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供电可靠性实时计算及预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与负控(配变)终端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及营销系统接口,自动提取中低压用户停送电信息,实现了对供电可靠性停电时间的自动统计,具有对各单位、各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分析与预控功能.系统提供的低压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统计模式,实现了中低压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该系统已投...  相似文献   

2.
电力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金华电业局电力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情况。该局电力生产工作以电力可靠性为中心,可靠性管理工作以目标管理和停电全过程预控为核心,将电力可靠性的事后统计分析管理转变为事前制定、事中控制、事后统计分析的信息化网络管理,提升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供电可靠性是指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对电力用户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介绍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现状,并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停电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成效,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最后,对提升“十四五”供电可靠性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鹏  陈旦  周霞 《中国电力》2018,51(8):1-7,138
深度分析挖掘供电可靠性数据,从大规模可靠性数据中找出隐藏其中的共性问题和影响重大的信息,发现配网规划和运检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工作改进提升,对提高全国配电网总体供电可靠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2017年度全国供电可靠性数据指标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从用户停电频率、停电时间、停电范围、停电原因等多视角多维度入手,给出了全国供电可靠性整体水平和变化趋势,归纳总结了供电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并对未来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流程管理、组织保障、综合措施、考核、监督等方面阐述可靠性全过程管理以及取得的成效。从提升可靠性指标入手,逐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形成了各部门、各专业合力,营造了公司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氛围,促进了公司各项可靠性指标科学合理的提升,城市电网重复停电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供电可靠性各环节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提出了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将可靠性微观管理、基础参数管理、目标管理与考核、中低压用户可靠性统计、指标预测、设备缺陷管理、计划停电管理、电网规划等可靠性管理模块集中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为基础,避免了数据的重复性.这种管理模式能更有效掌握电网的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并为电网运行、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220 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图论以及面向对象的计算机技术,对220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在考虑变电站接线形式、运行方式、一次电气设备故障和计划检修影响、继电保护配置以及不正确动作等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自主开发的可靠性分析计算软件包,定量计算评价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指标,如整站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概率、供电可靠率、年平均停电时间、因故障造成停电的停电量大小以及设备可靠性对整个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灵敏度等,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供电可靠性各环节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提出了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将可靠性微观管理、基础参数管理、目标管理与考核、中低压用户可靠性统计、指标预测、设备缺陷管理、计划停电管理、电网规划等可靠性管理模块集中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为基础,避免了数据的重复性。这种管理模式能更有效掌握电网的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并为电网运行、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0 引言按照创建国家一流企业的供电可靠性标准和企业具体实施计划 ,2 0 0 0年供电可靠性应达到99.93% ,其中分配给输变电系统的检修和事故停电时间为 0 .3h/(户·年 ) ,2 0 0 1年供电可靠性应达到99.98% ,其中分配给输变电系统的检修和事故停电时间为 0 .2 h/(户·年 )。根据电网现状和未来的建设和改造计划 ,完全依靠一次设备的大量资金投入来实现供电可靠性目标是不现实的 ,特别是某些局部电网还不能满足“N- 1”故障下的保供电要求 ,调度运行部门要完成可靠性目标 ,就必须根据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点 ,依靠自动装置来实现。为此 ,珠海地…  相似文献   

