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150 W,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2.56%;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超声时间15 min,加酶量2%,超声功率175 W,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84%,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6.11%。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2-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0.33 mg/mL;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404%,膨胀力为2.70 mL/g。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1):210-214
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花生粕中提取多糖,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或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花生粕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而微波辅助提取法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 L)、微波时间2 min、微波功率300 W,其中微波功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余安  王承明 《食品科学》2010,31(10):179-183
用响应面法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粕中植酸的最佳工艺,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和盐酸浓度5 个因素对植酸提取率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植酸的优化工艺条件: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24min、超声功率72W、液料比11:1(mL/g)、盐酸浓度0.01mol/L,此时提取率为1.48%,与模型预测值1.44% 相差不到3%。实验结果说明超声波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花生粕中植酸的提取,同时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实验结果的提取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4.
对冷榨花生粕制取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pH值以及料液比对花生蛋白得率的影响,并对所得蛋白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佳的碱提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提取pH值为8.5、料液比1:15。在此工艺下所得的蛋白的得率为46.57%。所得的花生蛋白功能性质良好,适合食品及其他行业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花生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对花生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了花生粕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关系;花生粕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次数1次,该条件下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为1.197%;花生粕黄酮类物质对DPPH·、·OH和O-2·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25.0、24.5、204.0μg/m L。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时间、料液比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提取花生粕多糖的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所建回归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失拟项不显著(P=0.06280.05),回归方程总决定系数R2=0.9538,调整决定系数R2adj=0.9217,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热水提取花生粕多糖最佳工艺参数是:温度91℃、时间4 h、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所得花生粕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39.65%,实际值为39.47%,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金子粕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5∶1、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1.576%。  相似文献   

8.
酸提花生粕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五元二次旋转正交设计,研究了酸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五个因素对酸提花生粕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用SAS8.1中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分析得到了五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方程达显著水平,拟合情况良好。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分析,得到酸提花生粕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0.17mol/L,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74min,料液比1:25,提取次数一次,对应预测得率为9.41%,验证值为9.39%。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芝麻素得率的影响,建立提取条件与芝麻素得率之间的回归方程,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辅助提取黑芝麻粕中芝麻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9 h、料液比1∶25 g/mL、乙醇体积分数83%、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芝麻素得率为66.70 mg/100 g,与预测值基本符合。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芝麻素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黑芝麻粕的功能性成分提取及下游产业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油脂加工企业热榨油后产生的花生粕为原料,研究花生多糖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和酶添加量等4因素实施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253rmin、提取温度43℃、pH值为5.9、酶添加量为0.3%的条件下,花生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值为6.77%.为了检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提取试验,花生多糖提取率为6.47%.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双水相萃取法提取韭籽粕多糖的效果,采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韭籽粕多糖并探讨韭籽粕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Design Expert 8.06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600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14.50%,硫酸铵质量分数20.46%,在此条件下多糖的萃取率为85.39%。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测定韭籽粕多糖对DPPH·、·OH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结果表明:韭籽粕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韭籽粕多糖质量浓度的提高,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花生粕中植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是一种天然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种子中.由于植酸对金属离子的独特螯合作用和天然抗氧化作用使其在食品、医疗、环保等领域备受人们关注.以花生粕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盐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4个因素对花生粕中植酸提取率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0.01 mol/L,提取温度32℃,提取时间83 min,液料比13:1,此时提取率为1.50%.  相似文献   

14.
高温花生粕中花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溶酸沉法,并结合匀浆、超声和纤维素酶等前处理从高温花生粕中提取花生蛋白。由正交回归实验得到碱溶酸沉提取最佳条件为:碱溶温度为60℃、pH9.5、料液比1:8(m/v),在此条件下搅拌浸提120min后,提取率为64.2%。匀浆或超声前处理均可增加蛋白提取率,超声处理后提取率增加尤为显著,提高了12.3%,而纤维素酶前处理则对提取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温花生粕蛋白提取及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温花生粕为原料,进行了主要成分的测定,采用正交优化花生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所提花生分离蛋白进行功能性质的测定与研究。花生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pH值为10,料水比(g∶mL)为1∶10,浸提时间为2h;花生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较好,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茎为原料,微波提取花生茎中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和料液比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花生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浸泡时间55min、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800W、微波温度90℃、料液比1:14(g/mL),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到6.0%,NSP 含量为94.68%,SDF 综合评分为65.12%。  相似文献   

17.
花生粕是脱壳花生果榨油后的副产物,我国资源丰富。花生粕中含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植酸、色素及黄酮等,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花生粕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旨在为花生粕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碱溶性菜籽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钠提取菜籽饼粕中的多糖,选定提取温度、浸提液浓度、提取时间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了菜籽多糖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SAS软件做响应面分析以及岭嵴分析得到菜籽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3.7℃,浸提液浓度1.124mol/L,提取时间2.3h,其多糖含量为11.59%。并对碱溶性菜籽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菜籽多糖有一定抗氧化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对比研究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不同提取方法,对金针菇可溶性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法优化湿法超微粉碎提取金针菇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法能显著提高金针菇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胶体磨磨齿间隙42μm、提取温度87℃、提取时间170min。根据模型预测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417.6μg/mL,验证实验中多糖含量为(418 ± 3.21)μg/mL,提取率为3.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