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它的规划设计不能单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更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文章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南环公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环公园整体环境得到了大多数使用者认可;同时,南环公园存在空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南环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往后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应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的基本方法对成都城市公园的典型案例--沙河三洞古桥公园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该公园使用者的使用状况记录及与使用者的访谈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该公园的POE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3.
使用后评价(POE)关注使用者及其使用情况,并将使用阶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设计师,形成一个良性回馈机制来改善项目体系。为使七彩云南第一城周边街道空间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通过对街道空间设施情况的观察分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行人使用街道空间后的使用评价等,对城市街道空间中的不足提供具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校园开放空间POE研究——以北京大学静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静园区域户外开放空间为例,从动态交通、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两方面对场地进行系统的POE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为“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城市广场及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基于POE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的玉林广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其使用者的规律及行为习惯,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并了解了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具体过程,发现除建筑领域外,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并期望对其他相似中小城市中的城市广场设计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园中的使用者及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是衡量公共空间使用价值和使用状况的重要标准。桂林市象山公园由景区公园转变为城市公园,进入到一个新常态下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因此需要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完成转变。该文围绕象山公园性质转变两年后,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城市公园角色这一主题,运用POE理论和方法,从人、场所、行为等方面的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实地勘察、调查问卷、访谈等实证数据的调查与分析,来考察象山公园实际使用状态,为象山公园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9)
使用后评价是促进使用者参与景观设计,实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为个案,探讨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景观设计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认识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价值与途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完成校园景观的更新设计。  相似文献   

8.
朱晓璐 《现代装饰》2015,(4):289-290
使用后评价(Post 0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1]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宿舍区公共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五个典型的空间进行使用后调查研究,论述宿舍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规划改造建议,为创造充满活力且完整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体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或户外空间进行评价,适用于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方面的评估。使用后评价(POE)能以老年人的视角评估慢行空间及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为其适老化更新提供相关依据。文章以POE为主要研究理论,结合使用者行为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场地考察法对居住区慢行空间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适老化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建筑使用后评估(POE)的方法对福建省某高校教学楼中庭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及评估研究。将中庭空间的调研分为客观因素及使用者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总结了后期需要在美学、使用者的人体尺度、行为需求以及管理方面实施改造计划。  相似文献   

11.
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使得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出现很大变化,因此,学术领域也急需在对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公园更新策略。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近20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文章聚焦公园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的应用、公园使用者行为偏好、公园使用满意度、基于大数据的公园使用状况研究等4个研究主题进行重点文献分析,以期为未来城市公园使用研究及更新改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POE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后评价(POE)是对经过设计并正在使用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正日益受到设计领域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使用状态评价(POE)的概况和研究方法,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论述了POE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POE研究的教学理念、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研究方法,观察广场使用者的各类活动,采访广场的使用者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然后对调查所获的信息和数据做分析、整理,得到POE评价分析结论,从而了解了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状况,为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也为其它类似场所的设计、管理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建武 《中国园林》2007,23(5):77-82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关注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正处于高校校园建设高峰时期,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设计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为例,从户外公共空间行为活动、动态交通、绿地使用适宜性等几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POE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改造策略与建议,为创造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北京3个保障性住区的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的介绍,重点探讨了保障性住房POE指标的内容及调研数据的分析方法,对相关结论做了深入讨论。指出使用者对保障性住房的使用后评价与其需求层次、建筑的外观感知密切相关,设计师应加强保障性住房适应性、灵活性和可变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禄丰会议中心为对象,采用POE研究方法,借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切身感受等方法,利用相关数据统计、归纳、总结处理方法,研究在没有设计任务书的情况下建筑师是如何挖掘使用者的需求,从任务书的形成过程、方案对接,建筑师如何满足使用者需求,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建成后特定空间与其功能之间的匹配度,及使用者对于建筑环境的满意度,及使用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与评价,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园林》2020,(2)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加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老年群体成为了现今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增强老年人在户外空间的幸福感,提高老年群体对城市公园的利用效率,本文以老年使用者为调研对象,采用POE使用状况评价的方法对公园老年群体休憩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白鹭洲公园休憩空间在老年群体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现场调研以及实地访问发现,白鹭洲公园在为老年群体服务方面还有待提高,公园服务设施还需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公共空间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中,广场又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主要节点,它是人群交往活动在城市中发生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城市的"客厅"。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本文以楚雄市桃源湖广场为例,从城市广场人性化使用状况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系统POE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为更加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依据,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POE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主要是关注建成环境中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它能为设计者在同类建筑项目设计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但国内引入POE后并不能很好地运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探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总结出适合国情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公园存在可达性差异以及绿色空间使用不均衡性的问题,亟待加强“城市公园- 邻里”的关系,大数据的出现可以 推动该技术的发展。以揭示“城市公园- 邻里”关系为目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采用腾讯“宜出行”大数据(TUD)分析区内 所有城市公园的使用时空间特征,并进一步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城市公园的市民满意度,展示大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使用存在两种类型的时空间规律,一类是建设较好、有吸引力,而且使用者数量较高的综合、生态或专类公园,具有明确的“周”、“日”高峰期,使用者数量与使用满意度呈现正相关。另一类是建设品质较差、可达性较高,使用者密度较高的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尽管这一类用地使用满意度较低,但却发挥了较强的公共空间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