水过程的城市用地规划设计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路网的拓扑结构决定着交通流量的自然分布,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市民出行方式等。本文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交通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的拓扑空间关系。在宏观层面上寻求城市各层级网络分布特点与结合关系,探寻城市商业区位与地上、地下两套交通体系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城建设是上海"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为了提高新城建设的空间品质,上海市编制和印发了《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回顾上海新城发展的历程,总结新城存在的不足,梳理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新理念,分析理念对标下的导则目标与策略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从活力、便利、生态、特色4个维度对汇聚共享的城市、高效智能的城市、低碳韧性的城市、个性魅力的城市等主要策略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导则》的重点内容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在规划层面,强化城市整体格局的塑造;在建设层面,细化重点公共空间的指引;在运营管理层面,提出品质体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流是信息时代测度区域城市网络格局的核心指标。为探索京津冀“城市—区域”网络格局演变规律,选用京津冀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百度指数数据,依托ArcGIS、Ucinet及地理探测器,计算信息流总量、网络密度、优势流、中心性、QAP相关系数,剖析长时序截面城市群网络格局演变特征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趋于均衡,呈现以等级指向和中心指向为主的“弓”形分布特征,核心网络由强“轴—轴”结构向“多边形”稳固结构演进;(2)城市层级波动趋于缓和,“一核双城多支点”格局更加明晰,单核集聚现象依旧突出;(3)多要素耦合作用下人口规模不再构成影响城市网络的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网络均衡化的稳定加速器。未来需加强区域资源共享与协调联动,资源配置向节点/边缘城市倾斜,并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城市网络格局优化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开源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得益于不断进步的科技,"开源城市"从构想走向真正的应用变得更为可能。本文从智能化的视角下对"开源城市"进行研究,论述了新的技术下"开源城市"的特征,并建构了多层级的智能化"开源城市"系统,并从认知、识别、分析、决策、建设、评价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并提出了未来可期的正向和反向的"开源城市"操作模式,有助于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自我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腹地一直是城市区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变将对原有的城市腹地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的高铁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沿线地区城市腹地的格局。基于场强模型研究了京沪、京福高铁对皖北地区城市腹地的影响。首先,利用城市综合规模指数和交通时间成本对传统场强模型中的城市规模和距离因子进行了修正:随后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修正的场强模型计算了皖北地区在高铁通车前后的城市腹地范围,并分析其格局变化的特征。最后探讨高铁对沿线地区城市腹地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体系分为"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国家层级"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针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学科关注的热点,亟待对已有研究进展予以系统梳理。为此,研究基于城市规划类核心期刊,利用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功能,对2005—2021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数量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从可达性、高铁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高铁枢纽空间布局与换乘研究、站点周边地区发展和站区影响研究5个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梳理,最后对该领域研究的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48-50
高铁已经成为影响甚至决定城市—区域发展走势的新"变量"。笔者在总结杭州都市圈建设模式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以杭州都市圈为例,剖析了高铁建设主导的区域竞争新格局对都市圈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了都市圈应对高铁时代机遇挑战的发展对策。研究认为:都市圈及圈内城市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通盘考虑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推进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提高都市圈的首位度;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以创业创新为驱动力,推进跨地域城市治理创新,推动都市圈实现"竞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茜瑶  林箐 《风景园林》2019,26(9):66-74
惠州和端州(肇庆)同属珠三角区域,作为东江、西江流域各自进入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城市,在历史上均形成了"山—湖—城—江"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延续千年的城市建设,并以优美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研究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地理条件、形成过程两方面分析研究两座山水城市形成的思路、动因和在地实践方式。研究表明,惠州和端州的区域地理条件和城市选址奠定了形成"山—湖—城—江"结构的地理基础,此后的人工营建中出于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结合自然山水逐步形成了与城相伴的湖泊,并展开风景建设。两城在城市八景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相似格局下的地方人文特色和审美趣味对最终形成的山水城市的影响。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功能维度提出对当代中国城市,尤其是发展速度极快的三角洲城市的城市韧性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晖  曹朔  陈宇 《风景园林》2021,28(6):70-75
城市中小尺度绿色空间的生境质量与其连通性结构对于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社区生活圈服务影响下的城市绿地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定典型性、重复性的绿色空间格局。探讨城市绿色空间构成的最小样方及其生境要素与形态结构是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与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途径。基于西北地区城市场地生境营造与地被植物群落设计的基础性成果,以西安城市新旧城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综述研究—地理信息解译—现场调查—聚类分析的研究路径,提出“2 km×2 km”的城市街区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的基本尺度样方及4种典型模式,即单核心放射型、多核心散布型、廊道穿越型、散点分布型,并分析了样方的形态、要素与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初步探究提升样方体系中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