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吸水性树脂;探讨单体与淀粉质量配比、交联剂、引发剂、油水体积比、单体中和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单体与淀粉质量配比5∶1、交联剂用量0.122 g、引发剂用量1.3 g、油水体积比1.3∶1、单体中和度70%;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大吸液倍率为95 g/g,且产品具有良好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2.
以交联氧化淀粉为基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氧化淀粉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淀粉用量、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淀粉氧化度与交联度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是:淀粉基体用量为25%,单体质量比为AA∶AM=5∶1,引发剂用量为1.2%,淀粉溶胀度与羧基含量之比为4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2216g/g,吸1%NaCL溶液倍率170g/g,吸1%MgSO_4溶液倍率53g/g,吸1%CaCL_2溶液倍率15g/g,吸1%ALCL_3溶液倍率8g/g。  相似文献   

3.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单体与淀粉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交联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与淀粉配比0.4∶1、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5h、交联剂浓度0.14%、引发剂浓度2%。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大吸液倍率为215g/g。  相似文献   

4.
黄赣辉  顾千辉  顾振宇 《食品科学》2012,33(10):124-130
研究响应曲面优化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中和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为单体丙烯酸与干淀粉比8.2:1(mL/g)、引发剂用量为干淀粉质量的2.8%、单体丙烯酸中和度80.1%时,此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69g/g。红外扫描吸收谱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着羧基、酰胺基等特征性亲水性基团。  相似文献   

5.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单体与淀粉配比、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交联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与淀粉配比8:1,单体中和度70%,反应温度60℃,交联剂浓度0.1%,引发剂浓度2%。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大吸液倍率为378 g/g。  相似文献   

6.
影响接枝氧化淀粉浆料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接枝氧化淀粉浆料性能的因素。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氧化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测试了不同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条件下,接枝反应生成的接枝淀粉浆料浆液的黏度和对涤棉纱的黏着力。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量的5.0%(单体总量为淀粉的2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为4∶6、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55℃时所制得的接枝氧化淀粉浆料稳定性好,黏度适中,对涤棉纱的黏附性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达217.92%、转化率达93.74%、特性粘数达543.31ml/g。该聚合物用于处理油田污水效果好于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在不通氮气条件下,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甘油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树脂,优化了马铃薯淀粉耐盐性树脂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与单体(g/mL)比例为1∶7,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0.5∶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60℃,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25%,0.6%(相对于单体的wt%)时,交联时间为1.5h。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0.9%NaCl倍率达到76g/g,吸蒸馏水倍率达到786g/g。  相似文献   

9.
季铵—磺酸型淀粉基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达217.92%、转化率达93.74%、特性粘数达543.31ml/g.该聚合物用于处理油田污水效果好于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10.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玉米淀粉与软单体NDT、硬单体YDT、交联剂JLJ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瓦楞原纸环压增强剂,并考察其表面施胶性能。探讨了单体淀粉质量比、硬软单体比以及J LJ的用量对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表面施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淀粉质量比为1.5∶1,硬软单体比为3∶1,J LJ用量为2%,疏水剂用量为5%时,环压增强剂的环压强度指数比淀粉的提高了近12%,且抗水性比商品胶大。  相似文献   

11.
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玉米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动力学和耐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AA)与淀粉(St)质量比5∶1、油水体积比1.2∶1、引发剂(KPS)质量2 g、交联剂(NMBA)质量0.175 g、单体中和度6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60℃下产品最大吸水率为70 g/g,树脂吸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β–环糊精,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复合淀粉微球。为优化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淀粉乳浓度、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油水体积比和交联剂用量为影响因子,应用BBD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得到复合淀粉微球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5.09%、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2.62∶1、油水体积比3.84∶1和交联剂用量6.13 ml;在此条件下,验证得到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0.5337 mg/g,与预测值0.5659 mg/g相对误差为5.69%,说明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糯小麦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丙烯酸甲酯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pH5.8,丙烯酰胺14g,丙烯酸甲酯1mL,反应温度75℃,引发剂4%过硫酸铵溶液5mL,交联剂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5mL.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倍率达到62.1g·g-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级萃取实验,分别研究了三辛胺对酸性大红G模拟废水和酸性染料实际工业废水的萃取行为.针对酸性大红G模拟废水,废水CODCr为1526 mg/L时,考察了稀释剂、相比、pH等实验条件对萃取体系的影响,当v(煤油)∶v(三辛胺)=1∶2、相比1∶4、pH =2.0,萃取率达94.09%.对于酸性染料实际工业废水,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 =2.0、相比=1∶3、v(煤油)∶v(三辛胺)=1∶2、废水初始CODCr=345 mg/L.以NaOH溶液作为反萃取剂,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回收物浓缩倍数可达3.6.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种子聚合制备了丙烯酸系无皂乳液,复配水溶性环氧树脂,在无机盐的催化下形成交联型阴离子环压强度增强剂乳液,通过实验得到丙烯酸系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是:n(BA)/n(St)1-1,2,w(PVA)=4%,w(HEA)=2%,w(MAA)=8%,温度75℃,反应时间4h,水性环氧树脂交联剂备环压强度增强剂的最佳工艺是:固含量25%乳液,环氧树脂1.5%,无机盐浓度15g/L,交联温度80℃,反应3h,浆内使用工艺参数是环压强度增强剂1%,阳离子淀粉1%,硫酸铝1%,pH值为7-8时,抄片的环压指数可达11.30N·m/g.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一种外观晶莹、富有弹性而质地软糯具有杜仲独特风味的凝胶保健软糖,以杜仲粉末为主要原料、以明胶和木薯淀粉为复配凝胶剂、以麦芽糖醇为甜味剂、以柠檬酸为酸味剂,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通过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得出杜仲凝胶软糖最佳工艺配方为:明胶与木薯淀粉的配比为5∶1、杜仲水提取液为150 g/L、麦芽糖醇的添加量为200 g/L、糖度为80%、柠檬酸添加量为0.5 g/L。制成的凝胶软糖表面光滑有色泽,弹性适口,甜酸适中,质量稳定,感官、质构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杜仲软糖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清除作用与试验浓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量效关系,其中,最大试验浓度下(100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1.5%±2.1%,最大试验浓度下(100 mg/m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1.5%±1.0%。  相似文献   

17.
对淀粉复鞣剂制备过程中的降解淀粉与丙烯酸接枝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反应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是:丙烯酸单体、引发剂的质量浓度分别是20%和0.9%;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18.
以银杏为原料,NaOH为浸泡剂,进行银杏淀粉提取工艺研究。探讨了碱液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对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银杏淀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银杏淀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为0.4%,料液比1∶7,浸泡温度45℃,浸泡时间3h。在此条件下,银杏淀粉的提取率为7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