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偶氮羧Ⅰ与铝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在pH4.0~5.6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偶氮羧Ⅰ与铝形成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0nm的1∶1螯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2.4×10~4。铝在0~25μg/25ml的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铜合金中铝的直接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显色剂二溴对甲偶氮羧与钴的显色反应。pH 10.2 的柠檬酸铵-氨水溶液中,钴与二溴对甲偶氮羧反应形成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7×104 L·mol-1·cm-1,钴量在0~3.2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Cu-Co合金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结果与亚硝基R盐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存在下,二溴对甲偶氮羧(DBpMCA)与Sn(Ⅳ)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10.4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Sn(Ⅳ)与试剂形成组成比为1∶3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42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4×105L.mol-1.cm-1。在10 mL显色液中,Sn(Ⅳ)量在0.02~12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6.0×10-4μg/mL。方法已用于  相似文献   

4.
在盐酸介质中 ,二溴对甲偶氮羧与钡形成 2∶1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0 5nm ,摩尔吸光系数ε =1.75× 1 0 4 ,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好 ,吸光度在 48h内保持不变。显色体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大量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钡量在 0~ 1 6μg/1 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铁合金中微量钡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吐温40存在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4 (2 噻唑偶氮)连苯三酚(TATB)与铁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8.0~9.0范围内,4-(2-噻唑偶氮)连苯三酚与铁形成3∶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20nm处,在25mL溶液中铁质量在0~30μg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0为4.30×104,所拟方法用于纯铝及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2-苯并噻唑偶氮)连苯三酚(BTATB)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 8.0~9.0范围内,BTATB与铁Ⅱ形成3∶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50 nm处;在25 mL溶液中,铁Ⅱ质量在0~25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44×104。所拟方法用于纯铝及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对氯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微量铝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铝(Ⅲ)与对氯苯基荧光酮(pClPF)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在 pH6.0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铝(Ⅲ)与试剂形成1:2的络合物。络合物在波长563nm 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0×10~5。铝(Ⅲ)含量在0~6.0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法用于铝铁黄铜及石灰石样品中微量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偶氮氯膦Ⅲ高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地研究了显色剂偶氮氯膦Ⅲ与Ti(Ⅳ)的显色反应和所形成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6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5L·cm-1·mol-1,钛在0~1.0μg/mL内服从比尔定律,所拟定的方法能满意地用于还原用铁粉、粉末冶金铁粉和钢中微量钛的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9.
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与铅的反应,建立了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铅的光度分析方法。在0.6mol/L硝酸介质中,铅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1∶2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5×104。在25mL溶液中,铅含量在0~50μg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铝合金标样中铅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4.02%,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本法可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铅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显色剂二溴对氯偶氮羧胂与微量铅的显色反应条件。在0.04~0.24mol/L硫酸介质中,铅(Ⅱ)与显色剂形成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51×104L.mol-1.cm-1,在25mL溶液中,铅的质量在0~25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与其它已报道方法相比共存离子铜、锌、铝有更大的允许量。用于铜合金和铝黄铜标准样品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