10.
郇嘉嘉  王钢  李海锋  汪隆君 《电网技术》2013,(10):2802-2807
针对目前电网综合停电管理中存在的工作量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综合考虑计划停电、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抢修停电、停电施工等各因素造成停电的电网设备,提出电网综合停电管理多目标多约束决策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全部待停电设备具体停电时段的排列组合为决策变量,以电网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要求、运行维护资源配置和停电时间协调情况为约束条件,以电网经济性、可靠性、工作量均衡性联合最优为目标。计算过程采用基于精英保留策略和目标函数值排序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高效求取全局Pareto前沿最优解集,生成多种可选方案,提供给电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和最终决策。以RBTS-BUS6为例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从停电管理专业角度对2011至2013年间凯里城区配电网各类停电工作、可靠性指标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停电管理是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的主要因素,必须合理安排计划停电、严控临时和故障停电,优化提高配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推行创新带电作业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供电可靠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中压电网计划停电工作与供电可靠性工作的紧密关系以及计划停电工作的主要功能特点;其次对目前计划停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计划停电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确保这些主要原则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最后以大连电业局计划停电管理工作为例,说明了做好计划停电管理工作可以稳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改善供用电可靠性的新型停电保险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可靠性管理方式由于缺乏用户需求信息和经济激励,导致可靠性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为了更好地管理供用电可靠性以降低停电损失,文中提出了新型停电保险机制,论述了引入停电保险的可行性,根据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对负荷点进行停电风险等级和风险群的划分,提出了合理厘定保险费率的方法,同时分析了用户投保的方式、理赔方案及其在投保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并探讨了保险方关于可靠性管理的行为方式和风险决策模型。数值分析表明,输配电公司可以通过停电保险分析用户可靠性需求信息,更经济地对用户用电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层次化管理,提高了全社会的用电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城市供电可靠性是反映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现行可靠性管理办法中相关公式和南方实际情况的分析,介绍了供电企业在城市配电网运行管理中涉及可靠性指标的工作经验及方法,讨论了在综合停电管理指导下减少停电时户数的措施。以南宁供电局某供电分局2010及2011年可靠性指标为例,介绍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更好的管理城市配电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包红旗 《西北电力技术》2006,34(3):15-16,39
当前电网中引入了许多基于AIS和GIS技术组合的新型高压开关装置,行内称之为HGIS。因其尺寸更小、更环保、成本更低、安装时间更短、停电时间更少,供电企业已经开始用这类新型高压组舍电器来取代传统敞开式变电站设备。这些开关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逐步减低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提升供电企业的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电网用户停电损失估算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理地估算和评价城市电网中各类用户的停电损失,为电力企业在提高城市电网的可靠性水平及应急电源优化配置的投资和决策方面提供依据。在对受停电影响造成的各类用户的经济损失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以峰荷时刻的停电损失为基准,建立了表示综合用户停电损失和停电持续时间关系的综合用户停电损失函数,用以估算每类用户的综合停电损失。基本计算过程为,根据各类用户的综合用户停电损失函数和停电次数的统计结果,采用停电损失评价率和每次事故停电损失2个指标来评价每类用户的停电损失。采用青岛地区53个重要用户的数据为实际算例,估算并评价了各类用户的停电损失。所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算和评价用户停电损失的方法,有助于电力企业确定不同可靠性水平下的应急电源优化配置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便于分析例行停电检修对受端可靠性的影响,将供电网简化为单电源供电、双电源完全冗余供电和双电源不完全冗余供电3种类型,将电源端的所有供电设备等值为一个逻辑设备,并假设其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受端供电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更换/检修时间比、例行停电检修时间、设备故障率、检修效果等对受端供电中断时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若不考虑计划停电和非计划停电的差异,对于单电源或双电源不完全冗余供电的情形,不进行例行停电检修时受端供电中断时间最小;对于双电源完全冗余供电的情形,仅对更换/检修时间比较大、故障率较高的设备,才比较适宜安排例行停电检修  相似文献   

18.
郑楚韬 《电力设备》2006,7(2):86-88
文章从配电系统可靠性概念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指出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发生频度、停电规模、故障探查排除与修复、预安排停电等4个方面。结合广东南海供电局10kV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配电系统可靠性在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运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停电损失是衡量电网经济性标准之一,合理估算停电损失,能够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社会应急电源分配、公共预防性预算分配等提供依据。采用产电比法计算停电损失,并使用熵权加权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客观权重,以提高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使用熵权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区域产电比与各行业、配电网可靠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对4个不同区域的停电损失与各行业的紧密程度和区域配网可靠性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每个区域电网设备升级的重点方向和地域,集中供电企业资金投入,最大限度提高配电网可靠性,降低停电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