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植物源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水超声提取,用二氯甲烷去除脂肪,并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以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进行衍生,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结果对茶叶和其他植物源食品的检出限分别为0.1 mg/kg和0.02 mg/kg,在5~100 ng/m 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草甘膦各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4.6%~96.5%,相对标准偏差为0.041%~0.553%(n=6);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为65.1%~79.4%,相对标准偏差为0.024%~0.338%(n=6)。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较高,精密度较好,符合国家标准对植物源食品中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可用于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等24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方法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组分农药残留通过乙腈与QuEChERS试剂包提取、净化、浓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选择离子模式下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10~1.0mg/L范围内,24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系数均大于0.994。分别取蘑菇、山药、苹果为空白基质样品,以0.1 mg/kg浓度进行加标实验,2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1.4%~10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在2.03%~11.78%(n=6)之间。方法的检出限2~5μg/kg,定量限为6~15μ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植物性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方法 样品经β-葡萄糖醛甘酶酶解,乙腈提取,经过ProElut QuEChERS净化管净化。采用0.1%甲酸(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对克伦特罗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以在15 min内完成目标物的分离分析。克伦特罗在0.5、1、5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0.0%~94.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的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测定饲料中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析方法,即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作净化剂,采用正己烷定容,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显示,18种多氯联苯的检出限为0.004~0.010mg/kg;在0.02~0.60mg/kg加标情况下,18种多氯联苯的平均回收率(n=5)为80.7%~95.9%,相对标准偏差为0.2%~2.2%。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的特点,适合饲料中18种多氯联苯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的含量为指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素总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醇-水(3+1,V/V)提取,经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用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在5.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7、4.0 mg/kg,在300.0、600.0、1 200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9.4%~102.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4.6%;黄豆黄素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6 mg/kg,在30.0、60.0、120.0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7%~104.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2.8%。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大豆中异黄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测定龙廷杏梅中铅和镉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杏梅试样用HNO3-H2O2微波消解,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铅和镉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ng/m L及0.0~2.5 ng/m 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9和0.99989;铅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1%,检出限为0.002 mg/kg;镉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9%,相对标准偏差(n=6)为2.23%,检出限为0.0003 mg/kg。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准确测定龙廷杏梅中铅和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敌鼠的方法。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提取溶剂、萃取参数及净化小柱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样品用丙酮-正己烷(1:1,V:V)为提取溶剂进行微波萃取,采用C18小柱进行净化,以GC-MS进行检测。结果加标水平为0.001、0.002、0.01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2%~90%,相对标准偏差为0.98%~9.04%,敌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8 mg/k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且灵敏度高,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敌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uto-SPE GC-MS)同时测定苹果中五氯硝基苯和百菌清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净化后,采用内标法进行检测。结果:在(0.10~2.00)μg/m L添加水平,五氯硝基苯的平均回收率在83.6%~96.5%,相对标准偏差为5.5%~7.1%(n=10);百菌清的平均回收率在87.0%~97.2%,相对标准偏差为5.6%~10.0%(n=10)。以信噪比RSN=3计算2种农药残留的最低检出限,五氯硝基苯的最低检出限为0.003 mg/kg,百菌清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 mg/kg。结论: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确度和重现性好,检出限较低,可满足苹果中五氯硝基苯和百菌清残留量的同时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食品防腐剂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含量。样品用水提取后,甲醇和0.02mol/L乙酸铵15∶85(v/v)为流动相洗脱,经Syncronis aQ(4.6mm×150mm,5μm)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25nm。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质量浓度在2 50mg/L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38273x-8760.9、y=48559x+10538、y=52126x+4283.4,检出限均为0.1mg/L。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8.8%101.0%,相对标准偏差≤1.8%(n=6);山梨酸平均回收率为97.5%100.1%,相对标准偏差≤2.2%(n=6);脱氢乙酸平均回收率为99.5%101.0%,相对标准偏差≤2.2%(n=6)。该方法精确度和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样品预处理简单,避免了滴定分析方法中复配防腐剂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是复合食品防腐剂中各种成分含量测定的理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年糕食品中吊白块残留的测定方法。年糕中的吊白块残留经纯水直接提取,IonPacAS18柱分离,离子色谱外标法定量。实验优化了离子色谱分离条件,研究了吊白块的热稳定性和食品中常见阴离子与吊白块的分离度。在选定的离子色谱测定条件下,吊白块线性范围在0.1~200mg/kg。方法的加标回收率、检出限分别为87.8%~101.3%、0.05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27%~5.00%(n=5)。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
建立适用于肉类罐头等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种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通过使用猪、牛、羊、鸡、鸭的种属特异性引物,对5种动物的总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212、147、202、131、201 bp的扩增产物,将测序结果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U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进行BLAST比对确认实验的准确性,并对市售罐头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5种动物引物种属特异性良好,对猪、牛、羊、鸭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对鸡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为2.5%。在对市售肉类罐头样品的检测中,6.6%样品与标签标注结果不符。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准确可靠,可广泛用于肉类罐头食品和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的鉴别,具有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素食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灵敏,仅通过检测一个基因位点即可判断素食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对来源于畜类、禽类及鱼类动物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0.1%。运用该方法对市场上22份不同类型的素食产品进行了检测,检出2份产品中含有动物源性成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鸭血中鸭、猪、牛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对重庆市火锅店销售的鸭血进行采样检测。提取鸭血样品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确定循环阈值,分析样品中鸭、猪、牛源性成分。结果 DNA提取液OD_(260 nm)/OD_(280 nm)值为1.8~2.0,纯度较高; 8个市售鸭血样品中2个样品只检出猪源性成分, 1个样品同时检出鸭源性成分和猪源性成分,研究发现所采集的鸭血存在猪血掺假的可能。结论该方法快捷、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鸭血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以鸡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B3)基因、猪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和鸭、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同时检测速冻食品中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只在鸡、鸭、猪或牛源性成分存在时才产生特异性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对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10.0、1.0、10.0、10.0 pg/μL,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市售34份速冻食品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进行同时检测,能够实现对速冻食品中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有效检测,进一步分析发现,15份速冻食品源性成分测定结果与外包装标注成分不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检测速冻食品中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猪肉、鸡肉、牛肉、猪肝、虾肉、蜂 蜜、鱼肉、鸡蛋和牛奶共9种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电化学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方法 样品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QuECHERS法(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QuEChERS法)和固相萃取法(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进行了电化学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猪肉、鸡肉、牛肉、猪肝、虾肉和蜂蜜可用溶剂提取法进行处理,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1.6%以上;而鱼肉和鸡蛋样品需采用QuECHERS法进行处理,回收率分别达到88.5%~95.8%和89.7%~98.2%;牛奶样品用溶剂提取法和QuECHERS 法处理时均有基质干扰,采用固相萃取法进行净化后,回收率达到80.6%~93.0%。不同类型的动物源食品由于肌肉的纤维组织、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等存在差别,需分别采用适宜的前处理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结论 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DNA条形码COI序列在常见肉类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常见的4种肉类及相关肉制品进行掺假鉴定,判别与产品标签是否相符,本研究以COI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4种动物源性食品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分别提取牛、羊、猪、鸭四大物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其COI基因的保守序列区设计6对通用引物,结合文献报道及数据库提供的7对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 Bank数据库Blast比对,评价不同DNA条形码的检测鉴别能力。筛选出COI-A为最优序列,在4个物种中扩增效率100%。对抽检的20个批次的肉加工品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约有90%的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的成分相符。其中1个批次的牛丸制品因肉类成分含量低未扩增成功,1个批次的牛丸制品检出鸭源成分,判定掺假。DNA条形码技术快速有效,本研究筛选的COI-A序列可直接用于牛、羊、猪、鸭及其肉制品的鉴定,并为其它常见动物源性食品的种类鉴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动源性食品中33种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水(80:20, V:V)为提取溶剂, QuEChERS方法净化,在Full MS-ddMS2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快速对动源性食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在r=70000,扫描范围80~1000m/z内,3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基质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0.4%~97.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2.1%~6.0%(n=6)。结论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动源性食品中33种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同时,本研究建立的33种兽药高分辨质谱库,可应用于非目标化合物的定性筛查。  相似文献   

18.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检测方法十分必要。然而,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复杂,耗时较长,故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QuEChERS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37种兽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甲酸/乙腈沉淀蛋白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C18吸附剂、NH2吸附剂净化后;然后,通过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7 μm,2.1 mm×100 mm)色谱柱分离,采用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7种目标物在1.0~20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80以上。在3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下,样品回收率在70.1%~97.7%之间,方法RSD为0.9%~5.6%,定量限(S/N≥10)为0.01~0.54 μg/kg。采用本方法对农贸市场购买的152批动物源性食品样品进行检测,3批罗非鱼均检出磺胺嘧啶和甲氧苄氨嘧啶,其余样品均未检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定量限,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及其代谢物和磺胺类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CLEIA)测定动物源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使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法将衍生的CPAOZ半抗原与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缀合以合成包被抗原,优化CLEIA酶免疫方法的主要条件。对CLEIA酶免疫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评价,并就准确度指标同国家标准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包被原和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分别为4000倍和1600倍, 1%脱脂乳封闭,竞争时间30 min, HRP-IgG孵育时间60 min时为最佳条件。CLEIA的线性方程为Y=-0.357X+1.459(r~2=0.984), IC50为0.486 ng/mL,线性范围为0.070~3.362 ng/mL。回收率在87.9%~92.6%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6%~7.5%和3.2%~6.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实验室或现场动物源性食品的AOZ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